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校,和儿童们的日常
■华文军
时光荏苒。1954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了。祖国各地的少年儿童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沉浸在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用欢声笑语展现快乐成长。那个时候,在雪山草地的阿坝,那些农区牧区的孩子们,也能享受这份快乐吗?
是的,阿坝各地新建立的学校里,那些刚刚入学的孩童,无一例外参加了“六一”儿童节活动。无惧条件简陋,不怕劳累辛苦,学校组织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们玩得开心快乐。在1954年“六一”前后的《岷江报》上,有多篇报道记录了这一景况。
在雪山草地,新时代的教育之花正在播下种子。踏着自治区建设的节拍,各地有条不紊地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从零起步,从无到有,学校建起来了,老师来了,孩子们陆续从山上、从牧场汇聚在一起。雪山草地,从此有了朗朗读书声。
“从1951年成立少年先锋队组织以来,自治区到目前已经有450多个儿童参加了少年先锋队。”( 《自治区的少年先锋队在发展中》1954年6月1日第一版)这篇消息写道,各地的少年先锋队采用上队课、开展短途旅行、漫谈会等形式接受普通知识和“五爱”教育。消息举例说,茂县凤仪镇小学的少先队员发扬风格,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把成绩搞上去,松潘县组织少先队员通过漫谈会了解祖国概况和工业建设伟大成就,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报道最后透露,“今天,小金县和杂谷脑民族小学将有100来个儿童,参加入队宣誓仪式,光荣地加入到自己的组织中去。”
本栏目曾经介绍了马尔康民族小学建立初期的情况,到1954年夏天,这个学校已经大踏步前进了。“学生由最初的65名增加到现在的185名,这些孩子大都是马尔康,卓克基的藏、回、汉学生,他们在学校里热爱学习,热爱劳动。”《马尔康民族小学学生们爱学习也爱劳动》(《岷江报》1954年6月1日第三版)迎着困难创造条件让少年儿童们进校读书,为的是学文化,长知识。这里的孩子们不负学校和家长们的期望,对功课学习都很认真。新闻细致描述说,有许多学生,上课时没有弄懂,下课后主动找老师请求开小灶、再讲解。和现在的孩子相比,当年的孩子书包里没有多少漂亮的文具,但会有一大把细木棍,那是用来数数的。“这学期新入学的卓克基纳足藏族学生犹爱学习,他们为了把算术数字记牢,有的晚上睡觉说梦话都在读数字。”
对文化学习充满激情,上劳动课,孩子们也非常积极。“他们对劳动也养成了习惯,学校里每星期六的大扫除,他们都要把教室、寝室、厕所等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年纪大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外挖了一条22丈长的水沟,在学校周围栽了50多株白杨树和各种花草。”17个住校学生天天参加学校的菜园劳动,乐在其中。文章说,这些孩子还争着去学校附近的砖瓦场,为建新校舍背瓦运砖。而放学回家后的孩子们都做家务活,打柴、背水、放牛羊,样样都会。
孩子进了校,身体长得好,学业有长进,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对新学校充满了信任:“把娃娃送进学校读书,进步又快,身体长结实了。”
这些报道生动具体,用事实说话,读来仿佛听到孩子们的欢闹声。这充分展示了自治区成立后,各地大力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建设,新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的一面。《岷江报》在报道这一主题时,也细致地记录了当年民族教育事业开拓者的不易,讴歌他们契而不舍的精神。
《羌族弟兄热爱自己的学校》(1954年5月19日第三版)讲的是茂县渭门乡喀尔村的办学故事。在这短短的几百字里,我们大致可以领略到初创年代众人齐心办学的场面,窥管见豹,也从中看到了全区各地的老师、干部、村民们,对孩子们接受现代教育的满腔热忱。
1950年下半年,茂县人民政府派来教师,要在喀尔村创办一所学校,以满足羌族小朋友学习文化的要求。那个时候,校舍、校具什么都没有,村上的羌族弟兄们就商议,把自己的住房和桌子凳子借给学校使用,这才使学校顺利创办了起来。
到了1951年下半年,大家认为,学校是在老乡的家里办的,小朋友们的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些不方便。于是他们又商议,把川祖庙的侧房腾出来作为校舍,政府也拨了一些钱来资助培修。得到政府的支持,村上羌族弟兄们更加有了信心,他们又自愿捐款、捐工、捐料,顺利把校舍培修完善了。
1953年下半年,乡村干部又带头发起,以自愿为原则给学校捐助用具。共捐助了桌子、凳子14套,黑板一张,还捐助了人民币七十万元(旧币),买了师生们急需的锅、碗、菜刀、铜壶以及排球等教具。
从无到有,从次到好,三年来,喀尔村小学在一天天的改变,“它将给羌族弟兄们培养出具有新的文化知识的下一代。”
《做母亲的放心了》(《岷江报》1954年6月1日第三版)则从家长的视角观察学校的建设,更进一步看到学校如何做到“以孩子为本”来推进民族教育。
早在1952年6月,松潘下尼巴小学就建成开学,下尼巴部落的五个寨子共47个孩子走进了学堂,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事情。三年过去,今天,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每天都在学校响起,当初对孩子放心不下的妈妈们,也放下心来了。
以前可不是这样,孩子的母亲们很不放心把孩子送到学校。她们每次都要对老师一再嘱咐:“先生,我娃娃以前没有读过书,城里也少来过,住不惯,你们心疼一下啊!”就是这样,母亲们还是放心不下,常常到学校来看望孩子,有的母亲,还陪孩子在学校住上两三夜。
为了让家长放心,学校和政府都想了不少办法。政府每年补助这所学校百分之四十五的伙食费、百分之二十五的衣服费和全部文具费,孩子们生了病还可以到卫生院免费治疗。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家长送孩子上学的负担。政府的帮助,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使孩子们得到温暖,他们在学校里都长得健健康康,一个个小脸都是红彤彤的。课外休息时间,他们唱歌跳舞,开心又快乐。仅仅两年时间里,孩子们掌握了许多知识,已经学会做算术题,能写简单的作文。
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家长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每到星期天,孩子们都可以回家去看他们的父母。到了回学校的时候,母亲们便会催促孩子,“快去上学呀,学堂里学习多好,别在家里浪费时间了”。孩子们也就欢欢喜喜地回到学校来。
家长信任的眼光,对学校老师既是感谢更是重托。在这片土地上,让新的教育理念扎下根,让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枝繁叶茂,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的、充满爱心的付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茂县凤仪小学老师周玉清对此感触很深,他刚参加全省少年儿童工作会议,对教育少年儿童有自己的心得。他对记者说,学校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使他们成为健壮活泼,勇敢诚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责任非常重大,要担负起这个重任,首先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水平,在各方面成为儿童的榜样。”《我决不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岷江报》1954年6月1日第三版)
新闻推荐
红四方面军在千佛山战役中留下不少红色故事。红军在安州区高川乡的几次战斗,牵制了数十万敌人,为千佛山战役取得伟大胜利作...
茂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