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撑起安全伞 筑牢防护堤——市中区狠抓地灾防治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内江日报 2017-09-14 08:05 大字

“石头这么大,要是落下来砸中行人或是车辆,后果不堪设想。现在这里正在实施地灾治理工程,要不了多久隐患就排除了,我们路过这里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9月7日,在市中区乐贤街道乐贤社区一地灾治理工程现场,不少居民表达了对该项工程的肯定。

市中区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今年汛期的几场暴雨,导致境内出现山体滑坡、滚石、地表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现象。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区委、区政府及时组织专题会议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防汛减灾及排查工作各项部署要求,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落实,周密部署、科学防治,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筑起了一道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屏障。

◇曹德强本报记者李乐 文/图

分类处置

落实排查任务

入汛以来,市中区结合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点多面广”的实际,从7月1日至7月7日,各镇(街道)根据《市中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与防治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迅速开展了排查工作,经排查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380处,其中原地质灾害隐患点250处,新发现待核查确认的隐患点130处。

同时,根据《四川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体方案》要求,市中区迅速组织1支专业队伍、9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已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近3年已销号的隐患点进行了逐点核查,重点评价其发展变化情况,并逐点提出了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应急排危等防治措施建议;对已实施的工程治理重点检查治理工程运行状况和防治减灾效果,对已实施避险搬迁的群众调查其是否回迁,搬迁新址是否存在危险。

在隐患排查中,市中区及时将专业技术人员核查确认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规模、威胁人员、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员,一表两卡等基本情况逐一录入到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全区地质灾害隐患台账,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逐点设立了警示标志,划定了危险区域,落实了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发放了“一表两卡”,发放避险明白卡给受威胁的群众时张贴到其门上;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应急排危的防治措施建议,制定作战图,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将分期分批对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各类防治措施,尽快消除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宣传

提高应急预警处置能力

“地灾点出现险情,大家快往地灾逃生方向跑……”一阵急促的敲锣声、呐喊声响起,村民闻声迅速撤离,应急分队分别进入农户家中,在规定时间内将所有群众全部疏散转移到指定的临时安置点。

这是今年5月27日,在市中区龚家镇开展的一次地质灾害应急综合演练,参加演练和观摩人员达200余人。

“这次演练很有必要,在演练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地灾逃生知识,提升了自我保护意识。”参与演练的村民感言。

为提高干群对地质灾害的应急预警处置能力,市中区多次组织开展宣传培训会议,并通过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以现场咨询、专题讲座、广播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目前,全区已组织专场地质灾害宣传培训31次,参训人数达235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中区不断强化主动避让,并要求各镇(街道)在接到有强降雨预警预报信息时,必须组织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的群众提前转移安置,进行主动避让,避开危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截至目前,全区各镇(街道)共组织77户、219人实施了主动避让;结合当前应急工作形势,及时对市国土资源局市中区分局应急抢险分队进行了调整,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工作制度,配备了必要装备,储备了各类物资,对应急抢险分队29名成员进行了3次专题培训,要求全体成员24小时随时待命参与应急抢险,切实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严格管理

加快实施排危除险项目

民生工程、治理工程和排危除险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地灾隐患,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予保障。

9月7日,记者走进市中区乐贤街道一地灾治理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几名工人正顶着烈日,站在钢架上拿着专业设备进行钻孔,同时还有几名工人正在往搅拌机里送砂石……

“这项工程是今年7月底开工的,到目前工程进度已达到80%,预计9月底全面完工”,施工现场负责人张益民说。

2016年底,省国土资源厅下达市中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处,应急排危除险项目16处任务,目前,2处治理工程已完成公开招投标工作,目前已进场施工;16处应急排危除险项目已完成施工招投标工作,陆续进场开展排危除险。同时,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市中区国土部门还派出专人会同监理、设计单位,切实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2017年省国土资源厅下达市中区应急排危除险项目12处,目前已确定方案编制单位,野外勘查已完成,正在编制方案报告,将尽快提交市国土资源局组织评审。

地质灾害防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中区将继续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统筹推进各项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闻推荐

花椒丰收乐椒农

8月26日,茂县叠溪镇龙池村,椒农们三五成群结伴采摘花椒,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椒农的身影,丰收的喜悦在花椒林间传递。黄强摄■杨光富记者王望8月10日,笔者一行来到汶川县龙溪乡大门村,映入眼帘的是满山遍野...

茂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茂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