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绿色出行成为习惯

四川政协报 2017-09-26 11:48 大字

新闻背景——

9月22日,成都市在中心城区开展“9·22绿色出行”活动。从当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以天府广场为中心,东以顺城大街、大业路为界;南以新光华街、红照壁街、金盾路为界;西以东城根街(金盾路口至羊市街路口)为界;北以羊市街、西玉龙街为界(不含上述道路)区域内的所有城市道路,除公共交通车辆、特种车辆、军车、专用车辆及非机动车外,禁止其他一切车辆通行。

同时,成都地铁联合支付宝公司于9月22日在全线网各车站发起“支付宝购票享5折优惠活动”,乘客在具备移动支付功能的自动售票机设备或全线网各车站票亭处,使用支付宝购买单程票可享受票价5折优惠。

委员连线——

叶志福(省政协委员,阿坝州马尔康中学教科室主任、督查室主任):开展“无车日”活动,有利于唤醒更多人和整个社会对“有车日”的反思,提醒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为保护大气环境而不开或少开私家车,首先要为人们的正常出行提供足够的替代交通工具,比如公交车、地铁、轻轨等。这里,需要做好抓“增量”和挖“存量”两篇文章。在抓“增量”方面,可以在城市规划立法中,强制规定“方便绿色出行”,提供绿色出行便利设施。在地铁站附近设置停车场,特别是规划建设的新站更应设置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点。在公共场所、单位、小区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停放地,实现市民绿色出行无缝衔接。在挖“存量”方面,根据人们出行需求,对现有公共交通资源优化配置,比如,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科学投放共享单车等。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绿色出行的常态化国民教育,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成为人们解读和践行“无车日”的共识与行动;尤其要从增强养生理念、摆脱“亚健康”困扰的层面,鼓励人们更多地关注和选择公交、自行车或步行等低能耗、低污染和多运动的绿色出行方式,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习惯。

□本报记者 周严国

新闻推荐

探寻“嘉绒圣地 锅庄故乡”马尔康

卓克基土司官寨锅庄节昌列寺夜景龙达飞舞手持串铃的领舞者奔放走进马尔康,你就走进了嘉绒文化腹心地。这里不仅是嘉绒文化的圣地,也是嘉绒锅庄的故乡,这里拥有秀美的高山峡谷风光,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

马尔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尔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