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九年,成功贯穿龙门山断裂带 成兰铁路“跃龙门”
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兰州方向洞口成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供图跃龙门隧道施工场景
施工之难 可谓上青天
■ 项目辅助坑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 早古生界非煤有害气体逸出段落长度位居全国第一
■ 五亿年前寒武系高地应力软岩在变形段落的长度位居全国第一
■ 单隧穿越地质地层时空长度居全国第一
11月28日上午11时,经3160天奋战,成都至兰州铁路跃龙门隧道左线贯通,标志着我国重大铁路建设完成对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单洞贯穿,成功“跃龙门”。
成兰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规划网西线“兰州-广州”通道的咽喉,设计时速200公里,是继青藏铁路后我国又一条通达海拔3000米以上的“天路”。线路连接四川、甘肃两省,与既有宝成铁路和在建的成西铁路相联接,共同构建连通我国西北与西南地区的重要干线铁路通道,它的出现,填补了川西北地区没有铁路的路网空白。跃龙门隧道是该工程施工中需要重点解决的“拦路虎”。
众多挑战“组团”出现
作为工程试验段先行建设的成川段位于四川省境内,起于成都青白江,经什邡、绵竹、安县、茂县,至松潘的川主寺,全长275.7公里,隧道17座,占比64%,其中20公里以上隧道3座,跃龙门隧道就是其中之一。
在大山里修铁路已属不易,而要在龙门山多条断裂带和破碎带中掘进,实现隧道跨越数百米以上海拔高差,更是难上加难。跃龙门隧道两端分别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和阿坝州茂县土门,以四川盆地向川藏高原攀升起坡点为进口,开凿进入横断山脉东北边界龙门山脉高山区。它是我国首条穿越龙门山脉的越岭隧道,施工风险极大、施工难度极高,被铁路系统认定为极高风险隧道,也是世界罕见的高难度隧道。
据中铁二院成兰铁路项目经理周跃峰介绍,跃龙门隧道地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核心区,地形陡峻、岭谷高差悬殊大、地质灾害频发,具有“四极三高五复杂”的特点。项目辅助坑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早古生界非煤有害气体逸出段落长度位居全国第一,五亿年前寒武系高地应力软岩在变形段落的长度位居全国第一,单隧穿越地质地层时空长度居全国第一,是我国在建铁路最为艰难的越岭隧道之一,举世罕见,设计施工难度可谓上青天。
困难倒逼科研攻关
成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成兰指挥部指挥长肖霞林表示,跃龙门隧道2013年开工以来,隧道建设初期与施工过程阶段,就在跃龙门隧道建立了科学化的管控技术和动态管理研究,尤其是在软岩大变形主动控制、穿越活动断裂带节段设计,富水岩溶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特长高瓦斯隧道通风及智能物流组织运输等方面开展了科研攻关,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优化、集成创新,使得跃龙门隧道的工程进展可控有效,成兰铁路全线建设进度稳步推进。
昨天,随着跃龙门隧道左线最后1米围岩被凿通,成兰铁路线整体建设将按下“快进键”。
常规隧道最多花费6年,这条隧道为何修了近9年?
抬头要小心瓦斯 低头要防备硫化氢
从设计图上看,跃龙门隧道是一条双洞分修隧道,其左线全长18.98公里,右线全长约20公里。按照常规隧道的建设周期,这样的工程最多花费6年,为何跃龙门隧道修了近9年?
“因为铁路建设中可能遭遇的不良地质,我们几乎都遇到了。”据中铁十九局成兰铁路项目副总工刘国强说,跃龙门隧道不良地质复杂多变,包括有高裂度地震活动断裂带、早古生界岩溶富水带、下穿激流沟壑、高地应力、高地温、高瓦斯及硫化氢有毒有害气体、岩爆等,同时隧道外部环境受震后效应影响,高山危岩落石、山体滑坡、活跃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属极高风险隧道。
隧道建设中,不少困难需要建设者们克服。其中,就包括高岩温和毒害气体。
高埋深带来高岩温,跃龙门隧道最大埋深达1445米,室温常年维持在40℃以上,任凭洞外寒风凛冽,洞内施工人员依旧挥汗如雨。大家不得不两小时一换,防止高温晕厥,保证休息补给。
更令人担忧的是,跃龙门隧道是国内罕见的硫化氢、瓦斯两种有毒有害气体并存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工人“抬头要小心瓦斯,低头要防备硫化氢”。刘国强解释,瓦斯比空气轻,如果有溢出就会飘在头顶上方;硫化氢比空气重,所以往往沉在隧道下方,“硫化氢过量溢出时不易被察觉,不慎吸入会瞬间致命。”
“普通隧道建设中,通风只是辅助设施,但在这里,我们要解决隧道独头掘进8公里的通风难题,还必须想办法加快隧道内毒害气体扩散。”刘国强说,为此,项目团队多次联系设计院、科研院校、企业单位,探索建立一套灵活的通风网络系统,实现了动态施工组织和安全管控。这套网络系统借鉴了煤矿山开凿通风技术,又结合实际,采用超大口径主风机和局部风机接力运转,层层传输,实现了隧道内毒害气体高效扩散。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
新闻推荐
10月23日,德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党支部14名医疗及护理专家在该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前往阿坝州茂县医疗集团开展义诊暨工作调研活...
茂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