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义诊“基层记忆”让他们难忘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白华宇
10月27日上午,第五届“点亮一盏灯 照亮一家人”健康知识进高原活动正式启航。三位随队参加活动的“大美医者”在高原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基层记忆”……
周久顺:从疫情侦察兵到健康宣传员
10 月 27 日下午的茂县气温仅9℃,突然袭来的刺骨寒风让从成都赶来的医生们提前过了个冬,但义诊现场依然人头攒动。周久顺坐在中间,听着前来咨询的每一位群众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描述——对于一名疾控专家而言,这样的体验在周久顺这里非常难得。
有一位74岁的大爷说,自己多年前被诊断为高血压,从此药不离身:“血压老高,老吃药,这是要准备把药带到棺材头!”周久顺听罢有些皱眉头,虽然对大爷来说提前干预已经为时已晚,但周久顺依然劝导大爷多测血压多注意饮食,不能把控制血压全部寄托在吃药上。
“其实能够坐在这里,还是很有意义。”周久顺向记者感慨道。疾控工作者不仅要关注传染病疫情,更会关心群众身边的常见病慢性病,群体健康一直是他们的牵挂:“只是说在疫情的时候我们一般工作在前端,跟群众这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是很少,想要老百姓远离慢性病,更多的还是要下来交流。”周久顺认为,对慢性病的干预就应该让医生多一点这样的机会,把知识宣传下去。随后,周久顺还前往茂县人民医院进行了交流指导。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周久顺一直作为“疫情专家”活跃在一线,同时他也是最早抵达甘孜州道孚县的专家之一,在这场重大会战里梳理出了一条最复杂的传播链。而对于这次角色转换,周久顺同样感觉很荣幸:“虽然面对的形势和对象不一样,但总归都是为了群众健康,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曾茄:从重症一线队到慢病筛查队
作为一名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专家,曾茄曾经跟随华西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的同仁一头扎进彼时抗疫形势严峻的武汉市红十字医院,在那里,曾茄曾和战友们一度让几近瘫痪的医院重新有序运转,为武汉抗击疫情立下了重要功劳。
而这位曾在武汉与死神抢人的“大美医者”也因为此次活动实现了走进民族地区开展义诊义检活动的“初体验”。这次高原行让曾茄也有了一个新认识:在高海拔地区和民族地区,慢性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慢性病仍然比较高发。曾茄告诉记者,在刚刚过去的半天时间里,他通过问诊筛查发现了多名群众有慢阻肺病的可能性。“其中一个患者觉得身体没有任何症状,但用听诊器一查就感觉到了异常。”曾茄说,能在这里被筛查出来是一种幸运,至少他们能得到集中的管理,从而做到早干预早治疗,不至于等发展到中晚期才被查出来,那时候可能已经危及生命了。
和其他专家一样,当天上午和下午,曾茄身披白大褂顶着寒风为上百名群众进行了义诊,还走进了2户贫困户家中,为贫困群众查体。不过曾茄并不觉得累:“这样的活动就应该多做,如果下次还有机会让我去,我就接着去。”
章晓红:从急救一姐到家庭医生
10月27日下午,茂县凤仪镇禹乡村独居贫困户曹青福的家中突然热闹了起来。曹青福因先天脊柱畸形导致肺功能障碍,长期的吸烟又让他患上了慢阻肺病。前几年,曹青福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强有力的健康扶贫政策让他几乎没有了用药上的烦恼。
章晓红和曾茄两位专家来到曹青福家里后,详细地询问了后者的身体和用药的情况,章晓红细心地询问曹青福有否改掉坏习惯并坚持用药,还手把手教他做气息和扩胸操,看着两位专家在一旁一句接一句的问候和劝导,这个44岁的汉子一边学着做扩胸操的动作,一边红了眼眶。
“这个患者是因残致贫,还有慢阻肺,而且还不坚持用药。”章晓红直言,幸好曹青福目前状况不错,如果就这么继续拖着绝对不是个事。不过章晓红也说,对自己而言,能够遇见并干预到这类患者的健康,也是她自己的一份收获。
作为省医院急救领域的专家,章晓红很难如此细致地对一名患者望闻问切,而在疫情期间,章晓红同样也深入过道孚县开展工作,被称作“道孚会战”的“门神”。而在义诊现场,我们也看到了一名急诊医生的细致:章晓红自己准备了一箱控盐勺,章晓红要做的不是开药,而是送勺。“控盐勺能让他们直观了解到每天吃多少盐合适,让他们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比给他们开药好用。”章晓红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怡)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文,公布了第十批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阿坝州9家企业上榜。据悉,...
茂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