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玛的嫁衣”惊艳非遗展
头戴别致的羌族羊头新娘帽。
模特现场展示“尔玛的嫁衣”。
纯手工绣制的嫁衣精美华丽。
肩颈处绣着金龙的霞帔。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把彩霞穿在身上
凤冠、霞帔……在出嫁时,很多女孩都梦想有一款如梦如幻的嫁衣。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上,来自茂县的羌族姑娘陈士江,以“尔玛的嫁衣”系列服饰,惊艳亮相。独具羌族特色的款式、纯手工绣制的精美图案,让嫁衣恍如彩霞披身,艳光逼人。面对人们的赞不绝口,陈士江爽朗表示,“希望能用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到羌族服饰,关注民族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吴晓铃
一款嫁衣 是从儿时开始的梦
头戴尾巴帽、穿云纹镶边的长衫、披龙追凤水波纹样霞帔、脚踩八层纳底剪纸鸡头鞋……本届非遗节的“非遗传承·四川实践”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陈士江设计的系列羌族风的嫁衣由两位年轻模特进行展示,吸引不少人围观拍照,“让我顿时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们惊叹。
这些嫁衣,由31岁的陈士江设计。作为一个来自茂县白溪乡的羌族女孩,羌族服饰之美,早已融入她的血液。从小,她亲眼见到妈妈和姐姐用一根绣花针绣出美丽的头帕、围腰,爷爷作为当地手艺有名的裁缝,为乡邻做着各种传统服饰。从小爱臭美的她,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羌绣。
大学时,爱美的陈士江选择了美术专业,毕业后从事群众文化工作。2015年,茂县选送她参加西南民族大学国家艺术基金《羌族民族民间工艺与当代美术地区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在毕业设计时,陈士江想到了设计创新版的羌族喜服。“羌族的服饰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样式并不多。我们既要传承原汁原味的文化,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注入年轻人需要的新的时尚元素,让羌族服饰能源于生活,最终走向生活。”陈仕江说,她希望“尔玛的嫁衣”能把羌族服饰古老的技法和现代的审美相结合,最终呈现设计、造型、做工都十分考究,从整体到细节都尽善尽美的作品,圆了一个儿时的美衣梦。
15项专利设计 让嫁衣如彩霞满天
“有人告诉我,羌绣美则美矣,但是在当下就显得有点土气,过于艳丽。”陈士江说,但是把羌绣艳丽的色彩与嫁衣结合,是不是就相得益彰了呢?
陈士江的想法非常大胆。很多羌族嫁衣原本没有的行头,被她设计出来,巧妙融入其中——
霞帔披风,原本是羌族服装中没有的一个品种,被她设计成嫁衣的主体。陈士江说,“羌族服饰没有外套,这样一件披风,兼具美观、大气和保暖,可以做出霞帔美如云霞的效果。”这件披风由红色和绿色的重缎真丝织成。披风由纯正的红色做底,如云霞流动;霞帔背部绿色为底,绣着斑斓羽翼、振翅飞翔的凤鸟;肩颈处,则以金黄的丝线绣出腾云驾雾的金龙。整件霞帔,红配绿的搭配艳丽无比,龙凤的纹样则让嫁衣呈现出端庄美丽、富贵无双的气质。
新嫁娘头戴的“尾巴帽”,同样原本是羌族小孩常戴的一种帽子,其手工之繁琐,“现在好多年轻绣娘已经不会做了,因为从取样到成品,需要手工制作30多道工序。”这么好的文化遗产即将失传,陈士江着急,在设计嫁衣的时候,干脆把尾巴帽设计为成人款,戴到新娘子头上。为此,她多次下村拜访民间艺人求其改样、制作。一顶尾巴帽,需要用到剪纸剪出纹样,再用锁边绣、锁口绣等多种绣工工艺。做出来的尾巴帽,纹样光亮整洁、色彩丰富秀丽,帽尾末端系上祖传的铃铛,走动时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脑后“尾巴”自然垂落,带来俏皮灵动的美。
把尾巴帽改良成“新娘帽”,这在羌区前所未有。而整套嫁衣,“羌族条子坠式云肩”“羌族羊头新娘帽”“羌族复古鸡头鞋”等设计已让陈士江拿到15项个人专利。
“古老的羌绣能够流传下来,说明它有顽强生命力和群众基础。但要走得更好更远,只有创新,首先就是突破审美理念上的惯性思维。”陈士江说,“尔玛的嫁衣”出炉以后,每到一处都能引起观众共鸣。
如今,陈士江想做出更多更有民族特色的嫁衣,满足女孩们的嫁衣梦。她更希望这些创新的民族服饰,能够最终融入生活,并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支教老师给当地学生上课。本报讯(曹樱频文/图)为进一步增强东坡区与阿坝州茂县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茂县教育发展,10月14日,...
茂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