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科技应用研究与服务
第一节农林牧水科技
三、牧业科技
新中国成立后,在川、甘、青3省交界地区以及岷江、白龙江、大渡河上游流域的黄土台地,考古发掘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一般墓葬均有牛、羊、马、猪等牲畜,出土的陶器、陶片上的动物文饰亦十分明显,表明当时的畜牧业已相当发达。这里的先民训化野生动物为家禽家畜,也经过了构禁训化、野外放养、定居放牧等阶段。今州内群众仍沿用套马绳抓捉畜群中的烈马、烈牛,安套设弓捕捉野兽,牛角上加一横木调教耕牛等原始、传统的捕捉、训化牲畜的技术。据民族史学家们推断,原始社会末期,阿坝地区先后有犬、羊、牛、猪、马、鸡等家畜家禽。秦灭蜀后,基本构成与后世相似的畜禽品种,两汉时,为著名的畜牧业基地。汉以后,半农半牧区的畜牧业也有很大发展。各族牧民在长期的生产中,培育了许多优良的牲畜品种,如河曲马、牦牛、藏羊等仍保留至今。宋代以后,由于封建农奴制的长期存在,生产发展缓慢。藏族牧民仍世代逐水草而居。《四川松理懋茂汶屯区屯政纪要》载:牧民“帐篷为室、畜矢作薪、迁徙鸟举、鸳逐水草,而牧养之方,均为放牲”。牲畜多病与缺草,靠天养畜,直至民国时生产水平仍很低。1950年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牧民的积极性。建立和逐步充实了畜牧兽医科技队伍,促进了广大科技人员与牧民结合,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畜牧业生产技术,用现代科技方法使传统的畜牧业逐步向现代畜牧业转化。
1954年,茂县专区兽疫防治队率先成立,编制12人,队员多为金陵农大毕业生。之后,州县畜牧业科技机构和学会相继成立。至1985年,全州有畜牧、兽医、草原等科技人员703人,占全州科技人员总数的8%,平均每万头牲畜有2人以上。1952~1987年间,全州在畜牧业方面获省、州、局科技进步成果奖78项。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对草场进行烧荒、施肥、耕耙等改良工作,使产草量比改良前平均增加了31%。同时进行牧草选育、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场、培育割草基地等工作。先后从113个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和63个豆科牧草品种中选出了弯穗披碱草、中华年茅、红试2号燕麦、无芒雀麦、硬质早熟禾、老芒麦、无芒披碱草、草木樨、紫花苜蓿等28个优良牧草品种。
培育割草基地方面“农业学大寨”时,牧区兴起围建“草库仓”的热潮。在冬草场四周用草皮砖和土石砌墙圈围,防止牲畜践踏。至1978年,约围建200万亩。但因急于求成,超越了群众的承受能力,围建的许多墙质量不高,不久纷纷倒塌,后来不少地方改用铁丝围墙圈围。至1985年,牧区共有基本草场(含割草基地、人工草场、半人工草场)150多万亩,其中绝大部分为割草基地。
改造沼泽地方面上个世纪50年代末,采取开沟排水探索改造途径。70年代,采用大马力拖拉机牵引开沟,排除地面积水,使沼泽大部分能利用。至1977年,牧区沼泽地共开沟约300公里,改造沼泽180万亩,其中可完全利用的约30万亩,扩大利用效果的约50万亩。
改良畜种方面早在秦汉时期,藏、羌民族的祖先就用本地的黄种公牛与母牦牛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具有明显优势的后代——犏牛,这种杂交改良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不足的是由于本地黄牛生产性能低和犏公牛雄性不育,其优良性状无法传继下去。1976年,在川西北草原利用研究协作组的指导下,成立川西北草原牦牛改良研究协作组,主要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和直肠把握子宫颈输精等先进技术,加快了牦牛改良步伐。1954年起,引进新疆细毛羊进行地方绵羊良种改良。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和后期陷于停顿。1974年全国绵羊改良会议后,加速进行了48~50支纱羊细毛羊新品种的培育。1979年,若尔盖县有杂种羊32万余只,全县羊毛年产量达70余万公斤,仅羊毛改良一项,当年全县增加收入100万余元。1980年底,全州已获得改良杂种羊40万只,占全州绵羊总数的54%。1982年后,牧区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和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使绵羊杂交改良规模生产受到一定冲击,1985年,全州改良杂种羊存栏有28万只(其中若尔盖县23万只)。
兽疫防治方面州内传统兽医学,萌芽于西周,汉初已分科为内科兽医、外科疗兽疡。南北朝时,采用隔离防病措施,推行阉割术育肥。唐代吐蕃时,藏兽医学的体系已基本确立。但1950年前阿坝地区仍无兽防机构。上个世纪50~60年代分别建立了县和公社的畜牧兽医站(组),至1980年,全州共有兽医人员437人。大队、生产队兽防人员2000多人。兽医防治起初以土为主、土洋结合,后调整为中西结合、土洋结合。50年代初,人民政府免费给群众的牲畜防疫治病,逐步扑灭了牛瘟,控制了其它一些疫病的流行,兽防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信任。60年代,消灭了危害严重的马疥癣病。羊链球病、羊豆等疫病也得到了控制。1976年后,更大规模地开展了兽疫预防,牧区每年用17种新药对牛、马、羊施行预防注射。70年代末期,推广拜尔9015、驱虫净等驱虫新药。1980年,活畜及畜产品的检疫工作逐步开展。到1982年,全州已控制或基本消灭了严重危害牲畜的牛出性败血症、牛肺疫、犊牛副伤害、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
四、农田水利科技
阿坝地区防洪排灌技术在三四千年前就已出现,当时就利用河水、井水、泉水等进行自流灌溉和瓮灌,甚至已有一些原始工具。夏代,岷江上游的先民在治水、防洪技术方面有新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有引水上山等灌溉技术。据史料记载,著名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从兴建到后来历代的培修,都凝聚着藏、羌、汉人民的智慧。李冰修筑都江堰中利用的“河道环流”“凹岸取水,凸岸排沙”“分流导汇、筑堰引水”“深淘滩、低作堰”“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等科学方法以及“无坝引水”工程形式,都集中借鉴了岷江中、上游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其中“无坝引水”技术,州内至今仍然沿用。藏、羌人民善于筑堰,掘井更是闻名川西。1950~1957年,本着民办公助的原则,各地兴修、整修了一些水渠水塘。1958~1959年,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到1962年,全州有灌溉面积18万亩,比1949年增加3倍多。1964年开始贯彻“以引为主、引蓄结合”的方针。上个世纪70年代起,治水与改土成为农田基本建设的两项主要内容。治水更讲究因地制宜,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70年代中期,治水开始进入成片治理阶段,目标是建立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在解决水渠通过特殊地段问题上,常使用片石砌墩、架槽引渡、安设倒虹管等技术。还修通了一批以往因认识、技术等方面原因,导致开工后未能建成的水渠。1978年开始发展喷灌。汶川县采用“无坝引水”工程技术,到1980年共修水渠189条,全长479公里,增加灌溉面积2.88万亩。1982年与1971年相比,耕地减少100多亩,粮食总产却增长80%以上。茂县到1980年建成水渠257条,总灌面积4.8万亩,还发展喷灌2万多亩,建成23处机电提灌站,可灌农田3600多亩,全县河坝均能灌溉。1980年底,阿坝州共有水利设施2652处,其中引水工程1916处,机电提灌278处,蓄水工程192处。引、提、蓄总水量约1亿立方米。1985年,全州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9.23万亩,保灌面积21.2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7.3%。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2%。80年代后期,州内有部分水利设施带“病”运行,配套差、衬砌少、滲漏大、垮塌多,有的则已毁坏。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度疏于对水利设施的维修和管理,喷灌后来也因不配套,管理工作跟不上,喷灌面积逐渐减少,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州志办提供资料 记者 龚绍珍 袁娜 整理·
新闻推荐
9月7日晚,彭邦本教授以他渊博的学识给大家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文翁。观众纷纷为彭教授的讲座点赞,现场一度还出现了抢...
茂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