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拿手的节目就是演奏“百鸟朝凤”—— 李国瑞的唢呐世界
李国瑞的唢呐人生
用上好的芦苇做成的唢呐吹嘴
李国瑞的唢呐
手指不停地变换位置,随着气息的变化,流泻出百鸟啼鸣,在风啸树动中,幻化出一个“唯美的自然世界”。
这是2018年7月5日晚上,在壤塘县体育馆举行的绵阳·壤塘文化交流活动文艺演出的活动现场,绵阳市艺术剧院演员李国瑞演奏的唢呐《百鸟朝凤》,听得台下的观众如醉如痴。
作为一名唢呐演奏者,李国瑞从五岁开始学习唢呐,迄今已过去28个年头。那一把唢呐,已经成为李国瑞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符号。
■记者张登军/文王勇/图
1
童年的唢呐
李国瑞与唢呐的故事,是从5岁那年开始的。
父亲李华成是原绵阳市歌舞团演员,“懂得不少乐器”,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传承艺术的血脉。李国瑞5岁那年,李华成带着他学习唢呐。那几年,钢琴特别热门,学习民乐的少之又少,但李华成认为“如果要以器乐作为谋生的手段,最好选择偏门的乐器”。
学习唢呐太枯燥了,虽然没有电影《百鸟朝凤》中游天鸣“吹芦苇杆”的经历,但李国瑞坦言,那段时间让他感觉“无忧无虑的童年只是一个单纯的说法”,很多时候当别的伙伴们都在玩耍时,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制造噪音”。
1990年7月,李国瑞师从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唢呐演奏家张放。每个星期天,他一大早随父亲赶车去成都,上完课后又匆匆忙忙往绵阳赶,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毕业那几年,他都是这样度过的。
最开始,李国瑞只是单纯地把一首曲子从头吹到尾,“谈不上韵律,在外人听来甚至是噪音”。但几年学习下来,他才发现唢呐演奏竟然是那么的美。1993年,正读小学的李国瑞参加四川省中小学生才艺比赛,获得器乐类一等奖。1994年,他还先后几次随绵阳市政府代表团出国进行访问交流演出。
2
愉快的时光
1996年,李国瑞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依然师从张放学习唢呐。
与其他乐器一样,唢呐“必须每天练习”。进入中学,李国瑞每天练习8小时以上。每一次练习,他都会把自己的演奏录下来,隔几天再去听,针对演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重点改进,感觉“一次比一次吹得好听”。遗憾的是,当年的录音已经找不到了。
系统的练习,让李国瑞觉得唢呐演奏“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中学6年,李国瑞经常参加校内校外的演出,“更多是为了检验自己所学”,那样的检验是“兴奋而愉悦的”。那个时候,他感觉“唢呐已经融入了内心”。
2003年,李国瑞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唢呐专业。那时候,唢呐演奏对他而言已经娴熟无比,而他也因此有着不小的名气。在大学校园里,李国瑞一边学习,一边寻找各种舞台实践的机会。只要有民乐演出,他总会与同学们一起相约排练,以乐队的方式出场。
大学四年,李国瑞记不清有多少次登台演出的经历。每一次经历,都让他收获不小。舞台上的经历,让他再次感受到唢呐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只有投入其中,才会感同身受”。
3
百鸟的传说
在电影《百鸟朝凤》中,唢呐曲《百鸟朝凤》因其演奏难度极大,而被视为唢呐从艺者的水平检验标志。
在电影《百鸟朝凤》中,焦三爷与游天鸣的尴尬遭遇,让不少观众以为“唢呐失传”,李国瑞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读,“电影关注的是《百鸟朝凤》演奏技巧”。而他对《百鸟朝凤》的练习,是从小时候就开始了。
李国瑞的《百鸟朝凤》是从张放那里学来的,但考验的是“童子功”,得益于儿时的积累。他家附近有一大片树林,每天都能听到各种鸟鸣。这样的环境,给他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多年的历练,让他能熟练演奏出各种鸟鸣,“每个种类的鸟鸣,区别在于气息、嘴形的变化,还有手指的动作,需要一起配合才能完成”。不少唢呐艺人因为在这方面无法做到统一协调,以至于无法顺利演奏出来。
2007年大学毕业后,李国瑞先后在成都民族乐团、贵州黔剧团等艺术团体参加各种演出,最拿手的节目就是《百鸟朝凤》。2010年,他演奏的《百鸟朝凤》在“2010中国(丹棱)民间唢呐英雄汇”决赛中获得“铜唢呐”奖。
4
艺术的困顿
2017年10月,李国瑞从贵州返回绵阳,进入绵阳市艺术剧院艺术培训中心。在培训中心的培训项目中,并没有唢呐。更多的时候,李国瑞以唢呐演员的身份,参加艺术剧院组织的各类演出。
就唢呐而言,在国内的北方地区比较普遍,而南方则属于冷门乐器,在绵阳演奏唢呐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作为一门独特的民族乐器,唢呐是民族乐队、乐团必不可少的乐器,也是民族乐团队最需要的人才,但学的人少,演奏得好的更少。
唢呐演奏需要笙伴奏,单独演奏的话声音“太噪”,唢呐演奏者一定是会演奏笙,但笙演奏者不一定懂唢呐。绵阳也有笙演奏者,李国瑞尝试过几次合作,但并没有成功。无奈之下,他回到绵阳后的每一次登台,只能选择用制作好的MV伴奏。
回到绵阳后,李国瑞在业余时间也带唢呐学生。受环境影响,前来学习的并不多,主要是演奏技巧难度太大,而“初学者吹奏出来的让人觉得吵”,以至于无法坚持下去,“唢呐的演奏技巧,需要长期坚持练习”。
早在读大学时,李国瑞就曾经带过唢呐学生,但都没有坚持下来,最终选择放弃了。目前,跟随他学习唢呐的只有4名学生,他们能不能坚持下去,是个未知数。不过,他坦言自己将“终身与唢呐为伴”,因为唢呐已经浸入他的骨髓,无法割离。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康志)为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助推农业产业扶贫工作顺利开展,近日,壤塘县农牧水务局同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阿坝中心...
壤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壤塘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