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马尔康市推行“六有”机制助推集体经济发展

阿坝日报 2017-07-26 09:04 大字

本报讯(记者 王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马尔康市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要求,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六有”发展模式,优化运行机制,因村施策发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健康、科学发展。

有合法的组织,确保平台完备。各村使用政府补助资金或村民自筹资金注册合法组织,以“农户+支部+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影响力和利益辐射面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已成立专业合作社112个,总注册资金达6751.8万元,入社社员达5100余户,覆盖了乡村旅游、中药材种植、蔬菜种植、中蜂养殖、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辐射带动6500余户农户脱贫致富,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有独立的财务,确保财产安全。一是健全财务运行机制。严格推行“一定两议三监督”村务运行机制,定期公开集体经济收支,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使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逐步走上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完善财务监管制度。市纪检监察、审计、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项目的实施、资金的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和审计。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资金使用制度,准确核算集体经济的成本、收入和利润,依法纳税,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有运营的人员,确保管理有序。一是层层帮扶,示范推进。市委、市政府协调“五个一”帮扶力量,统筹各相关部门,从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定点帮扶,建立集体经济帮扶责任机制,扶持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集体经济项目。二是层层领办,持续推进。乡镇党委书记领办全乡集体经济发展责任,班子成员分别包一个村的集体经济进行打造,村党组织书记领办一个具体项目进行推进,做到每个项目都有人抓、有人管。

有约定的章法,确保运行规范。一是健全管理制度。乡(镇)党委政府指导村“两委”,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集体经济的运营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集体经济运营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保障村级集体经济规范发展。二是明确目标责任。市、乡、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情况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村干部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作为实现脱贫摘帽、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狠抓责任落实,工作推进有力。

有盈利的项目,确保产业合理。一是“一村一策”优化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推广发展新品种,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现 “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富一批群众”的目标。二是“一村一品”调整产业布局。按照各地实际情况发挥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宜菜则菜,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发展了以青稞加工、酿酒、开办藏(农)家乐等134个体现民族特色的小型产业,为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有倾斜的分配,确保健康发展。一是民主决策适度倾斜。各村“两委”在乡(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制定集体经济利润分配办法,收益分配比例适当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倾斜,保障贫困户顺利“脱贫摘帽”。二是科学分配兼顾发展。按收益分配制度将一部分资金分配给社员,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来的好处。同时,留存部分资金投入到集体经济的扩大再生产,确保村集体经济稳定、健康、科学发展。

新闻推荐

阿坝民声 (2017年第23期总第286期)

民声·建议建议先期硬化S220线脚木足沟公路路面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群众陆某某来信反映:双江口电站下达“封库令”已有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全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前所未...

马尔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尔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