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托编钟的余音回响

成都日报 2020-08-10 02:02 大字

牟托编钟 崔兵 绘图

在距茂县县城约30公里处,有一个叫牟托的村寨。

村寨坐落在岷江西岸,村寨的后面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在高山的山脊上,有一座用板岩垒砌的积石冢。1992年3月,在积石冢内的石棺墓和邻墓的3个陪葬坑内,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文物200多件。经过清理,发现了6件青铜甬钟和4件镈钟。墓主的身份虽然无法确定,但肯定是一个地位较高的贵族。

据清理简报介绍,6件甬钟均布满绿色锈斑。有砂眼、漏孔,部分钟体被人为砸裂破坏。通高55.1厘米至27.4厘米,甬(钟体最上面的柱柄)长18.2厘米至9.3厘米,铣(钟的下面两个角)长36厘米至18.3厘米不等。

6件甬钟的形制纹饰基本相同,均为合瓦形,直甬,平舞(钟体最上端的平面),两铣下垂,于口(钟体最下面的口沿)弧曲上收,于口内折呈三棱形唇。三列枚(钟体表面凸起的多个圆柱状体)式,共36枚(其中一钟的背面16枚)。鼓部(钟体构造)、篆部分别饰有变体夔龙纹;甬部、舞部饰云雷纹(两件钟甬部素纹);舞部云雷纹、钲部蝉纹;篆部、正鼓部三角形雷纹,钲部素纹。

甬钟是盛行于西周时期的打击类乐器,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代。钟体均为合瓦形结构,因最上面的平面“舞部”之上有“甬柱”而区别于舞部上有悬钮的钮钟而得名。演奏时将钟悬挂在专门的钟架上,用木槌或木棒敲击发声。牟托出土的这几件甬钟,与中原地区西周早、中期的甬钟,在造型和纹饰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反映出当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还是十分频繁的。

4件镈钟出土时也同样布满绿锈,有部分透孔和砂眼。通高26.3厘米至17.5厘米;铣长20.5厘米至13厘米不等。形制上大体一致,区别主要反映在钮形和纹饰上。

圭形钮镈钮由两排6个长方形穿孔组成。镈体两侧各突出6个鱼尾形扉棱,一侧扉棱残损两片。镈体呈合瓦形,下部略大于上部,于口平直。镈体正面中间有一微凸的椭圆饼状枚,上部阴刻圆涡纹,下部阴刻一朵四瓣花纹,各间刻十字纹。下部四瓣花纹两侧各阴刻圆涡纹。镈两侧中部和上部刻四瓣花纹、十字纹、星纹等。背面刻夔纹,龙背上刻有3个山形纹。

双鸟桥形四环钮镈弓形桥钮居中,两侧为两只长冠鸟相背。镈体两侧各突出4个鱼尾形扉棱。镈体为扁圆筒形,镈体表面以宽带线分隔成上中下三层,每层各有3个圆泡状枚,其中第二层中部及第三层3枚饰圆涡纹,中部饰4组双竖线纹。

桥形双层钮镈镈体两侧各6个鱼尾形扉棱,连通桥钮两侧。镈体两面各有3排共9颗乳头形枚。第一、三排6颗枚均饰太阳纹,第二排枚饰圆涡纹,二、三排之间饰芒纹,于口上方饰网状纹。

变形夔龙钮镈平舞,镈体直筒形。镈体两面各有9颗乳钉形枚,三列枚式,共18颗。舞部饰鸟纹,中心有一圆纹。篆部、鼓部饰变形夔纹。

牟托出土的这4件镈钟,虽然制作略显简单粗糙(估计是铸造年代较晚的缘故),但图案纹饰其他地区却较为少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镈钟出现于殷商末期,又称“特钟”,盛行于东周。与甬钟一样,镈钟也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特征是体大、镈口平,扁钮。音色古朴、浑厚,发音绵延悠长,余音不绝。最初仅能奏骨干低音,随着成组镈钟数量的增加以及和音的扩展,逐步成为能够演奏旋律的乐器。

甬钟和镈钟(包括另外一种钮钟)一般不单个使用,需要几件以上组合成编钟演奏。这种组合既可以用同一种钟,也可以由几种钟相互混合组成一套编钟。组合编钟的数量越多,编钟的音域愈广,演奏的旋律也更丰富。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早期的编钟一般是由3件组合起来的,还不能用来演奏完整的曲调,如《国语·周语》中所说“钟不过以动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春秋后期成套编钟件数不断增加,已经可以演奏比较完整的旋律了。战国时期,甚至出现了多达65件包括甬钟、钮钟、镈钟组成的曾侯乙编钟。

编钟在我国先秦礼乐文化和古代音乐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种打击乐器,也是象征权力和地位的礼器。先秦时期主要用于宫廷的朝觐、祭祀等重大礼仪活动,秦汉以后,编钟多用于宫廷雅乐的演奏。南北朝时期,南梁武帝演奏雅乐钟磬达504件;宋代时,宋徽宗专门设置掌管音乐的“大晟府”,有12套300余件编钟。除了宫廷之外,历代民间也有编钟的演奏,一般用于孔庙、文庙的祭祀活动,如四川省的三台、德阳、绵竹等地的孔庙和文庙内,至今还保留有明清时期的编钟。

牟托编钟的出土,不仅丰富了古蜀音乐文物的内容,更反映了战国时期古蜀地区礼乐文化的发展状况,对于古蜀文明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新闻推荐

“茂县李”文旅节 将于8月15日开幕

本报讯(记者杨骁)7月24日,记者从在成都召开的“千年果乡·茂县有李”2020第三届“茂县李”文旅节暨赤不苏特色水果采摘节媒...

茂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