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17年绵阳文化大事细细数来—— 中国科技城“文艺范”足足的

绵阳日报 2018-01-07 08:07 大字

□姜筱玮谭汝江本报记者陈荣

第二届李白诗歌奖颁奖盛典,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和文学翘楚,以诗歌的名义相约绵阳;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主持“英才风华·辉映绵州——2017中国(绵阳)科技城人才之夜”,讲述绵州英才故事,凸显中国科技城(绵阳)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宣传人才的环境;唱响主旋律,以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原村支书张勇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换个活法》荣获四川省第14届“五个一工程奖”;绵阳文旅集团投资拍摄的航天科工题材电视剧《向天》亮相第十四届四川电视节……2017年,绵阳市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方面“好戏连台”,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一部部原创的作品,让绵阳科技城在经济科技超越发展的同时,在文化创作发展中诗意起舞,彰显“文艺范”。

A华章映神州文化盛宴“好戏连台”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撑那托起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2017年5月31日晚,江油大剧院星光璀璨,由中国诗歌学会、李白诗歌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李白诗歌奖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

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省文联党组书记平志英,省作协主席阿来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文学翘楚,以诗歌的名义相约相聚,为荣获“李白诗歌奖”提名奖的诗人王小妮、食指、郑愁予、韩文戈、梁雪波、桑子颁奖。

颁奖典礼上,一场以诗歌为主题的文艺演出隆重献演,以青年、壮年、老年李白构成三个不同的片段融入到文艺表演的三个板块,由本地作家作词作曲和本地单位团体演出的主题曲《千古李白》、舞蹈《侠客行》、诗朗诵《蜀道难》……为到场嘉宾献上了一场独具绵阳特色的文艺大餐。

第二届“李白诗歌奖”,获奖诗人创作了40余首反映绵阳的优秀诗歌作品,各获奖诗人所在地专题报道了“李白诗歌奖”盛况,在中国文坛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力彰显了绵阳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登临越王楼,我们相约绵州。在手可摘星辰的高度,博览天下风流……”去年7月5日晚,一首配乐诗朗诵《相约绵州》,在大气磅礴、激情四溢的氛围中拉开了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英才风华·辉映绵州——2017中国(绵阳)科技城人才之夜”晚会序幕。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现场主持,以讲好“绵州英才”故事为主题,以“立足四川,辐射全国”为定位,凸显中国科技城(绵阳)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宣传人才的良好人才环境,将“英才之夜”办成了各类人才的荣誉盛典和西部人才开发交流的盛会。

作为第五届科博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英才风华·辉映绵州——2017中国(绵阳)科技城人才之夜颁奖晚会”,表扬资助了一批绵阳市优秀人才(团队)代表,充分彰显绵阳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宣传人才的良好环境,树立全社会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鲜明导向,成为了绵阳市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一个典范。

B唱响主旋律原创作品“精彩纷呈”

去年5月开始,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市纪委、市委宣传部立足绵阳本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绵阳市不同点位的各类优秀传统文化及家规家风家国情怀,组织拍摄系列专题宣传片《岐伯:千秋济世心》《李白:质本清廉苍生志欲许明时家国心》《文同:清贫太守》《两弹精神:—生家国梦拳拳赤子心》等7部系列专题片,旨在弘扬岐伯济世之心和怜民疾苦的为民情怀,大禹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克勤克俭的家国情怀,文昌“儒行忠节”的道德观念,李白“苍生志家国心”的报国赤心,文同实事求是和清廉为官的精神内涵,“两弹城”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目前7部系列专题片已在绵阳电视台完成首播。

11月8日,由绵阳文旅集团、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电视艺术中心、北京汇鑫麒麟影视、上海利达影视联合出品的航天科工题材电视剧《向天》,亮相第十四届四川电视节,剧组主创参加了电视节“走进直间播”和“剧组见面会”,受到来宾和媒体关注,成为本届电视节一大亮点。《向天》改编自王秋燕的小说《向天倾诉》,该剧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为时间轴线,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年轻人怀着执着、火热的心,来到中国西部山区,投身祖国航天火箭发射事业,真实还原航天科工发展历程。去年9月该剧在绵阳开机,随后到西昌拍摄,11月6日正式杀青。

12月25日,全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暨全省振兴影视工作会传来喜讯,绵阳文旅集团以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原村支书张勇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换个活法》,荣获四川省第14届“五个一工程奖”,成为了绵阳文旅集团继2014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电影《兰辉》之后,投资拍摄的第二部主旋律影片。

C交流谱新篇文化援建“情满壤巴拉”

去年,绵阳市对口援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已届5年,两地虽隔千里,但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援建壤塘助力文化扶贫卓有成绩。5月起,绵阳市文化领军人才唐虎、赵忠志、吴波、倪朝晖等艺术家深入壤塘采风,创作了一台反映绵阳扶持壤塘文化发展成就的音乐短剧《情满壤巴拉》,助力壤塘文化扶智扶贫、决战脱贫攻坚,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壤塘县因地处偏远,文艺创编力量薄弱,没有专业文艺院团,发展文化旅游大县需要绵阳的大力支持,《情满壤巴拉》作为文化援建项目,由绵阳市倾情打造。8月23日晚,一台名为“情满壤巴拉”的汇报晚会——2017绵阳市援建壤塘县文艺创作成果展演在壤塘县举行。晚会在民俗展示《壤巴拉之风》浓郁的民族风情中拉开帷幕,随后,诗朗诵《援建两地情》、舞蹈《难忘藏乡》、音乐短剧《情满壤巴拉》、歌曲《壤巴拉之恋》等7个节目一一精彩呈献。由于所有作品均由两地文艺家、干部群众原创和演出,真切反映了当地文化风情和援建人物故事,受到现场观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据了解,绵阳市去年相继组团参加中德建交45周年文化交流(音乐创作)、央视戏剧小品大赛、全国群众文艺“群星奖”决赛、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优秀舞蹈巡演、第二十六届“东丽杯”梁斌小说奖评选、2017年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首届“嘉陵江之春”流行音乐节等20余项国内外重大文艺赛事和交流活动。绵阳市还举办了首届广电网络杯少儿金话筒大赛、“全民禁毒·舞动绵阳”群众性广场舞大赛等30余场大型文化活动,引进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剧目音乐剧《我是川军》、上海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梁祝》等11部国内外优秀文艺作品来绵阳交流,推动绵阳文艺水平整体提升。

D植根于群众文艺作品“百花齐放”

去年,绵阳市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植根于群众和服务于群众的文艺作品,可谓百花齐放。市文化馆完成大型清唱剧《欧阳修》创排并成功首演,并献演于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颇受好评;江油市川剧团新编历史川剧《审英雄》参加第八届“中华颂”全国戏曲小品大赛勇夺金奖;市艺术剧院完成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多媒体儿童剧《哪吒》的提升打造,并开始巡演;本土电影《斗魂之熊孩子》上线公映;新创舞蹈《白马女人歌》参加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优秀舞蹈展演;舞蹈《跷巧俏》入围中国舞蹈“荷花杯”古典舞比赛;快板书《糊涂县令》、四川清音《我的十八岁》、杂技《印象太极》入围四川省第三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市歌剧舞剧院创作民族团结题材音乐剧《卓玛卓玛》获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已完成剧本、音乐创作并进入排练阶段;市艺术学校群舞《挂帅》获2017年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表演奖。

同时,绵阳市依托公共文化阵地,打造绵州讲坛、迎春诗会、绵州大舞台惠民演出季、诗词会暨绵阳市第八届中华经典诵读、图书漂流、社区文化节、外来务工人员才艺大赛、“书香之家”评选、乡村大舞台等40余项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广场文艺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500余场。文化管理推陈出新。完善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措施,支持社会力量办公益文化,催生了一批民营剧团、民间图书馆、公益书吧、乡村博物馆等非赢利性文化主体,各级文化部门指导建立民办群众文艺团队达400余个。

李白诗歌奖颁奖晚会演出《千古李白》

电视片《文同:清贫太守》

白岩松主持“科技城人才之夜”

清唱剧《欧阳修》演出

新编川剧《审英雄》获全国金奖(以上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文化引领转型发展 助农增收实现奔康壤塘文化产业成县域经济发展强力支撑

“壤塘”在藏语里的意思是“财神居住的地方”,然而现实中,地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的壤塘县,却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将12个乡镇、63个村(居)、13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万人的壤塘县从贫困中脱离出来,这...

壤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壤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