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的嘉绒赞歌 再读《猎人登巴与夏月家的姑娘》

阿坝日报 2019-11-22 15:58 大字

■彭辉

参加省青创会之前去了嘉绒藏区,有幸得到了藏族作家晓鸿先生的小说集《猎人登巴与夏月家的姑娘》。沿途的藏地风景和青创会精神让我越发喜欢这本集子了,可谓是常读常新,颇有余音绕梁的味道。

最早听说晓鸿先生,是因为他是一名少数民族诗人。如今细读他的小说,方才知道他写小说也是一把好手。诗歌的语言大抵是凝练而又形象的,鲜活而又灵动的,如果又恰巧是诗人来写小说,真让作品增色不少。藏区本就给了读者五彩斑斓的迷人底色,诗人笔下的文字色调更是如油画般浓重热烈:“夕阳越来越红,那小小的方形窗口像正在燃烧。昊昊天宇正被夕阳煅烧得殷红如铁炉中铁胚通体透亮”(《一张没有眼睛的画》),诸如此类的文字形神兼备,灵性四溢,自然之景,情趣之美如袅袅炊烟弥散开来,给了读者一个绝美的审美空间和无限的想象世界。川西高原的美妙佳境,嘉绒藏区的生活琐事,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都在诗人的妙笔下娓娓道出,巧的还是他是用小说的形式这样道出,难怪冉云飞先生说大有阅尽人间美景之感。

在这小小的集子里,嘉绒藏区的精美片段都被晓鸿先生给一一展现了出来。虽说小说环境多样,森林、草地、寨子……但不可否认的,马尔康出生的他,马尔康工作的他,马尔康创作的他早已打上了嘉绒的深深烙印。生于斯,长于斯,其文字也必然属于美丽的马尔康,属于神奇的嘉绒藏区。有别于藏族著名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晓鸿先生的小说几乎都是中短篇,短篇更胜之。鲁迅先生说“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绝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他的素材似乎更适合写成短篇,展现嘉绒藏区的风情,激扬震撼人心的力量。《最后一个猎人》《贝母山上》,篇幅不长,可他却描绘得惟妙惟肖,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把它们连缀起来,就成了一幅让人赞不绝口的嘉绒画卷。以小见大,细微处见真情,这应该是大多数文艺作品的范式,晓鸿先生应该是深谙其道的,故能写出这样好的作品来。

藏区的历史与传奇,藏区的人文与美景,让世人燃起一团向往的火。关于藏区的经典文学作品也不胜枚举,于我来看,小说集《猎人登巴与夏月家的姑娘》更多的可能是一部使人思考、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藏区生活的作品,冯牧先生曾说这类作品所起的作用可能会超过那些使人哭和笑的作品。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很多文艺工作者追求的境界,应该是晓鸿先生对“人”这个核心要素的娴熟把握,人性的质朴与美好,是永远向上和鲜活的。“‘我的脚要断了。’夏月家的姑娘一屁股坐在树荫下的绿草地上,‘还要多久?’ 登巴没有回答她。他望望四周,青郁的牧草从脚下一直延伸至远处湛蓝的天边……登巴还是隐隐的感觉到一种声音正在心里回响。”(《猎人登巴与夏月家的姑娘》)隽永的文字里面,饱含着多少浓浓情感,洋溢着多少真善美的基调。这也正是融入生活,根植群众的铺垫成就了这部作品的伟大。

《猎人登巴与夏月家的姑娘》已出版十多年,再读此著作,依然有新鲜的感觉、澎湃的激情,犹如嘉绒藏区那般美好神奇。诚如阿来先生所说,经过深处积累的文字总会撩起浪花朵朵。

新闻推荐

阿来:记录时代巨变中的普通人

作家阿来四川省作协主席,代表作品《尘埃落定》《空山》《云中记》等。多年来,一直陪伴在阿来身边的是各种各样的书。20...

马尔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尔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