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新时代阿坝工作的价值取向 五论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彭清华来州调研重要讲话精神

阿坝日报 2019-01-15 10:37 大字

■本报评论员

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某种价值观而遵循的行为准则、坚守的目标追求。省委书记彭清华来州调研时要求阿坝州筑牢长江上游、黄河生态防线,更好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把抓好生态环保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阿坝工作的价值取向。这是绿色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概括了新时代阿坝人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勾绘出了阿坝的价值内核、共同理想,对阿坝州加快建设“一州两区三家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遵循具有强大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价值观,关系地区生存发展,关系阿坝基业长青。把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阿坝工作的价值取向,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了92万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拼搏奋斗、变革图强的坚定信念,凝聚了全州上下的共识,响亮地回答了阿坝州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阿坝”“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建设阿坝”“培养培育什么样的干部职工”等重大问题,值得每一名干部职工认真体会、坚决践行,用行动树立新时代的价值标杆,使之成为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

价值的力量,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产生价值。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家园,要求我们必须把“抓好生态环保和改善民生”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遵循这个价值取向,就是要在生态保护上念好“生态经”,守护空间底线,在生态产业发展上干好“生态活”,维护发展底线,在生态惠民利民上打好“生态牌”,呵护民生底线。丰富的生态资源是阿坝最大的特色、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品牌,也是最大的发展潜力。进入新时代,绿色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主基调。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必须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坚决摒弃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发展模式,才能少走弯路,获得未来发展更大的战略优势。要把修复和保护生态放在压倒性位置,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坚决打好蓝天、碧水、青山、草原湿地等保卫战,坚决保质保量如期完成。要着力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推动形成绿色经济体系。全州各地各部门要自觉站在“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政治高度,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扛牢抓实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压紧压实责任、抓好考核督察、形成整体合力,答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一事关国家、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性答卷。

遵循这个价值取向,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厚的民生情怀解决好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民生连着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现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吃饱穿暖等基本生存需求转向追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等。但是,我们的工作与群众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方面还有不少“急难愁盼”的事。民有所呼,我们必有所应。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要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实事抓紧抓好。在此过程中,既坚持尽力而为,又做到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价值兴,则地区兴;价值强,则阿坝强。只要我们深刻理解、始终遵循新时代阿坝工作的价值取向,就一定能统筹抓好生态环保和民生改善工作,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发展动能,早日把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家园变为美好现实。

新闻推荐

国道213线映秀至汶川段将于本月底通车

本报讯(杨光富记者邹阳)近日,记者从汶川县交通局获悉,国道213线映秀至汶川段公路“7·9”山洪泥石流灾害恢复重建工程将于本...

阿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阿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