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双节同庆 共享生活之美 暖意浓浓 掌声响起来

四川政协报 2017-10-10 11:03 大字

[摘要]暖意浓浓 掌声响起来

10月2日,记者乘坐D2208次动车从成都到湖北恩施探亲。一进车厢,站在车厢连接口的乘务员就微笑着问候,并为乘客指引座位。

等乘客们放好行李,身穿制服的男乘务员穿行各个车厢,检查行李是否安全正确地摆放在行李架上。“请各位旅客照看好自己的小孩,避免在车厢里跑动,谨防摔倒。”看到有带小孩的乘客,乘务员笑着提醒大家。

火车缓缓驶出成都,穿过平原丘陵向重庆驶去。记者注意到旁边的一位年轻男乘客正在用手机“订外卖”,便好奇地与他交流起来。“现在高铁动车上都有外卖服务,只需动动手指,不用再离开座位,就可以选择自己合意的餐食。”

记者也打开12306客户端,发现APP里有专门的订餐服务。只要提前预约,就可以选择经停站点附近的餐饮服务。记者选择了重庆北站附近的一家快餐店,点了一些小吃。2个小时后,火车驶入了重庆北站。“这是您通过手机订的外卖,请核对一下。”乘务员将记者订好的外卖送到了座位上。记者一摸餐盒,全都热乎乎的。火车上“订外卖”不仅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为旅程增添了别样的暖意。

原计划在重庆北站停留20分钟,但过了半个小时后,火车仍然没有发车,车厢里的旅客开始有一点躁动。这时,广播响起来了:“很抱歉地通知乘客,因受前方暴雨影响,列车将晚点运行,给您造成的不便请您理解。”原来,受2日中午强降雨影响,前方道路区间雨量超警戒值,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铁路部门暂时封锁该处线路并进行巡查。随后,乘务员们穿行在各节车厢,向乘客们解释列车滞留的原因,同时为需要换票或退票的乘客提供服务。

3个小时过去了,不少乘客的情绪变得急躁起来。面对部分乘客不友善的语气,乘务员始终用微笑来面对和安抚。晚上6点,由于相当部分乘客是中短途,没有预备晚餐,疲惫和饥饿一起袭来。这时,广播又响了:“对于列车晚点给您造成不便表示歉意,我们将免费发放方便面和矿泉水,请按需索取。”紧接着,几个乘务员拎着方便面和矿泉水箱子来到了记者所在的车厢。看到盒子比较重,几位乘客主动上前帮忙,参与食品和水的分发工作。

虽然暴雨造成列车滞留,但排查危险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乘客们都对此表示理解,安静有序耐心等待。乘务员们热情贴心服务,努力安抚旅客情绪,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质。4个小时后,危险排查完毕,列车徐徐启动,车厢里响起了掌声,充满了浓浓暖意。□本报记者 阳亚舟

加班加点 抢通“生命线”

“请各位旅客照看好自己的小孩,避免在车厢里跑动,谨防摔倒。”

“以后司机们开车经过这段路,再也不用发愁揪心了。”

今年汛期,阿坝州茂县境内的国道213线,多次因山体垮塌造成交通中断,其中以石大关乡境内情况最为严重。为确保过往行人安全,当地对该路段实施了交通管制,并加紧排危除险工作进度。

从成都经茂县到松潘和九寨沟,是“九环线”的西半环线,是游客进出九寨沟、黄龙的重要通道,也是成都与甘肃、青海等地物资运输的“动脉”。经过近两个月的排危除险,目前道路交通状况如何?国庆中秋假期,记者专程前往国道213线茂县石大关塌方路段了解情况。

10月3日10时,石大关塌方路段一片繁忙,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60多名工人紧张有序地对铺好的圆柱形钢波纹管棚洞安装基座。现场督促施工的茂县公路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石大关境内山体比较松散,在他督促施工的近两个月时间里,最多一天垮塌达10余次。围绕这段路的垮与抢,他和工人们已与山体进行了多次“拉锯战”。为确保该路段11月下旬恢复双向通车,国庆中秋假期,每天从6时至18时,他们都需要加班加点工作。

施工队伍中,身着迷彩服、瘦高个子、大嗓门的吴佩勇格外引人注目。吴佩勇的家在松潘县安宏乡,距离施工地不足50公里,中秋节当天正好是他女儿18岁的生日。吴佩勇告诉记者,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又能给女儿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一家人已经商量好了,妻子和女儿到工地上来一起过中秋。

吴佩勇说,国道213线茂县石大关塌方,对松潘县的旅游影响很大。作为工人,他必须服从施工安排;作为松潘人,他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尽快抢通“生命线”,就是对家乡最好的回报。看到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条路离通车的日子越来越近,吴佩勇心中格外高兴。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钢波纹管棚洞安装完毕之后,混凝土浇筑工作即将启动。下一步,还要安装防护网和挡墙,并硬化路面。“以后司机们开车经过这段路,再也不用发愁揪心了。”该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 周严国

行乐峨 一路觅美食

“味道巴适嘛,生意当然好。收入还可以,欢迎你们经常来吃哈。”

秋意渐浓,风清云淡,最宜出行。国庆中秋双节相逢,连放8天大假,好不欢喜。若不出趟门,真是辜负这天赐的美意。

突然很想吃跷脚牛肉、豆腐脑和卡饼,一次随心所欲的短途自驾美食之旅,就这么朝着乐山方向启程了。

虽已是假期第二天的下午,成乐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仍然很大,比平常多花1个钟头才到乐山。到酒店安顿好,出门觅食。走过两条街,遇到一家钵钵鸡小店,里里外外坐满食客。

鸡肉、鸡翅、鸡爪、牛肉、土豆、藕片……一串串码放在冰柜里,任人挑选。我端起盆子,拣了各种串串,然后排队等候店员兑调料。一勺红油、半勺芝麻、再加上鸡汤,店员忙得不亦乐乎,不时用小臂抹着额上一层细汗。

“生意这么好,收入一定还不错吧?”看着忙碌的店员,有人寒暄道。

“味道巴适嘛,生意当然好。收入还可以,欢迎你们经常来吃哈。”店员一口地道的乐山话,热情又爽朗。

鲜香麻辣中有淡淡的回甜,几串荤素下肚,夹个蒸饺,再加一碗鸡汤饭,吃得是心满意足。

旅途第一天,就这样把味蕾打开,一边咀嚼,一边期盼。

第二天一早,开车在乐山市区转了一圈,就往五通桥驶去,那是一个盛放旧梦的地方,有故里的山和水、老树和老屋,还有缓缓流过的慢时光。

路过大佛景区,只见大门外密密麻麻全是打着伞的游客,执着而虔诚。

与大佛门前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五通桥城区显得有些冷清。微雨濛濛中,水面漾着涟漪,远山和岸边的老榕树,在氤氲里透出深深浅浅的绿意。清代诗人李嗣源称赞这里“烟火万家人上下,风光应不让西湖”,五通桥又名“小西湖”。

不知不觉已经下午1点过了,我们来到五通桥的西坝古镇,这里以豆腐宴闻名。“方德西坝豆腐”“三八饭店西坝豆腐”“黄瓜瓤西坝豆腐”“黄家园饭店西坝豆腐”……一家挨着一家,争相打出“正宗”“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店”的招牌,家家爆满,食客大多驱车前来,足见西坝豆腐的魅力。

点了几道特色豆腐菜,做法、口味各不同:外酥里嫩的脆皮豆腐酸甜可口;灯笼豆腐一口咬下去露出鲜香的肉馅儿;口袋豆腐工艺复杂,先蒸再烹,口感独到……店老板高兴地说:“我们这个地方有点偏僻,但这几年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节假日生意好得很呢。”

乐山乐水,好水才做得出好豆腐。吃过豆腐,下一站是秀甲天下的峨眉山。晚上终于吃到心心念念的豆腐脑、卡饼和跷脚牛肉。一个字,爽!

我们住在温泉大道上一家新开不久的度假酒店里,站在阳台上,峨眉山就在眼前,令人遐思邈邈。次日早上,一位巴中来的陈爷爷在孙子的陪同下,在酒店的阳光餐厅用餐。我跟他攀谈起来,陈爷爷自我介绍:“我今年72啦,看得出来不?以前在老家当农民,想都没想过还能出来旅游,住这么好的酒店。儿孙有出息啦,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去了七里坪,然后下山沿雅乐高速经雅安回到成都。4年前,随着雅乐高速公路的完工,成渝高速公路环线全线贯通,这是交通部在全国规划的5条高速环线中位于西部的唯一一条,也是全国里程最长、连接城市最多的高速公路环线,为自驾游旅客带来便利。

短短几天,体会很多:车好路好,吃好玩好,社会更和谐,人心更温暖。

□本报记者 唐召怡

美食节 “吃货”在现场

“无论是民间文化交流的层面,还是人气指数和影响力,成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美食之都。”

原汁原味的青城山老腊肉,风味十足的肥肠血旺,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肉香的烤乳猪,香气四溢的安仁黄鸡肉,现做现尝的农家土碗菜……10月1日,第十四届成都美食旅游节主会场安仁乐道美食街正式开街,全国各地的“好吃嘴”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安仁古镇。作为一名资深“吃货”,一大早,记者就和家人一起来到安仁古镇,参加这场美食盛宴。

只见美食节现场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品尝美食的市民和游客,随处可见“吃货”们的身影。“国庆节外出人太多,与其花大把时间堵在路上,还不如周边玩,尤其我们一家人都是‘吃货\’,美食节肯定是不会错过的。”家住华阳的李女士笑着告诉记者,每年成都举办美食节她都会带孩子来现场,不光是一饱口福,还会购买许多各地的特色美食回家慢慢品尝。

美食旅游节是成都连续举办了14年的重要节庆活动。每年国庆期间,成都市都会以“美食之都”的名义,邀请全球嘉宾来参与这场全城狂欢的美食、旅游、文创系列活动。

逛完安仁美食街,记者在美食旅游节分会场之一的四川旅游学院见证了国际名厨与川菜大师的PK赛。来自美国的国际名厨师甄文达先生率领他的团队与中餐烹饪世界大赛金奖获得者徐孝洪率领的四川旅游学院代表队展开厨艺对决。双方在组委会精选出的几十道神秘食材中逐一选出自己心仪的原料,在2小时内完成头盘、主菜、小吃的制作。

经过3轮激烈的比拼,中方代表队在凉菜和甜品环节略胜一筹,美方代表队则在主菜环节赢得了评委和现场观众们的青睐。

“相比同期在国内外举办的其他同类活动,毫不夸张地说,成都美食旅游节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国际气质的美食节会,无论是民间文化交流的层面,还是人气指数和影响力,成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美食之都。”四川旅游学院教师孙小猛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张聪

臭水沟变成景观河

“河边环境变好了,以后早上散步打拳不用去公园了。”

10月5日下午,天气一扫连续多日的阴雨,陈鹏与父母一起漫步在大竹县城的护城河畔。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景色宜人。1年多时间没回来,护城河的大变样着实让陈鹏有些吃惊。在陈鹏印象中,以前的护城河就是一条臭水沟。

在大竹县城内生活了几十年的周柏林大爷告诉记者,他上高中那会儿,护城河里还可以看见鱼,大家经常在河边洗衣服。后来水质越来越差,变成了一条臭水沟。

流经大竹县城区的护城河,由南支流、北支流和护城河干流组成。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发展,城区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成为河流污染的主要源头。同时,由于年久失修、淤泥沉积,护城河河道最宽处仅有10米,最窄处不足3米,污染十分严重。

“应改变这一现状,还县城一条清澈的河流。”2007年,护城河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大竹县多名政协委员的关注。当年,在大竹县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县政协提案委牵头提交了《关于加快护城河治理的建议》提案,提出了清理河道淤塞物,铺设下水管道,实行“雨污分流”;在护城河下游的竹北乡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通过护城河两岸的截污干管送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沿河两岸种植垂柳、花草,建设景观绿化带,打造“生态长廊”等建议。

2008年,政协提案建议得到采纳——大竹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护城河治理工程列为“1号工程”,正式吹响了向污染宣战的“集结号”。经过10年的努力,大竹县护城河治理工程于今年全面竣工,共建成河道7.16公里,绿化面积21.6万平方米。大竹县护城河完成华丽变身,曾经的臭水沟变成了景观河。

行走在护城河畔,陈鹏的父亲笑着说:“河边环境变好了,以后早上散步打拳不用去公园了。”陈鹏也计划在河边新开发的小区再买一套新房,打算几年后回乡发展。不远处,偌大的广告牌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格外惹人注目。

□本报记者 王天雨

观乡景“骑”乐无穷

“以前乡村旅游多半是开车去,这次骑车看田园风光很有特色。”

记者的一个重庆好友曾多次到过四川,像九寨沟、锦里这些有名的景点去过不少。这个国庆假期,他再次来到成都,我便邀他到村里看看。看腻了大城市,他也乐意到乡村里“换脑洗肺”。10月6日,当他从成都到绵竹与我汇合后,我提议一起骑车去年画村。他问:“为啥骑车去?”我笑笑:“妙处就在这骑行中。”

途径绵竹二环路时,道路两边的骑行绿道引起了好友的关注,我趁机向他炫耀:今年5月,中国自行车联赛在绵竹举行,这是该联赛首次将赛事落户四川。借助这次活动,绵竹提出了“中国骑游第一城”的奋斗目标。这对习惯了爬坡上坎的“山城”好友来说,倍感新鲜。

除改造、新建的城市道路增加骑行绿道外,绵竹还对原有的乡村道路提档升级,目前已打造了一条近80公里的骑行绿道。这条绿道从城区出发,途经年画村、九龙山—麓棠山旅游区等4A级旅游景区,把丰富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田园风光等各类元素串起来。

这次带好友领略田园风光的路线正是沿着这条骑行绿道行进。约40分钟后,“中国年画村”的牌坊出现在路边,进入年画村,只见白墙青瓦,翠竹环绕,一幅幅鲜亮夺目的绵竹年画绘在墙上,好不漂亮。好友不禁感叹,“年画村果然安逸”。

距年画村约10公里的板桥镇兴隆村,有一处红叶基地。午饭后休息半小时,我们又沿着玫瑰大道骑车前往。这条将绵竹西南方向乡村旅游景点全都连起来的玫瑰大道,被绵竹人赞为“绵竹最美、最高端的马路”。

从城区到年画村,路上还有不少汽车。而在玫瑰大道的乡间马路上,没有汽车的打扰,可以静静地享受深秋里的田园风光。这里,有青山绿水,有鸡鸣狗吠,还有袅袅炊烟。道路两旁是笔挺的杉树,迎接着志同道合的骑行游客们。

观完红叶,好友意犹未尽。他说:“以前乡村旅游多半是开车去,这次骑车看田园风光很有特色。”好友一语说中了绵竹乡村旅游的独特之处。近年来,绵竹将骑游作为载体,骑行绿道沿线乡镇错位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体验,留住了许多周边“一日游”游客的脚步。

□本报记者 刘奕锋

“红+绿”旅游助发展

“仙人掌只有在我们这个海拔高度才结果,其他地方只开花不结果。”

10月的泸定天朗气清,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自驾车辆源源不断地涌入泸定景区,一派游人如织的景象。

今年前来参观泸定桥的游客较往年有所增加,主要以成都和重庆方向的游客为主,85%以上的游客选择自驾游出行。虽然游客络绎不绝地涌上泸定桥,但有了当地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有序引导,工作人员每5至10分钟分批次放行,避免了桥面因超负荷而发生危险,同时安排工作人员在泸定桥中央疏通游客,确保游人安全。此外,当地旅游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安保人员坚持昼夜值班,随时对泸定桥及周边进行安全巡查,确保安全。

当年,红军奇、绝、惊、险地飞夺泸定桥,打开北上救亡图存的道路,成为红军生死存亡、奠定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转折点,展示出“不畏艰险、舍生忘死、敢于拼搏、勇于胜利”的红军精神。如今的泸定桥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依托红军飞夺泸定桥等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并结合生态旅游,发展“红+绿”特色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红军广场旁,当地商贩售卖着一种口味清爽微甜的水果“仙桃”,很受青睐。在街边贩卖“仙桃”的当地居民老钱告诉记者:“‘仙桃\’就是仙人掌结出的果实,是泸定的绿色特产之一。仙人掌只有在我们这个海拔高度才结果,其他地方只开花不结果。”

近年来,泸定红色旅游大热,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不少人陆续在县城周边开起了农家乐,发展绿色生态旅游。据老钱计算,今年8月至9月他卖“仙桃”就赚了5千余元,家里的农家乐收益则是上万元。

除泸定桥等旅游资源外,千年茶马古道孕育了泸定悠久的历史,见证了民族的交融和团结,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海螺沟等自然风光也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红+绿”特色旅游产业已成为泸定的一张靓丽名片。

□本报记者 张诗若

编者按:

今年“十一”国庆恰逢中秋,8天大假着实令人欢喜。本报记者与亲朋好友共同开启度假模式:乘火车、自驾游、骑行乡村,品美食、见美景、遇“美人”,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描绘生活片段、捕捉精彩瞬间,亲身感受祖国繁荣昌盛,齐声讴歌社会发展进步,共享当今生活之美。来,让我们在这普天同庆里一起憧憬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最美沱江玉

□罗彦彦几位同学在群里邀约:是时候该举行一次聚会了,大家纷纷响应。经过讨论,最后决定聚会就在我们从小长大的城市举行。想到多年没见的同学即将远道而来,我很激动。一激动,便开始考虑该穿什么衣服、...

茂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