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羌凤李“陪嫁”到资阳成“致富果”

资阳日报 2020-10-13 07:40 大字

李斌进行田间管理。(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卢凌嘉

“你看这个叶子是深绿色的,说明果树健康,营养水分都很充足。”近日,记者来到雁江区保和镇花溪村羌凤李种植基地时,四川果益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斌正在果园里查看果树的状态。

李斌是中国李果之乡阿坝州茂县人,2014年,他与资阳人黄萍结婚后,将家乡的水果品种——羌凤李带到了资阳。

羌凤李“陪嫁”到资阳6年的时间里,被推广种植了3000多亩,结出的果子口感甜,个头大,供不应求,被授于“四川扶贫”集体商标,带动村民就业300多人。

高山水果品种在资阳试种成功

2014年,李斌陪着妻子黄萍回到家乡资阳时发现,一些土地被撂荒了,在农村长大的李斌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当时看到觉得太可惜,就想把这些土地租过来发展种植业。”

李斌家族4代种植李果,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经过考察,他选定了源自家乡水果品种——羌凤李。这是低海拔地区通过技术创新成功芽变的一种超早熟型李果,可适应各种海拔地区,同时适合各种土壤生长,对气候适应性强,不论何种土质都可栽种。

随后,李斌卖了老家的房子,在保和镇流转了270亩土地种植羌凤李。创业初期,夫妻俩清晨五点就到达基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施肥、锄草、抽枝、疏果,每一个阶段,都要对基地的工人细心指导。

经过不断尝试,李斌让该品种呈现出七大特点:成熟早、口感好、甜度高、水分足、果肉脆、外形美、产量大。2018年,保和镇举办了首届羌凤李采摘节暨乡村旅游文化节,当季羌凤李在采摘节上销售一空。

推广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羌凤李在保和镇种植成功后,李斌2017年注册成立了四川果益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先后在保和镇花溪村、明星村,丹山镇赵家村、赵兴村、太平村,小院镇李子村、黄桷村,南津镇谷弯村推广种植羌凤李3000多亩,带动300余名村民就业,羌凤李被授于“四川扶贫”集体商标。

“这种模式让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实现‘土地入股、产值分成、保底收益、二次返利’。”李斌说,公司以果苗款折资、技术、管理、销售入股,农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通过合作社入股,最终实现“田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民变老板。”

“原来一年到头只能守着庄稼过活,现在好了,每天过来除草,工资120元,一个月能挣2000多,还可以管家务。”保和镇明星村65岁的村民张光雄一边干活一边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李斌介绍,他们种植的羌凤李今年已挂果500亩,亩产达3000斤。在线上零售卖到了20元一斤,线下各大水果商到基地收购也卖出了5元多一斤。“未来,我要把羌凤李推向更广区域,带动更多农户致富。”

新闻推荐

茂县国有林场开展重点林区 输电线路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日前,茂县国有林场与国网省电力公司组织职工40余人次,对贯穿土地岭森林公园的500千伏输电线路安全隐患进...

茂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