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羌历新年系列文化活动开幕 羊皮鼓声震云霄 十万羌族儿女聚北川

绵阳晚报 2018-11-09 08:00 大字

非遗表演

开幕式现场

羊皮鼓儿敲起来、沙朗舞起来……昨(8)日,农历十月初一,羌族同胞迎来了一年中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羌历新年。来自四川汶川、茂县、理县,陕西宁强县、凤县等羌族聚居核心区的近10万羌族儿女,齐聚北川羌族自治县共迎羌族新年,这也是首次以北川县为主会场举行羌年庆祝活动。

由于羌年的庆典包含了羌族民风民俗、宗教、舞蹈等多种文化,能反映深厚的文化内涵。2008年6月,“羌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王望实习生何安安/文记者陈冬冬/图

羌区非遗展演精彩十足

昨日8点30分,伴随着阵阵锣鼓声,青片龙灯、白什麻龙马灯、马槽唢呐、坝底花杆、墩上许家湾十二花灯、陈家坝乡的羊皮端公舞等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继亮相。来自阿坝州羌区各县、平武县的沙朗队伍和羌绣旗袍队伍,北川沙朗队伍、非遗队伍等30多支民俗文化队伍4000余人组成民俗巡游队伍,从禹王桥出发开展巡游。

与此同时,来自各县的羌族同胞、群众演员穿戴着美丽的盛装,带来了一场最原生态的羌族歌舞展演。《祈福羌山》《云朵上的羌寨》《幸福沙朗》《云朵上的女儿》《庆丰收》等羌风歌舞,艺术化地展现了羌家儿女日常生活,也表现出了羌族同胞在节庆仪式中的文化传承。

开幕式现场,北川各族儿女唱着古老的歌谣,踏着欢快的舞步表达着心中的热情和喜悦,共同庆祝这欢乐幸福的时刻。羌族麻龙马灯、许家湾十二花灯戏、高跷狮舞、羊皮鼓舞……一系列原汁原味的非遗表演让在场观众赞不绝口。一群来自北川漩坪乡的皮鼓人,用雄壮的皮鼓声,讲述着人类从蛮荒走向现代文明。

据介绍,截至目前羌族非遗项目已达100多项,非遗文化已然成为靓丽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新年庆典、民俗文化巡游展演,浓浓的年味,弥漫在新县城的每一个角落,县城永昌镇之外22个乡镇闻讯而来的老百姓,将整个县城挤得水泄不通。

非遗文创产品展览受青睐

昨日上午9点,在新川路与巴拿恰的交会处,非遗文创产品展览展销的街道人来人往。北川草编、羌族水磨漆艺、羌绣、羌茶、羌酒、老腊肉、平武剪纸、花腰带等各种非遗文创产品以及农特产品亮相展览展销现场。

在北川草编展示区,一位老人娴熟的编织手法引起了人们的驻足,不到一会儿老人手中一只“蚱蜢”已经成形,活灵活现的触须非常传神。这位名叫苏怀世的老人今年已经66岁,从事手工编织已经30余年。苏怀世告诉记者,近几年他一直在四川传授手工编织的技艺,也在努力探索北川草编的奥秘,将羌族文化和自幼习得的编织技艺融合是他的目标。而此次参加非遗文创产品展览展销对他来讲意义深远,不仅能够了解到羌族文化的深远,还能将手工编织流传开来。

在羌族水磨漆展示区,一件件精美的水磨漆具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不同于现代工艺的五彩斑斓,水磨漆具有着独特的颜色。

除了羌族水磨漆,羌绣也是整条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来自天津的韩女士,对羌绣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借着羌历年的机会,她在欣赏北川本地羌绣作品时说道,“这一针一线都不是一两天练成的,今天通过交流,了解到羌绣历史真的非常深厚”。

新闻推荐

神权古国三星堆 消失之谜

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金杖。本报记者杨树摄(资料图片)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呈现出一派森林密布、河渠纵横、动物繁多...

茂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