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袭 只为一线生机 成都民间救援队参与多起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救援

华西都市报 2020-07-05 01:50 大字

成都民间救援队参与多起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救援 参与张家界翼装飞行失踪救援行动。

四川山岳救援队。

中央气象台连发一个月暴雨预警了。

傅建军和他的救援队队员们随时关注着暴雨情况。雨大,意味着可能引发洪涝灾难、山体滑坡、泥石流,房屋可能会倒塌,人也会被卷走。那时候或许会需要他们。

他们是成都市38支市级应急社会救援队伍之一,属于政府应急救援系统的辅助力量。茂县泥石流救援、九寨沟地震救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救援、宜宾兴文地震救援、张家界翼装飞行失踪搜救……这支名为四川山岳救援队的民间救援组织参与了多起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救援工作。

从浙江到四川

在成都成立山岳救援队

四川山岳救援队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有白领,也有退役消防员。费用几乎都靠自筹,设备和培训也是自费购买。

“但是,你做这个事情的成就感是其它事情很难替代的,你常常能体验到人间的那种大爱和人性的闪光点。”41岁的浙江人傅建军,是四川山岳救援队的发起人,也是总队长。至今,他已在四川生活8年了。

在来这里之前,傅建军是浙江户外应急救援队(公羊会)的中队长,负责各项应急救援,每年出勤达五十次。更早的时候,他在浙江做电脑生意。

接触应急救援领域是从2006年开始,那时为了学习管理经验,他去了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读MBA。“因为我本身比较喜欢登山之类的户外运动,于是每周末都会去秦岭爬山,那时我们也有一些自发组织的驴友群,相约一起去。但这种活动中有时会发生意外,比如失踪或者坠崖。”

傅建军参与了驴友们多次组织的救援行动,回到浙江后,于2009年加入了浙江户外应急救援队公羊会。正是在公羊会期间,他成为了中国登山协会山地户外赛事的裁判。

彼时,中国民间救援组织正方兴未艾。

“应该说中国的民间救援是从汶川地震以后开始发展起来的,很多人也把2008年称为公益元年。”傅建军说。2012年,他来到四川,就职于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户外部,是户外部部长。此后,他开办了户外运动培训学校,2017年又在金牛区营门口街道成立了成都市公羊会公益服务中心、公羊队西南总队,2019年,这个组织更名为四川山岳救援队。

“为什么来到四川,一是四川的登山环境比较好,到处都是山。还有一个原因,我老婆就是四川人。”傅建军笑着说。

他有很多与户外运动有关的资格证,国家山地救援师资、国家职业资格户外教师、国家职业资格紧急救助员、国家一级登山攀岩裁判员、中国登山协会高级户外指导员、AHA美国心脏协会(HS)导师、PETZL中国绳索救援教练、AXES战术绳索教练……一大摞的证书,自己都数不清楚了,有些资格证书隔一段时间还需要重考。“我在这个领域十年了,考证的钱加起有四五十万元吧。”傅建军说。

十年救援路

每一次经历都刻骨铭心

要挑出最难忘的一次救援经历并不容易。

“每一次的体验都不同。”10年来,傅建军已经参加了大大小小数百次救援行动,包括茂县泥石流、九寨沟地震救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救援、宜宾兴文地震等各类大型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救援。

有些救援行动,风险系数很高,有些救援行动,会与死亡擦身而过。

傅建军说起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救援,他和队友们连夜达到后,在凌晨赶往地震核心区,震中余震不断,沿途两旁山头不断有石头滚落,“从楼房坍塌后弯曲的横梁爬过,深夜里耳边是呼啸的风声,周围的山都在剧烈抖动,石头还从头旁边飞过去,确实很惊险。”

他说,自己与死亡距离最近的一次救援行动是在浙江温州。彼时,他与一位队员在完成救援的回程中遭遇降雨,地形险峻,地面湿滑,傅建军在翻越一块大石头时不幸被水流冲走。“水里有漩涡,必须要游出去,不然会被卷走。”折腾了十几分钟还未脱离危险,对死亡的恐惧在体力的消耗中蔓延增长,所幸最后死里逃生。“那次的直面死亡,让我在以后面对各种救援时懂得了首先确保的是自身安全。”

傅建军也提到了张家界翼装飞行失踪女孩救援行动。他们受邀请参加,携带高空作业、无人机、卫星电话等专业救援装备连夜赶往湖南。5月17日到天门山镇,第二天找到了遇难者失事地。

“把遗体从山里带出来后,女孩的爸爸非常强烈地希望能加入我们的救援队,一起来做一些事情。但他不是四川人,没办法。”傅建军说。

每一次的救援行动,总有一些能触动他的东西。有时是免费让救援队员们住的酒店,有时是路边小卖部强行塞过来的方便面和瓶装水,有时是眼泪,有时是谢谢,“这是其它工作很难比拟的,你总能看到大爱,看到人性的那些闪光的部分。”

救援的基础

必须有合格的专业技能

如今,四川山岳救援队下设信息指挥中心、特勤部、行政外联部、培训部、搜救总队、志愿者部6大部门,搜救总队下有着山岳、水域、城搜3支专业搜救支队,121名正式注册队员,362名志愿者。

队员和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平时有自己的工作,有任务时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擅长的领域自愿报名参加。27岁的任志勇,是一名学生,目前还在成都体育学院就读研究生,现在已是山岳救援队搜救支队的队长。

并不是所有的志愿者都能成为注册队员,并参与到搜救行动中。有意向的人需要先成为志愿者,参与一些日常的活动。每个月,救援队会为志愿者们提供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完成一年的培训后还必须通过一个考核,才能申请成为正式的注册队员。

“每个队员都必须要有合格的专业技能,这样在出勤面对危险时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安全,这是救援的基础。”傅建军说,他要求山岳救援队的所有队员都必须具备(AHA)美国心脏协会HS急救员认证,然后才是叠加不同领域的专业技能,比如水域、绳索或者洞穴等等。

“专业技能是至关重要的,要保护好自己,也不能在救援时造成次生伤害,这是很重要的。”去年,应急管理部组织举办了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傅建军带队参加。山岳救援队(参赛时名为成都市公羊会公益服务中心)在绳索技能项目中,取得了全国第四名的成绩。

没有出勤任务的日子,他们会受邀为地方消防救援队伍做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也辅助营门口街道办做一些消防减灾方面的宣传项目和活动。

“一年算下来,在成都的日子大概只有一百天,其余时间在全国各地跑。”傅建军说,但他习惯了这种生活,“我的性格不适合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朝九晚五的工作我不喜欢。”

6月26日,成都暴雨蓝色预警,傅建军发朋友圈说,“四川山岳救援队已准备就绪,随时待命出勤”。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燃岸

实习生杨欣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茂县凤仪镇大河坝E01—07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经茂县人民政府批准,受茂县自然资源局委托,对茂县凤仪镇大河坝E01-07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公开挂牌出让。现将有关事项...

茂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