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发展

阿坝日报 2021-05-19 10:04 大字

为改变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的现状,争取各族群众对新生政权的支持,真正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阿坝地区解放后,中共茂县地委首要的工作是解决人民吃饭的问题和恢复发展农牧业生产。

党和政府首先采取向困难群众发放农具、救济粮(款)和贷粮(款)的办法,解决生活和生产问题。1950年至1952年,茂县行属共发放323万公斤救济粮和贷粮、67万元救济款和贷款,帮助群众购置农具、牲畜和粮种,号召群众禁种鸦片烟,变烟地为粮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同时,组织群众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斗争。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占耕地面积50%的烟地改为粮地。汶川、茂县、理县、松潘4县1952年的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30%至40%,畜牧业和林业等也有较大发展。从1953年起,在农区推广积肥、施肥、除草、深耕、条播、点播等农业生产技术活动,推动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1954年,全区播种面积达112654亩,粮食总产1658万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4.77%和44.43%;粮食亩产由1949年的106.85斤提高到147.29斤。

在恢复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同时,稳定和活跃市场、保障供应的工作也开始进行。第一,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的各级各类金融机构,统一货币金融体系,把人民币定为市场流通货币,银元逐渐退出流通领域。第二,人民银行发放低利息贷款,高利贷退出借贷市场,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经济发展。第三,党和政府采取措施,稳定市场物价,提高农副土特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偏远区乡与县城、内地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价格差距。采取计划供应的办法,将少数民族喜爱的茶叶等商品直接送到群众手中。第四,建立商业贸易体系。随着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民族贸易公司逐步分为粮食、百货、民族贸易、畜产品、纺织品、医药、饮食服务等专业公司;在偏远的村寨建立代销(购)店,主要经营盐、茶、油、布、火柴、犁锄等群众生产生活必需品,增加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发展副业生产,建立多种经营基地,收购农牧民种植、养殖的农副土特产品及贝母、虫草等药材。随着民主改革的深入和成阿公路的通车,集体所有制的供销合作社快速发展。1955年,商业机构总数达到491个,经营品种扩大到8000余种。国营和集体商贸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市场的活跃,带动个体工商业特别是餐饮业、服务业、小手工业和小商小贩的发展。

(记者 杨骁 整理)

新闻推荐

开展土地革命

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各级革命政权建立后,领导和组织藏羌回汉各族人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土地革命斗争,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其...

茂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