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花开山河依旧 探秘江油戴天山

绵阳日报 2020-04-04 06:38 大字

戴天山上辛夷花开

□雷兴双本报记者田明霞文/图

春分时节,在江油戴天山十万多株辛夷花竞相绽放,更有李白诗意流淌;山下万亩百合花海风情摇曳。阳春三月的戴天山生机盎然,“疫”后美丽依然。

百合花海:恬静的乡村风光和浪漫的爱情之旅

出江油市区3公里,来到大康镇星火村观景平台,眼前平通河蜿蜒迤逦,对岸大片田畴生机勃发。田畴后是大匡山,白云氤氲,水墨皴染。

沿着旅游通道前行约一公里,走过“情人桥”,来到了百年好合爱情谷景区,各色百合花沐浴春阳绽放得风情万种。景区由“风情悦意、青梅竹马、青云花梯、爱情索桥、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情定三生、四季花海、海誓山盟、百年好合”等10余处以爱情为主题的特色景点组成,每一处都巧妙融入百合、爱情元素,彰显出爱情的温馨、甜蜜和浪漫。

爱情谷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唐朝女皇武则天独爱牡丹,一时全国上下竞相种牡丹。而江油大匡山脚下的青年大康却只种百合。武则天知道后,遂命花吏前来铲除,并强迫大康种牡丹。大康不从,于是,花吏便杀死了大康。大康的故事感动了百合仙子,她不仅复活了大康,而且还化成人形,与大康相亲相爱,两人指山为盟,相守终生。

温婉动人的花朵,清新脱俗的幽香,诗意的爱情故事……徜徉百合花海,人们心底荡起的涟漪在灿烂的春光里浮想联翩。近旁,鸟语,翠竹,青草掩映的小径,川北风味的民居民宿,热情好客的村民……让人心升“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的山乡农家生活的恬淡与悠闲。

大匡山:古寺书院深山隐藏的李白逸事

绕过百合花海,汽车沿着崎岖山路爬坡而行,漫山遍野的桐子花开,古寺传来悠长婉转的诵经声,匡山书院和因明寺静静地站在山路尽头迎接游客到来。

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匡山碑文记载:“本寺原是古迹,唐李白读书所在。”现存江油李白纪念馆内的宋碑《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载:“李太白,于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坪,有十载。”

在匡山,李白“十五观奇书”“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清泉”,在奇士赵蕤影响下,学道、习剑,涵养着“大鹏飞兮振八裔”的情怀,形成“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诗风。

李白24岁时决心离乡去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临别时,他写下诗篇《别匡山》:“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谓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据江油文史专家刘术云介绍,“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地以人名。匡山因为有了李白,而被后世视为“读书圣地”“前哲藏修游息之地”。到了清代,这里已经有了由大明寺、太白祠和匡山书院组成的古建筑群,有3重殿宇、9个院落和100多房间,常住的士子、僧人有上百人之多。

清光绪癸未(公元1883年),龙安府太守蒋德钧因“爱其幽僻远嚣尘”,在戴天山山顶,构置精庐,拓太白之遗祠,傍匡山之古寺。”修建讲堂、斋舍四十余间的匡山书院。

匡山书院的建立和兴盛,还离不开一个叫李榕的剑阁人,他以“古道”树人之法(修身、读书、书法、作文、治世等)教育学生百余人,尤以江油张琴为甚,张琴是江油继李白之后的第二个翰林。

戴天山:远古人类文明和辛夷花交相辉映

春分时节,漫山遍野的辛夷花在戴天山竞相怒放,氤氲山间,仿若仙境。在戴天山看辛夷花,有花庙子、烂房子、韭菜园三处最佳观赏点。人们可把车停在花庙子,步行到烂房子、韭菜园。

韭菜园为一低处平地,每户房前屋后,皆有辛夷环绕。人们可穿梭树下近观辛夷,亦可登高四面山丘,一览全景。

烂房子乃天然花海,户户花绕门窗。倘有夜来风雨,不用推窗,便可听那落花簌簌。露营辛夷树下,偶闻落花声,一夜酣然。

据统计,戴天山现存古辛夷树6万多株,树龄最长的近400年,树干最高者达30多米,直径最大的有1.4米。

戴天山又叫吴家后山,居民多姓吴。2005年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队在戴天山考察时,发现早在5000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这是迄今为止,江油有人类生活的最早记录。考古队将人类在此活动的“大水洞”地方命名为“大水洞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

据专家考证,“大水洞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与茂县下关子遗址、绵阳市边堆山遗址、新津县宝墩遗址所出的陶片相类似,这反映出一条始自茂县,东向经岷山断层谷,顺涪江支流土门河、通口河,再沿涪江而下,经江油、绵阳,进入成都平原的古文化传播路线,这也是古羌人进入成都平原的一条路线。

新闻推荐

茂县“三个一”促增收 夯实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基础

本报讯(李华记者杨骁)近段时间,茂县通过落实产业发展、就业务工、公益兜底等措施,缓解疫情对贫困群众的影响,进一步夯实贫困群...

茂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茂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