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000米高山上 他带村民巧走“牛路”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8-06 06:23 大字

牛舍前的周贤文与夏洛莱小牛。

□黄大成 本报记者 曾霁 文/图

“有地不能种,旅游不当道,村上发展真的难。”7月20日,茂县松坪沟乡火鸡村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周贤文面对记者,毫不讳言困难。

松坪沟乡位于叠溪松坪沟风景区内,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辖有4个村共1300多人。火鸡村位置较偏,要从景区大门上坡走20公里,游客罕至,村民很难吃上“旅游饭”,又因多年来实施退耕还林,环境苦寒,当地没啥经济作物可种,村民除了夏季挖一点药材,冬季半年都在“猫冬”,人均年收入仅3000元,家庭经济捉襟见肘。

怎么才能致富奔康?周贤文是这样带着乡亲一步步走过来的。

高山养牛一波三折

老周学到“养牛经”

火鸡村人少地广。全村仅255人,高山草场却不少,正好适合野外放养牦牛。牦牛一年四季在草场上“自食其力”,几乎不用投劳动力,算得上全村的支柱产业。“七七八八加起来,全村养的牦牛应该有四千头。”周贤文扳着指头想了一会儿说。

但是粗放养牦牛,周贤文和村民们也遇上了困难:牦牛出栏期长达五六年,冬春之季无草可吃,年年经历“夏肥秋壮,冬瘦春乏”的循环。且牦牛体型小,屠宰后净肉率低,经济效益不高,同时常常因牦牛的繁殖毫无节制,冬春季把草苗都啃光了。“因为超过了草场载畜量,造成了草场的退化、沙化。”周贤文告诉记者道。

周贤文动起了脑筋,想到了圈养肉牛。肉牛出栏快,出肉多,养殖风险小。而且,“夏天的草是吃不完的,一下雨又发出来了,这样可以省下一大笔饲料成本。”周贤文说。

品种选择上也有考究。周贤文反复考察,选定了黄牛“西门塔尔”。一般本土杂牛只能养到八九百斤重,“西门塔尔”牛出栏时可有1000多斤甚至2000斤,“这个品种也比较耐寒,适合山上养。”

2010年,周贤文一下投了10多万元,购回39头纯种“西门塔尔”牛犊,没想到只活下来3头,亏得血本无归。

“当时没有经验,牛是秋冬季运回来的,它们适应不了这里的高海拔。”周贤文后来才懂得,而且,纯种“西门塔尔”牛在当地的生存能力,不如它与本土黄牛杂交之后的“杂二代”。

虽说高山养牛吃了大亏,但周贤文认准了养牛效益可观,他干脆换到平原上去养去学。2013年,他在都江堰租了个场地养黄牛,存栏数达到150头,养殖的效益很不错,每头牛总能赚上两三千元。

在平原地区,信息畅通,各路养殖高手很多,周贤文学了不少养黄牛的真经。“一要圈舍卫生,二要注意驱虫,三要试好饲料配方。现在,一般的牛病我也能自己看了。”在都江堰养牛,他技能升级了,而且赚到了养殖业的第一桶金。

带着村民一起养牛

助大伙共同致富

学到了技术,心里有了底,老周回到家乡火鸡村,再次挑战“高山养牛”。他先以每头上万元的价格,引进了9头纯种“西门塔尔”大母牛,只死了1头,其它的一年能繁育一胎。后来他又引进28头,繁育至今,已经存栏60多头了。

养黄牛的效益也很明显。夏秋季以高山草场放养为主,“可以省下近半年的饲料钱。”秋冬季则是圈养,修建圈舍还得到了国家的补贴。一边自己繁育牛犊,慢慢育肥;一边也买进大的架子牛,经大半年育肥后就可以卖出。“去年卖的最大的一头,每斤14元,卖了2.4万元。”老周说起牛,语气里满是自豪。

养牛还有一个收益,就是牛粪。牛粪容易收集,是优质有机肥,很受山下种植户的欢迎。“一拖拉机牛粪能卖500元,每月的粪钱,给养牛的工人发工钱都够了。”

火鸡村目前有11户接受帮扶的村民,有的是因病致贫,有的是家里负担较重。“村里人就像亲兄弟。你自己富了,看着兄弟受穷,心里也不好受。”周贤文带着村民一起养黄牛,帮他们解决技术难题。特别是对贫困户龙初,在他家得到对口单位送的4头黄牛后,周贤文经常到龙初家进行帮助,并为其争取到了2.4万元的建牛舍补助。如今,由于技术达标,龙初家的黄牛已增加到29头,今年能卖6头,每头能卖六七千元。

“如今,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多元。全村的黄牛养了有四五百头。”周贤文说了两个数字,记者听来,犹如听到了村民们向新型农民转型的匆匆脚步。经过周贤文的牛舍,记者见到了一只小牛,它的品种是“夏洛莱”。这是原产于法国的一种著名肉牛,看来老周还在探索养牛新技能呢。

畜牧业有了收入,周贤文和“合伙”的4个村民又投入了300万元,办起了自己的乡村酒店。每到松坪沟9月、10月份红松树层林尽染时,前来投宿观光的游客也络绎不绝,酒店生意火爆,每年有近30万元的利润。

在老周的鼓励和带动下,周围的乡亲也相继办起农家乐与民宿。“村民有钱了,现在连村里最穷的贫困户龙初的娃儿也在武汉上了大学。”周贤文自豪地说。

新闻推荐

阿坝启动“千人递进培养计划”

本报讯7月23日,记者从阿坝州委组织部获悉,为解决干部队伍知识短板、能力弱项等问题,阿坝州印发实施方案,从今年起启动实施新...

茂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