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些“最可爱”的人 记一次采访老党员的经历
■记者华文军
到如今,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足迹跑遍全州各个角落,记不得多少次被阿坝高原的大美山水迷住而狂呼、因为家乡面貌时时巨变而震撼。可是静下来,印象最深的却是采访的那些人与事,那些活跃忙碌在基层、分散在各条战线的普通劳动者。每每回味采访他们的那些时光,鲜活的画面呼之欲出,在记者心中成为一本连环画,讲述的是与自治州共成长的感人故事。举一个最普通的例子,就是采访身边的老党员金嘎松的往事。
那是2006年夏天。阿坝日报社的老党员金嘎松同志被州上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挖掘整理、展示先进事迹的任务落在记者身上。记者当时觉得这是个轻松活,一来与被采访对象熟得不能再熟,而且他随和可亲,二来他就住在阿坝日报社院子里,随叫随到。可是采访不久,记者就被难住了,始终感到迷茫,无从下笔,他的“闪光点”在哪里呢?
或许追根溯源能挖点什么,记者从他的成长地日部乡采访起步。起初,记者希望能收集一些有关他的感人泪下的、出乎意料的或者是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几天后,记者的采访本上只有他帮人买猪、给病人带路、为村上的事牵线搭桥之类的流水账。晚上睡在乡政府驻地,记者有些沮丧。此时,白天村民们的言语和表情浮现在脑海里。听说要了解金嘎松的事迹,村民们放下农活顶着烈日下山来,一大早就在柯桠沟小溪边的草地上等着记者。记者问起他们,他们也顶多说“他好啊,好”。怎么个好法?他们就絮絮叨叨地罗列那些生活琐事。他们是真诚的,看得出说的都是心里话。他们对金嘎松的感情也是实在的,许多人说到动情处,禁不住流下眼泪。可是,尽管他们说得再多,记者好像始终“无动于衷”。
收集了一箩筐材料,返回报社。记者把希望寄托在采访他本人身上,但愿能挖掘一些更感人的事迹。一个炎热的下午,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金嘎松不停地擦着汗,回答记者的问题,他还是那样热心,生怕让记者受累,总是替记者着想。兜里的小灵通响了,他深感歉意起身接电话。几分钟后,小灵通又响了。整个下午,采访就在小灵通的铃声中进行,所有的电话,全都是老百姓打来的。和记者在乡上了解的一样,这些老百姓找他,也就是带到医院看病、买东西、领路等这些琐事。小灵通又响了,此时记者有些不耐烦了,但金嘎松却好像等待已久,高高兴兴地接电话,然后满口应承。
记者转而找到他的爱人,希望从她那里找到突破口。没想到,她爱人叙事更是轻描淡写,一点激情也没有,末了还补了一句:“他就是那样,我和你们感觉差不多。”
到此时,记者恍然大悟。他在阿坝日报社工作几十年从来都是这样。老百姓找他买猪买农药、看病带路当“通司”,记者也找他办过各种各样的琐碎事。他对别人的关怀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也没有局限在他的家乡。他身上的闪光点一直在闪着,只是大家没有觉悟到。同事们都曾领受过他的关怀和爱护,却心安理得,不曾觉悟。而日部乡的老百姓却深深地感受到了,而且那样真诚地唤醒记者麻木的心灵!回想在乡上采访时心里埋怨老百姓木讷,说不出让记者满意的事件,真是羞愧难当。
金嘎松是记者的采访对象之一,他也是全州无数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中普通的一员。这段采访经历过去10多年了,每每忆起,仿佛昨天才发生。如今,记者可爱的老同事、老党员金嘎松仍然每天一大早就去州人民医院给前来看病的老百姓当“通司”,帮助他们看病取药。在他身边,无论春夏秋冬都络绎不绝的,仍是来自全州各地的老百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泽英)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州发改委上下一心、鼓足干劲,从深化思想认识、坚持党建引领、狠抓专项行动...
阿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