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深山促脱贫——马尔康市蒲市口村集体经济发展见闻
■王彦博 记者 杨骁
“咕咕咕,吃食了……”5月21日一大早,马尔康市脚木足乡蒲市口村村民查旺恒周开始给鸡喂食了。“我每天都在鸡舍里给鸡喂食并打扫圈舍卫生,如果鸡生病了还要给鸡体检。” 查旺恒周对记者说。
蒲市口村曾是脚木足乡的贫困村,全村76户317人,有贫困户14户55人。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4年前,蒲市口村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该村村委会主任阿斯甲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当时,大家干劲很足,投入50多万元脱贫资金,修建了600多平方米的圈舍,还重点对市场进行了考察,觉得效益好,养了161头山羊。”然而,2017年的一场泥石流冲毁了羊圈,几十头山羊因泥石流死了。加上养殖、管理技术不到位,当年合作社就亏损了10多万元。村民们作为合作社的股东,年底时没享受到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不仅意见大,大家的脱贫信心也因此受挫。
村“两委”在总结教训后,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村民们的信心慢慢恢复了,一致同意还是要依托合作社,重新把产业发展起来。2019年,通过崇州援藏工作队的牵线搭桥,马尔康市梭磨乡的兴农养殖专业合作社与蒲市口村合作社结对,养殖藏香猪。去年,卖了60头藏香猪,实现集体经济创收16万元。
尽管2019年该村集体经济因养殖藏香猪赚得“盆满钵满”,可是今年仔猪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加大,市场风险也随之提升,集体经济“转行”成为该村今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养什么?一时让该村犯了难。
“到底什么样的产业风险低、回报快,这是由市场决定的。”该村第一书记杜良涛告诉记者,通过考察市场和参考其它地方的经验,最终选择了养殖周期短、市场行情稳定的养鸡产业。
说干就干。今年4月,该村从简阳正源土鸡合作社引进了1000只鸡苗,并邀请了正源土鸡合作社技术人员到村里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如今,养殖人员仍然每天通过网络视频和简阳的技术人员交流疫病防治、圈舍管理等相关知识。
“我们养的鸡吃的是纯粮食、喝的是山泉水。” 查旺恒周告诉记者,自引进这批鸡苗以来,已经打碎了6000斤玉米饲养仔鸡,村里还从不远处的山泉边架设了管道,将山泉水引进了鸡舍。
吃好喝好,有技术保障的仔鸡还要运动好才能茁壮成长。为此,合作社在鸡舍旁的空地上补上泥土、种上牧草,每天定时把鸡群赶到这里 “遛鸡”。“我们要让鸡在成长过程中充分运动,提升鸡的品质。”阿斯甲说,“遛鸡”的场所过去是一片乱石滩,今年4月,合作社以每天150元的务工费请村里的贫困户对乱石滩进行改造,这样既完成了改造任务,又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如今,蒲市口村的养鸡产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7月肉鸡将出栏,按照150元一只鸡的价格,预计收入在10万元左右,第一批鸡出栏后,我们会迅速再补充一批鸡苗接着养。同时,蛋鸡在8月左右进入产蛋期,这又是一大笔收入。”杜良涛说道。
新闻推荐
■泽尔登“去年,仅采野生菌就卖了2万元,我家就用这笔钱将房子进行了简单装修。”近日,在马尔康市日部乡色江村见到村民三木...
马尔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尔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