本地菜受宠菜农鼓腰包 壤塘县壤柯镇华龙社区发展蔬菜种植小记

阿坝日报 2019-05-05 08:12 大字

■杜康琴

“这些都是本地菜,很新鲜。”“这些菜种的时候都没有使用化肥,是真正的绿色蔬菜。只要本地菜上市了,我们经常来买。”……近日,笔者在壤塘县农贸市场走访时看到,市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摊位上小白菜、香香菜、瓢儿白等新鲜蔬菜格外受宠,群众争相选购。

据介绍,这些新鲜蔬菜出自壤柯镇华龙社区兴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县农贸市场摊主李绍碧是合作社成员,她告诉笔者:“这些生态蔬菜从采摘到上市不到两个小时,早上摘的菜中午就可以上当地居民的餐桌。目前,已有四个品种的菜上市,其他十几种菜将于七月份上市。”

现今,绿色有机食品备受人们青睐。壤柯镇华龙社区以此为契机,积极联系当地种植户进行土地流转,鼓励支持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原特色蔬菜。2017年,华龙社区10户种植户成立了兴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两年来,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近30亩,年产优质高原绿色蔬菜4万斤,年销售收入40万元以上,每户年均收入4万元以上。

本地蔬菜受宠,种植户腰包鼓起来。蔬菜种植有效破解了高原贫困地区产业弱化的窘境,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为合作社社员增收注入了强劲活力。

为将这些生态蔬菜推向市场,合作社狠抓种植技术管理,源头把控、后期培植都严格按照国家安全食品标准生产,灌溉用水、土壤有机改良、育苗、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做到专业、安全,保证蔬菜绿色无公害。

壤柯镇华龙社区居委会主任江礼兴告诉笔者,合作社由社区牵头成立,种植基地目前主要以种蔬菜为主,蔬菜品种有十六七种。合作社社员每户年均收入4至5万元。

据介绍,壤塘县日照丰富、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水土环境优质,加之远离工矿污染区,具备高原特色蔬菜种植的先决条件。种植过程使用有机肥,产出的蔬菜质量上乘,符合绿色食品要求。

华龙社区的成功探索,拓宽了种植户的增收路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蔬菜种植,调整了当地蔬菜供给结构,是振兴农村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壤塘县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打响高原特色蔬菜品牌,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新闻推荐

壤塘县向深度贫困 发起总攻

本报讯(何倩桑木周)4月15日,笔者从壤塘县相关部门获悉,2014年以来,该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497人,贫困发生率由26.6%下降到4.4%。...

壤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壤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