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国圈舞的活化石 达尔嘎

阿坝日报 2017-09-29 09:06 大字

■马兴琳/文周旺波/图

达尔嘎(四土锅庄),意为吉祥的娱乐(或跳舞之意),是流传在享有“嘉绒藏族锅庄的故乡”美誉的马尔康境内的一种藏族民间传统舞蹈。2007年3月,达尔嘎被批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

达尔嘎大约起源于公元八世纪左右,距今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至今,在藏区仍有“西藏的踢踏、四土的锅庄、巴塘的弦子”的说法。

达尔嘎在唐、宋、元、明、清的文献中多有记载: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的《章谷屯志略》记载:“夷俗每逢喜庆,辄跳歌庄,自七八十人至一二百人,无分男女……”;清人李心衡《金川琐记》中亦有藏民“俗喜跳锅庄舞嘉会”,“男女纷沓,连臂踏歌”的记载,由此可见嘉绒藏人跳锅庄的习俗由来已久。

据记载,唐天宝14年(公元755年),为庆贺雍忠拉顶林寺的落成,法师赞巴兰卡,就组建了“达尔嘎巴”(即锅庄舞班)。解放后,四土地区的群众将舞蹈动作发展到横摆、顶胯、双手胸前交叉、双手叉腰等姿势,新锅庄在舞蹈动律上,兼有大小锅庄两种特色。

达尔嘎是在一定范围,一定场合,由专人组织的有固定唱词的带有原始自然崇拜和敬仰之情的歌舞形式,无乐器伴奏,舞随歌起,以歌伴舞。群舞是达尔嘎最基本、最典型的舞蹈形式,主要以围圈为主,也有分男女对排两行的形式。其歌曲旋律因舞蹈的庄重而显得严谨,韵律随舞蹈的情绪有起有落,歌曲旋律流畅,脍灸人口。

跳舞时,由一位长者手持串铃,摇动串铃作为邀请众人参加的信号,待众人围成圈后开始舞蹈,其舞蹈动作主要有跺、踏、跳、转等,尤以腿部动作灵活多样、变化复杂。一人吆喝,人们很快便围成一圈,手拉手跳起欢乐的锅庄,其领歌合唱或呼喊声所形成的一种自然和声,使得这些舞蹈呈现出独特韵味,充分反映了当地游牧、狩猎、山地农业习俗的特点,综合地保留了围圈作舞,连臂踏歌的古老组舞和圈舞的形式,被舞蹈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圈舞的活化石”。

新闻推荐

阿坝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本报讯(记者王和斌)9月19日,州民宗委在马尔康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资料等方式,为阿坝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据了解,阿坝州自2010年开展民...

马尔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尔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