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疯子”和奇石的对话

阿坝日报 2018-06-01 08:58 大字

■记者时群/文李文蓉/图

“人性至灵乃生双瞳,石亦有眼巧出天工”。亿万年前形成的古生原石,早已尽吸天地之灵气、日月星辰之精华,以千娇百媚的身姿幻化为世间万物,游历于山水之外,行走于有形世界之中……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山高路远也能获得!”

在马尔康,有这样一个人,业余时间不是围着河坝转,就是围着石头转;回到家中总要看一看、摸一摸自己心爱的石头。正因为如此,石头已经成为有着十年奇石收藏经验的姜明全每天生活中的主要乐趣。他打趣说:“家里的卫生可以不打扫,但自己心爱的石头却不可慢怠,因为它知我,我更懂它。”

“石疯子”

姜明全如此倾心痴迷于石头,还得从十年前夏末的一天说起:“那天,我和家人在马尔康纳足沟捡菌子,偶然间捡到一个很好看的石头,当即带回家中把玩欣赏。无意中,我发现这石头上的构图和意境竟然与摄影的美学和意境布局基本相通,心里啧叹不已(姜明全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根雕收藏者)!”这大自然的神来之笔瞬间触发了他对石头的爱慕之心。

一次,在朋友家中看见一个国画石,“居然有这么美丽的石头!”源自于内心对美的追求,姜明全暗下决心一定要收集同样漂亮的国画石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也找到了一个,虽然现在看来已不算什么珍品,但当时却是欣喜若狂。

之后,姜明全对奇石更加痴迷,一发不可收拾,一有空就疯了一样朝着产奇石的砂场和河滩跑,基本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找石头上,因此,他也被朋友、亲戚、同事称为“石疯子”。数九寒天,他都会穿着雨裤在河里淘石头,冬天因为温度过低,双手还会粘在石面上。

除此之外,姜明全经常在网上欣赏奇石,还要到外地去观看别人收藏的奇石,潜心学习别人如何为奇石命名,从中感悟奇石的意境。通过不断学习,觉得不好的石头被大量淘汰掉,甚至一车车地拿出去扔,以此推陈出新,留存佳品。

人石缘

其实,人和石头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缘分,单独收集到一块美丽的石头并不太难,难的是收集到同一主题的一整套奇石,这就不能单靠“缘分”,更需要收藏者敏锐的眼光和高超的鉴赏能力。在多年的艰辛和努力下 ,姜明全收集到许多奇石,但很难寻到一整组,如“春的乐章”“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其中“春的乐章”全部由国画石组成,共包含有六块:新春礼赞——新年伊始,一排小树冒着嫩芽,拉开了春的序幕,呼吸着春的气息,静静地观赏着河对岸朵朵礼花绽放又渐渐消失在空中,欢庆着春的到来;春雪——瑞雪兆丰年,一场春雪的到来,滋润着即将复苏的大地;春风——春风化春雨,片片树林被风轻轻吹拂,倾斜着渐次排开;春的使者——一群燕子在山林间欢快地忙碌着,衔着湿泥为筑巢而来;春回大地——解冻的河面,倒影出沿河两岸的树木,山颠上,一群牦牛正啃食着山林间、草坪上的新草;春暖花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经过春风春雨的洗礼,繁花盛开,花团锦簇,像铺洒在大地上华丽的锦段。整套奇石欣赏下来,一幅春的美丽画卷仿佛已经铺展在你眼前,春风拂面、馨香怡然。

从参加马尔康的石展到成都等地的奇石博览会,姜明全的奇石“春回大地”“鸟鸣空谷迎朝阳”“云游”曾获四川奇石博览会金、银等众多奖项。

有许多“石友 ”与姜明全交流收藏奇石的趣味和经验,探讨奇石背后隐藏的石文化。快60岁的姜明全认为,收藏奇石不仅能够以石会友,还可以锻炼身体,修身养性。

爱相随

姜明全执爱的石种就是国画石。约定访谈的当天晚上,得知他刚巧寻得一国画石,虽未带回家中,却怎么也掩饰不住他那如获至宝的神情。我迫不及待地想揭开这块奇石的神秘面纱,看这块石头究竟藏着怎样的卓越风姿,让他这般兴奋不已,如痴如醉。

电脑上呈现出的这幅国画石的照片,很快让我凝神定睛:一只神态自若的大鹏鸟,飞过了草原、湖泊、森林、花海,旁若无人地骄傲着它的骄傲,追逐着它的追逐,不为世俗所困扰。从一块石头上,我们也可以领悟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传统道家精神。

此时,姜明全的爱人李文蓉健身归来,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到我们的谈话中,“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新奇,也喜欢跟他一起到河边捡石头,共同品鉴讨论奇石的意境。时间一久,对他痴迷于石头而投入的大量资金、时间、精力都有了抱怨,责怪他对家的投入太少。十年下来,他在马尔康和都江堰的房子里堆满了各种奇石,还在卓克基租下了三处房子放置石头,简直就是个‘石疯子\’……”

李文蓉嘴里骂着“石疯子”,但对于石头的喜爱和鉴赏水平已非常人能比。姜明全拿出一个奇石让她鉴赏,很快地,她就将自己对石头意境的理解描述出来:“石面上有两个貌似清代官员的人,脸红脖子粗地在吵架,一个肥胖的官员被骂得气都喘不匀……”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表述让这位自称“石农”的丈夫,含笑向爱妻投射出了几许赞叹的目光。姜明全却认为画面上是这样一幅意境:“戴着官帽的大臣做错了事,引发皇帝的极大愤怒,大声呵斥,正严厉责备他。”对石头的品鉴,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观看者的想象力,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作品的看法自然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品石才会如此妙趣横生,让人爱不释手。

如今,已获得中国观赏石协会颁发的“观赏石鉴评专业人员证书”的姜明全,内心最渴望的是——希望以国画石作为我们马尔康地区一种特有的奇石文化资源,得到相关部门的保护和重视,以文旅相融为契机,再加以宣传和利用,契合生态文化,建一个奇石博物馆,让这种大自然鬼斧神工留下的艺术瑰宝,永恒镶嵌在高原明珠城的帽冠之上,熠熠生辉!

春的乐章(国画组石)

奇石鉴赏小常识

赏石文化是人类石文化现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而非石制品)为主要观赏对象,以及为观赏天然奇石而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原则与方法。中国先秦时期就已有相关记载,而黄帝更被认为是早期赏石文化发起人。总之,古今一切应用,研究石头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构成了石文化的基本内容。

形——石头的形状是否圆润、方正、饱满、有无缺损。

质——石头的质地石头软硬程度、颗粒的粗细、湿润枯涩、坚硬脆碎、石体轻重,有无石皮。

色——石头的颜色具五彩缤纷之色,可以说大自然有什么颜色,石头就有什么颜色。

纹——石头的纹理即变化无穷的花纹与图案之走向。

韵——石头的韵味显现出某种情意与事物的意象,此意象就是在形象的基础上感悟出的神韵。

(纹和韵构成了奇石意境;形和质是奇石的先决条件;意境是奇石的灵魂。)

特别呈现——国画石

国画石又称古生石画,俗成草花石,形成于四亿七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是我国奇石界特有的石种;奇花异草、古树松林、溪流瀑布、高山湖泊无奇不有,呈现出细腻古朴、景观绮丽、丰姿艳彩、层次分明的画面;既有轻描淡抹、清雅绝俗,也有浓墨重彩、抽象写意;以其形成年代久远,画面图像变化丰富,有着浓郁中国画笔墨情趣而得名,好似泼墨在宣纸上的中国山水画,有的像国画大师的杰作,有的纵然国画大师也难以描摹。国画石是我国奇石界特有的石种,很多精品已经流失,四川仅马尔康有少许存储量,且品质优异、黑白分明、对比反差大,深受奇石收藏者的喜爱。

新闻推荐

阿坝州开展2018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本报讯(实习记者姜国春记者王和斌)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水平、风险识别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从源头遏制非法集资风险...

马尔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尔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