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网下销售百姓分红不断 ——壤巴拉云端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展小记
张康志 桑木周记者 王和斌
“村里的土特产牛肉干如此受消费者青睐,村‘两委\’对村上产业发展、村民脱贫致富更有底气,群众也更加信任我们驻村工作组了。”9月1日虽然是星期六,但是壤塘县中壤塘镇壤塘村“第一书记”杨晓英却比平常还忙。“一周一盘点”,对于刚成立的合作社来说尤为重要,以此掌握每个产品的销售情况,为下一步做好市场销售工作提供依据。一人写、一人算,杨晓英和村党支部书记汪泽板配合得很默契。
壤塘村位于中壤塘镇觉囊文化中心的核心区,距离县城38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是壤塘县海拔最高的牧业村之一,属半农半牧村。全村耕地面积197亩,草场面积24.26万亩,耕地稀少,群众观念相对落后,加之传统的畜牧养殖方式限制了该村农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采挖药材、外出务工等仍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截至目前,全村仍有55户266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靠什么发展?如何让全村人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帮助壤塘村摘掉“穷帽”是摆在县乡村三级党委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壤塘村有着特殊的区位条件优势,可以在发展旅游产品上下功夫。”该村在“农牧民夜校”、村民大会、村干部会议上进行多次探讨,并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意愿,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本村产业发展锁定在牦牛肉产品加工上。壤巴拉云端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也由此在壤塘村正式落户。
“从产品制作到包装再到销售,遇到了很多困难。”杨晓英告诉记者,食品加工有严格审批制度,为不错过肉质最佳保鲜期,确保产品加工质量,驻村工作组及村“两委”经常连夜将肉源运至500公里外的加工合作企业进行加工。牛肉干产品逐步有了口碑和市场,让本村农牧民群众看到了希望。
据悉,产业申报初期,壤塘村获得政府产业扶持基金20万元。有政策、资金支撑,找准了项目,该村产业发展有了方向。壤巴拉云端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利用扶持基金注册了商标、设计了特色产品包装,并委托西南地区优质食品加工企业使用传统藏秘风干牦牛肉配方,结合现代化安全生产方式制作牦牛肉产品。目前,合作社已拥有两大系列8类品种的牦牛肉干。
“通过网上、网下‘双线\’销售,合作社营业15天,壤巴拉云端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牦牛肉干已销往浙江省、广州市、绵阳市等省内外各大超市,完成销售额10万余元。”汪泽板告诉记者,合作社的牦牛肉产品选材都是优质的牦牛后腿肉,口感好,深得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的青睐。
食品安全是第一位。合作社用于加工的牦牛肉经过肉源地、出品地、生产地“三重”专业机构检验检疫,确保牦牛肉源尽量在壤塘县境内,所有牦牛肉干成品均有生产许可,产品获得SC认证,能进商场、入超市。层层严格把关保障了牦牛肉的纯正与安全,为牦牛肉产品吸引了众多“粉丝”。
如今,壤塘村壤巴拉云端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已步入正轨,并争取到各类政策扶持资金116万元,助力合作社将产品做大做强。今年,合作社将为该村带来集体收益10万余元,养殖户、农牧民直接或间接增收30余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不断增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罗绍毅记者龚绍珍)8月25至27日,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壤塘建县60周年,壤塘县委县政府、阿坝州文化馆、阿坝州帮金美...
壤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壤塘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