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华章”巡展 压轴之宝抢鲜看

成都晚报 2018-07-20 03:07 大字

昨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主办的大型巡展——“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将展出至9月19日。本次精选的展品以四川古蜀文明为主题,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囊括了古蜀文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历史遗珍。此次展出的210件珍贵文物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32件,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金沙金面具,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像,也有平时低调得并不为人熟知的神秘“重量级”文物。今日,成都晚报将向读者介绍此次大展的压轴之宝。

三星伴月(三星堆文化时期)

纵目青铜面像

纵目青铜面像是三星堆文化最具标识特征的器物之一,是古蜀人用以祭拜或供奉的神像。其年代为商代。

爬龙柱形青铜器

这只盘角长须的龙,应是古蜀文明独有的艺术创造。

太阳轮形青铜器

这件器物应是太阳的抽象写照,是古蜀文明太阳崇拜的物证。

青铜尊

这件顶尊跪坐人像应是某种神秘祭祀礼仪的鲜活记录。

璋形金箔饰

璋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礼器之一,古蜀人在金器中引入了这种造型。

金沙光芒(十二桥文化时期)

金面具

小金面具高鼻梁,嘴角露出微笑,常常代表金沙外出访问。

金冠带

传承了三星堆金杖上的箭射穿鱼、鸟的纹样,展现了古蜀文明两个时期的联系。

青铜眼形器

对探寻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和宗教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跪坐石人

在金沙遗址的发现十分集中,场面细节保存完好,是研究古蜀文明礼仪珍贵的补充材料。

“牧正父己”铭青铜觯

1959年出土于彭州市竹瓦街窖藏,是蜀人随周人灭商后得到的战利品。

马家风尚(青羊宫文化时期)

“邵之飤鼎”

铭青铜鼎

出土于新都马家乡木椁墓,现藏于四川博物院。

带盖双耳青铜鍪

青铜鍪是巴蜀文化最具地域特色的一类器物。这件战国时期青铜鍪1955年出土于成都羊子山,现藏于四川博物院。

虎纹青铜戈

其精绝之处在于正面的援脊上部有一行巴蜀符号的刻铭,带有很强烈的文字意味。《蜀王本纪》称蜀人“不晓文字”,但从这行巴蜀符号来看,可能是未能破解的文字。

双鞘青铜剑

1992年,在阿坝茂县一座石棺墓及三座陪葬坑中被发现,为蜀文化的代表器物,现藏于茂县羌族博物馆。

水润天府

青川木牍

1980年青川县出土,正面记载了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秦王命左丞相甘茂更修《田律》等事,背面则为与该法律履行有关的记事。这是目前发现的四川地区最早的农田水利政府文告,是秦国大规模开发四川地区的历史见证物。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新闻推荐

鲁川妇幼手拉手同心共筑中国梦

“手拉手”对口支援项目签约暨“纪念抗震救灾十周年”救护车捐赠仪式。5月7日,值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10周年...

茂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茂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