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乡风文明助力新村建设 ——马尔康市实施乡村善治工程见闻

阿坝日报 2018-08-01 11:03 大字

■刘文娟 记者 王和斌

夏日傍晚,马尔康市沙尔宗镇核尔桠村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老人们踏着欢快的步伐跳起锅庄,三五成群的青年奔跑在篮球场上,“农家书屋”挤满了看书的孩子……这热闹的场景,是马尔康市实施乡村善治工程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村上新修了1000平米的文化广场,活动室里安装了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为村民们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核尔桠村党支部书记格西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已举办了“三八”妇女节聚会、“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看花节等活动,开设了道德讲堂,组建了锅庄队、青年篮球队,村民们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近年来,马尔康市按照“六有标准”,投资636万元完成了41个村级党群活动中心新建、附属设施建设及设备采购等,确保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墙。

与此同时,马尔康市还将尕兰藏戏、嘉绒春耕仪式、春耕歌等民俗文化编排成节目,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推动人人参与文化建设,人人共享幸福生活的文化氛围。今年以来,该市文体广新局已送节目下乡16场次,送电影下乡774场次、送出图书3万余册。

七月初,脚木足乡大西村外出务工青年三郎返乡过看花节,他惊喜地发现村道两旁原本斑驳的围墙上画上了一幅幅“孔融让梨”“敬老爱老”“尊法守法”等公益宣传画。“才半年时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乡风文明不仅画在墙上,更是融入大家心里。”三郎感慨地说。

色彩鲜艳的墙绘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新风创建氛围,让当地农牧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文明礼仪渐入人心。

在梭磨乡,“四好村”“五好家庭”“梭磨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有序进行。“这是我们乡开展的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通过先进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榜样典型,鼓励群众相互学习,更好地弘扬传统美德。”梭磨乡党委副书记袁文峰告诉记者。

今年,马尔康市还全覆盖开展了“学习家风,传承家规”“孝善和俭新风尚”道德传扬等活动,实施了“除旧习、破陋习、治恶习”文化治理工程,通过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农牧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目前,马尔康市乡村善治工程初见成效,乡风文明成为农村新风尚。新农村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更需要人才引领。

“今年年初,在市就业局的帮助下,我参加了‘农牧民夜校\’开展的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坚定了回乡发展电商的决心。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人。”马尔康市返乡青年扎西东周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创业,在电商平台销售虫草、贝母等土特产品。

“引导优秀青年回乡创业,是马尔康市实施人才振兴的一项策略。”马尔康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该市通过“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乡村好书记计划”等,公开遴选优秀人才68名、储备乡村“好书记”85名、培养后备干部291名。

据悉,马尔康市还紧扣省委《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藏汉搭配、老中青结合等原则,因村施策组建由1名“第一书记”、1名转非干部、1名援藏干部组成的驻村工作队,派驻到全市各贫困村,不断夯实乡村善治骨干力量。

新风气,新面貌,新作为。今年以来,马尔康市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创新优秀乡贤文化为抓手,切实强化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善治跑出了“加速度”。

新闻推荐

推行“六有”机制助推集体经济发展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马尔康市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六有”发展模式,优化管理和运行机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健康、科...

马尔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尔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