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著名作家阿来润物无声 共塑新川渝人形象

华西都市报 2020-05-11 02:49 大字

对话著名作家阿来 在阿来眼中,成渝文化本来就是一体的。

在打造经济共同体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打造一种新的、经过发展的、革新的、升级版的巴蜀文化性格。

专家小档

阿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之后转向小说创作。1994年冬,完成首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1998年,《尘埃落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凭借《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因《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此外,还著有长篇非虚构作品《瞻对》,长篇小说《云中记》等。

“成渝文化本来就是一体的”

封面新闻:作为一名从阿坝州来到成都工作、居住多年的作家,在您心目中,成都和重庆这两个城市,是怎样的关系?

阿来:在我这里,成都与重庆,或者说四川与重庆,其实一直都共处同一个地域内,文化上也一直彼此咬合。以至于如果让我非要把它们分出彼此来,其实非常难。当然,我也注意到,曾经一度,关于两地的差异,被刻意放大了很多。甚至,本来都是川菜系,为了区别彼此,把辣椒放的多少、口味轻重,都拿来说事儿。我个人认为,这有点过了。把这种小小的不同无限放大,是没多大意义的。甚至一母同胞的双胞胎,都还肯定有不同之处。如果你要讲差异,那么差异就会没完没了。当然,这些都过去了。现在大家又开始讲共同点了,心又开始融合了。

封面新闻:在全国目前已经有不少区域一体化经济区,比如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上海跟周围的浙江、江苏,也都是一小时高铁圈。在西南,成渝双城的融合前景,未来令人兴奋。您感受如何?

阿来:我们知道,在全世界就是会有一些区域、经济板块,尤其是地理、运输、交通各个方面,能够协同,能够同构,互通有无,就不需要各自割裂。比如现在港珠澳区域的同构,不光有大海的区隔,还有制度上的区隔,都在努力融合。在西部地区最有条件的就是成都和重庆,别的城市都相对孤立,比如昆明、西安,他们都相对孤立,只有成都和重庆,过去文化上本来就是一体。这些年我们有些人拼命做了一些说这两个地方不一样的工作,其实都不成功。比如老百姓,大家还是觉得是一家人,一种语言,一模一样的饮食习惯,一样的历史传统。所以这是最有条件的。尤其在西部,最有条件经济一体化,而且经济化的基础是它文化上的同宗同源,它的文化差异肯定比上海跟浙江、上海和江苏的文化差异还要小。

现在成渝一体化发展正当其时,中央出台政策支持,民间老百姓形成共识,我们文化要多做求同存异的工作。我注意到,中央的顶层设计出来后,无论四川还是重庆的官方,都在积极助推这个事情的发展。

封面新闻:长江串起四川和重庆,流经的区域自然而然就有很高的同构性。对于巴蜀地区之外的很多人来说,四川和重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文化上还是一个整体。

阿来:对的。重庆以长江自豪,但重庆的长江,是从四川流过去的。没有金沙江,哪有长江,对不对?嘉陵江是从广元流过去的。同一个水脉。在过去很长的历史中,不管是从汉中来也好,还是从四川到长安,水路都是同一条。

封面新闻:你是四川省作协主席,与重庆的作家是怎样的交流状态?您觉得接下来,如何更近一步加强联系?

阿来:现在重庆最活跃的那些作家,经常来成都。以前重庆还没有直辖的时候,他们经常到成都开会。后来虽然他们不来成都开会了,但两地作家还是经常互相来往,并没有截然分开。一见面还是非常亲切。两地出现了哪些好的文学作品,彼此都是第一时间知晓。

“一起做更幽默的新川渝人”

封面新闻:在抗战时期,重庆曾经做过“陪都”,这也沉淀了重庆这座城市的一个历史魅力。但如果仔细考究,这段历史,重庆与成都也是联结在一起的。很多文化名人从沿海来到重庆,不少延伸到成都。而来到成都的,也往往与重庆来往密切。这是不是也可以成为川渝文学的一个宝贵素材?

阿来:抗战时期,事实上,当时整个西南都是国家的大后方。当然,重庆当时是行政首都。当时有一些著名的大学搬迁到重庆,比如复旦当时在北碚。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同济大学、中研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博物院,则搬迁到了宜宾,在李庄得到了庇护。成都作家岱峻就写了不少相关的著作,比如《发现李庄》《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等。尤其是《发现李庄》写得很好。武汉大学则深入到了乐山。抗战时期,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来到重庆,来到李庄,来到乐山,将中国文化的诸多火种予以延续。这一块的确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封面新闻:关于重庆人和成都人的性格特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一直就是一个讨论热点。其实在川渝外的人普遍看来,巴蜀地区的人,更多的是共同点:语言幽默,灵动风趣。您如何看?

阿来:对,我觉得性格的细微差别,比如重庆人偏直率也好,成都人偏温和也好,都不应该被揪住,去刻意夸大。这很没有意义。人发明了语言,发明了文字,目的就是交流和沟通,是达到“同”。这是语言的本质。作为两个有差异的个体,在互动交流当中,其实完全可以互相学习。温和是好事,但不要偏于柔弱。难道不应该学习坚定一点吗?直率是好事,但也不要走向粗鲁。难道不应该试着说话客气一点吗?我们一点点互相学习、沟通交流,最后把这两边的优点融合起来,把这两边的缺点都克服掉,最后我们塑造一个“新川渝人”的形象,那不是很好吗?

封面新闻:关于成渝一体化的国家方面的顶层设计,目前主要是经济层面的。当经济、民生、交通等方面融合度高了以后,文学、文化层面的交流,我相信以后也会多起来、亲密起来。您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建议或者想法?

阿来:我并没有什么具体建议。因为对文化人来讲,我们不负责去具体建一个工厂之类的。但是,我想提醒的是,我们在辨识多样性的同时,一定不要沉迷于此。我们也要致力于探究共同意识。当然,这个共同意识,就具体的作家而言,是靠每个人单独的个性化的书写来完成的。我相信,我们在打造经济共同体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打造一种新的、经过发展的、革新的、升级版的巴蜀文化性格,这是很好的事情。我们巴蜀人民,一直很幽默,当我们兄弟齐心之后,我们就更幽默了。其实作为文学从业者,一定要明白:文学的一大功用,正是陶冶灵魂、抵达共情。我们都知道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实文学、文化正是这样的功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政协第十四届阿坝州委员会召开第35次党组会议暨第36次主席会议

本报讯(实习记者赵明月薛德凯记者姜国春)4月9日,政协第十四届阿坝州委员会第35次党组会议暨第36次主席会议在马尔康召开。州...

马尔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尔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