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云朵上的民族” 的民族或许和你有关
■惠小勇 黄毅
没有人不知道“5·12”汶川特大地震,但却少有人知道地震重灾区龙门山断裂带一线正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民族——羌族最集中的聚居区。
羌族总人口约为30万,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其中茂县就占去1/3。
茂县羌族博物馆大厅迎面墙上,挂着一个放大的“羌”字甲骨文。据介绍,甲骨文中有关羌的记载多达930余条。走进陈列室,第一个展板上写得就是费孝通先生的学术名言:“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许多民族都流着羌族的血液”。
根据四川大学教授潘显一、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徐希平等研究羌文化专家的著述和介绍,羌族源于古羌,古羌是上古时期对西北放羊部落的统称。古羌人受气候变化和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从甘青发源,逐步向东、向南迁徙扩展。向东的羌人进入中原地区转向定居农业,形成上古传说中的炎帝部落,并与传说中的黄帝部落、姬姓轩辕氏长期通婚,最后与其他部落一道,融合成华夏族。向南的羌人中的一部分,大约在那时就开始进入岷江河谷。
这一支羌人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分布在茂县、汶川、理县和北川、黑水、松潘等地的羌族。古羌人的其他支系在甘肃、青海、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等地也很活跃,并在历史上先后建立和参与建立了白狼、牦牛、筰、东女、苏毗、吐蕃、西夏、南诏、罗鬼、自杞、宕昌、后秦、唃斯罗、不丹、尼婆罗、古格等政权,这些支系除大部分融入华夏而成汉民族成员外,一部分在向西南迁徙中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彝、藏、纳西、哈尼、普米、傈僳、怒、阿昌、拉祜、基诺、缅、景颇、独龙、僜、门巴等民族或者这些民族中的某些支系。
定居在岷江上游河谷地带的羌族先民,依山而居,垒石为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今天的岷江上游羌族聚居区,还保存着神奇的“邛笼”古碉、激越的莎朗、婆娑的羌红、醇美的咂酒、神秘的祭祀、苍凉的羌笛、悠扬的口弦……羌乡的每一个角落,飘荡着古羌遗韵,被誉为中华民族演化史上的“活化石”。
每天上午九点,无论游客多少,茂县县城边上的中国古羌城开城仪式如期举行,这样的仪式已经连续举行5年了。这是由山西省援建的一座占地300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古羌文化展示区。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聆听千年羌笛的悠扬,目睹羌族绣娘现场刺绣,还可以观赏体验羌族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议事会,以及古老的打铁文化等各类非遗项目展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的羌笛从另一个角度留下了民族相融的印记。而我们从保留至今的羌笛古曲里,也感受到了古羌人顺岷江走廊迁徙的艰辛和民族精神中不屈的奋进自强。
坐在中国古羌城的广场上,“羌笛吹奏与制作”国家级非遗传人何王全双手缓缓竖捏起像两根筷子一样的竹制双管六孔羌笛,用鼓腮换气法吹起了羌笛古曲《迁徙曲》,清澈而略带沙哑的笛音里,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婉转悲凉,时而急促高亢,听之令人荡气回肠。
在那些巍然屹立的羌碉、羌寨里,尽显着羌族男子的坚韧不拔。史料记载,羌人修碉、砌墙、掘井、筑堰、砌堤,最为有名。目前在茂县、汶川、理县等地的高半山上,还保留有大量的原生态羌寨。记者走访了多个羌寨,惊讶地了解到这些就地取材而建的房屋、碉楼,是羌族工匠凭着直观视线信手砌成的,他们不绘图、不吊线,却做到了横平竖直、结构稳固。有的为防地震,还在房屋脊背上插缝砌了“脊梁”。
“认石认八方,面子放外边,方方长长墙角呆,大石头离不开小石头塞;长三镶,端五限,内八层,外七转;中立石,垫口皮,横压筋,顺压脉;近看梁,远看墙,离得远,看得端,老婆要看18年;石石错缝,角翘三分,见尺收分。”原汶川县文化馆馆长汪友伦老先生给记者提供的这首“羌寨砌墙歌”,用简明扼要的民谣,诠释了砌墙力学中应力集中的科学道理。
历经风雨沧桑、灾难变迁,羌笛、羌绣,羌寨、羌碉,依然完好地保存在今岷江上游的羌族同胞中,其中蕴含的坚韧勤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随着“许多民族都流着羌族的血液”,始终激荡回响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成为连接你我他的民族密码。(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李安心杨绪亮张世荣四川经济日报记者庄媛/文麦芒/图四川广电中心四川分公司接受中建总公司锦旗四川分公司荣誉榜●2010...
茂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