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科技应用研究与服务

阿坝日报 2020-10-26 15:57 大字

第三节医药卫生科技

一、医疗

民国7年,英国牧师毛森在理番县薛城建教堂时附设医院。民国9年,法国天主教神父余廉霭在懋功建立天主教堂时传教行医。民国29年,四川省政府卫生署派出小型医疗队,分6个组分别赴茂县、松潘、汶川、理番、懋功、靖化行医,民国31年以后,又陆续将医疗组改为6个县卫生院。较大的靖化卫生院只有镊子两把、弯盘1个、药品10余种。民国29年后,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首先在理番县薛城与县政府合办协立医院,继又在威州、杂谷脑两地设卫生所,另外,各县城镇有少数私人开的西医诊所、中药铺和专业中医。在农村和牧区,也有极少量的中医和藏医。民国38年,阿坝地区平均5000人中仅有1名医生。1950年,建茂县中心卫生院,1956年改为阿坝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1958年迁至马尔康,至1980年底有面积约3500多平方米的门诊大楼,6000平方米的住院部;有中、西科室和内、外、妇、儿、传染病等病房和理疗室;有200毫安、500毫安的X光机和同位素扫描、超声波、心电图仪等诊断设备。能开展胸脑外科手术,诊断疑难病症和抢救重危病人,是全州医疗服务中心和医学科技指导中心。1953年前,大部分县建立了卫生院(1956年均改为人民医院),至1960年红原县医院的建立,全州除马尔康县外12个县都有了县级医院,到1980年,共有病床574张,都配备了200毫安的X光机和心电图、超声波等诊断设备。能进行上腹部手术。在农村、牧区,1958年重点建立了区一级的医疗卫生机构。到1980年底,全州有区中心卫生院、乡卫生院共247个、共计930多张病床。1970年以后,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兴起,医疗卫生网延伸到村寨,到1980年,全州已有近80%的村、寨办起了合作医疗和其它形式的医疗点。有专业农村医生和半脱产的赤脚医生2000多人。工矿、交通、农(牧)场、森工、林场、学校等部门和单位也相继建立了职工医院(所、室),到1980年,有医院14个、病床1000张。有卫生所(室)269个,病床520张。

二、防疫

解放前,阿坝地区流行的主要传染病有天花、痢疾、伤寒、副伤寒、麻疹等,还有性病、麻风病、黑热病、布氏杆菌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和多发病。民国28年靖化县河东地区一个52户的村寨,受伤寒传染后幸存12户。民国29年,中阿坝暴发斑疹伤寒,1000多人发病,死亡100多人。民国30年,威州地区新生儿722胎死亡414胎,死亡率达57%以上。同期理番县杂谷脑地区的婴儿死亡率达63%。1952年,马尔康县的大水沟、英波洛、邓家桥等地,出生婴儿263胎,死亡129胎,死亡率达49%,其中死于破伤风的占68%以上。50年代初期,各县先后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通过卫生科普宣传,经常开展移风易俗的爱国卫生活动。1961年,在全州开展“卫生之家”活动,80年代对环境卫生进行检査评比,改善了人民的卫生环境,减少疫病的流行。在妇幼保健方面,1977年,在全州开展了对子宫脱垂、尿屡等妇科病的检査治疗和儿童的体检。两年普査妇女55000多人,免费治疗860多人。1977年对7岁以下各族儿童59000多人进行了健康检查,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进行长期的防治。逐步建立健全全州各地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制度,开展14种生物制品的免疫工作,建立5种生物制品的计划免疫卡,开展麻疹、流感等易感人群的抗体水平测定和流行特点的调查研究。对性病、黑热病、麻风病、地甲病、布氏杆菌病等,则采取“重点控制、成片消灭、扑灭一片、现固一片”的办法。解放40年来,有效地控制了猩红热、麻疹、回归热、天花、黑热病、性病、麻风病、布鲁氏菌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有的已基本消灭。但性病虽然在70年代大部分地区已经绝迹,到了80年代又死灰复燃,现在继续防治之中。1979~1987年,全州有13项医药卫生科技获重大科技成果奖。主要有:州卫生局完成的《阿坝州1975~1977年死亡回顾调查资料》,获阿坝州1979~1980年科技成果二等奖;州防疫站完成的《布鲁氏菌第5号菌苗气雾免疫》,获1979~1980年州科技成果三等奖;州卫校、茂县妇幼保健站等完成的《阿坝州藏族、羌族群体体质及遗传性状调查》获1981~1984年州科技成果一等奖,州防疫站完成的《阿坝州1958~1982年25年疫情资料汇编》,州人民医院、州卫校完成的《马尔康地区青少年结核病调查及防治》和壤塘县防疫站、州防疫站完成的《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均获1981~1984年度州科技成果二等奖;《茂县和马尔康县儿童少年体格发育调查》《阿坝县麻风病调查》获1981~1984年度州科技成果三等奖。

三、民族医药学

中医药学 阿坝地区的中医药学历史悠久,4世纪初,羌族先民用羚羊角、鹿胎、鹿粪做药治病,知道羚羊可疗毒。唐代,民间医药渗和了由汉族地区传来的中医脉学和医方。清代,汶川、茂县、松潘、金川、小金、南坪地普遍通行中药、中医治病。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靖化的绥靖、崇化两屯流行天花、伤寒,就靠中医、中药治疗。1950年前夕,全区专业中医药人员共有50多人,80%是由内地汉区行医迁入。解放后,将过去的中医药人员安排在各级医疗机构工作。州卫校60年代初开办中医学徒班,培养中医药人员60多人。1975年又开设中医、中药剂士班,到1981年底共毕业285人。至此,全州中医药人员达620多人。1974年起,州县医院逐步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坝州是四川省的中药材基地,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解放后逐步得到了发掘利用,国家收购的药材有130多种。80年代建立家种药材生产基地313.5公顷和养獐、养鹿场一个。天麻、贝母、当归、麝香、熊胆、鹿茸等贵重药材都可以通过人工种植或养殖而取得,1971年建立的阿坝州制药厂,批量生产片剂、散剂、膏剂、胶囊等几十种中成药。

藏医药学 藏医药很早就在阿坝地区传播,初步形成体系,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过去喇嘛行医较多,间有迷信色彩。也有家传藏医或跟师学徒的藏医,人数较少,一般分散在部落中专门行医。解放初期,阿坝地区约有藏医300多人。藏医诊断包括望、问、切三诊,重视晨尿的辨认。治疗有催吐、攻泄、利水、清热等法。除内服药外,还有针灸、艾烧、按罐、冷热敖、蒸疗、药水浴等法。藏药采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有千余种,常用药达300余种。方剂有单方和复方,一个方剂少则一二味药,多则上百味药配制而成散、丸剂等成药。解放后,藏医学逐渐摆脱某些迷信的影响,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50年代,把藏医的医疗活动同宗教活动区别开来,民间藏医纷纷进入了乡、县、州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1956年,若尔盖县人民医院建立时设置了藏医科。1958年民主改革后,藏医人员进入公社卫生院工作。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松滞等县和一些公社办了以藏医为主的卫生院(所)。1960年,若尔盖县红星公社卫生院成立,是一个以藏医为主的医院。有藏医1名和学徒2名50多种药品。80年代初,常用药物达三四百种,有粉碎机、打片机等制药机械设备,自制丸、药剂100余种,设立了门诊、病房,藏医增加到5名。编写了《藏医手、耳、望、诊经验》《藏医处方》《针灸》等10余种教材,累计培训藏医百余人。1978年,州人民医院、红原、阿坝、壤塘等县医院先后设立了藏医科。1979~1981年建成了若尔盖县藏医院,有病床60多张。州人民政府先后组织15名藏医前往拉萨藏医院进修。1976年,州卫校开设藏医医士班。1982年,全州有藏医药人员200多人。1979年,全州组织力量进行藏医药方剂、药物的调査。发掘了常用的、效果好的15个方剂和12种草药。收集整理了疗效确切的藏紫菀、阿更塞伦卷、寻麻、力嘎都儿、民涧色博、俄吉秀等6种藏药资源。参加了全国《民族药志》和《六省区藏药标准》的起草工作。若尔盖和阿坝等县刊印了藏药和方剂名录资料。若尔盖藏医院主任藏医旦科等人编写了《藏医药精选》《藏医临床经验》等专著。获卫生部全国文明医生称号,获藏医格西学位(博士),1988年入载国家编的《当代中医名人志》。若尔盖县红星乡兽防站尼玛整理《无垢晶串》等3部书稿共7册,包括了藏医学遗产及古典藏医学文献等,对藏医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州志办提供资料 记者 袁娜 张凤兰整理·

新闻推荐

助文旅产业发展阿坝农信近5年放贷逾百亿元

助文旅产业发展阿坝农信近5年放贷逾百亿元本报讯(罗琪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徐登林)10月18日,记者从阿坝农信联社获悉,近5年...

茂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