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博巴森根:锅庄一曲祭英烈
□ 仲夫
走上舞台的博巴森根(中共理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地处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带的理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千百年来,各民族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共居文化,个性与共性的不断调和,使得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仍然保持着活力。
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理县滋养了灿烂悠久的藏羌文化,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宝藏。素有“嘉绒藏区第一寨”美誉的甘堡藏寨,更是藏羌文化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九黄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之一,甘堡藏寨的锅庄、民歌、服饰、习俗以及屯兵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巴森根”等,都有着极大的文化魅力。
“博巴森根”是甘堡藏寨独有的藏族五屯锅庄。“博巴”意为“藏人”,“森根”意为“狮子”,意为狮子样的藏人。作为嘉绒藏族重要的民间舞蹈,它沿用了嘉绒藏族古老的五屯锅庄的基本特点,又将独特的纪念屯兵仪式融为一体,叙述了五屯将士保卫家园那段可歌可泣的壮烈诗篇,形成了带有叙事性的嘉绒锅庄,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8年“博巴森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堡藏寨的村民们演出博巴森根的情景 (陈光全 轩视界)
博巴森根之乡甘堡藏寨
初秋走进理县的甘堡藏寨,秋高气爽,湛蓝的天空下秋光如泄,明亮澄澈的空气让人顿感清爽,雄伟的甘堡藏背靠莽苍苍的大石山,寨下的杂谷脑河奔腾不息。
嘉绒藏寨自古以来利用本地多石的特点,用黄泥作粘合剂,砌石墙造住房,以巨木为梁,横搭杂木,盖土于上,坚固不漏,寨子多修建于向阳避风之坡地,甘堡藏寨即是如此。寨子里的民居随着山势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既有卓尔不群的石碉,也有洁白的佛塔,石屋冬暖夏凉,不易风化,又防震防火防水,石屋外观装饰图案多为双鱼、狮子、法轮等,醒目而美观。
在甘堡藏寨的博巴森根广场正北方,有一个点将台,上书巨大的“将”字。点将台的两侧是屯兵的戎装雕像,有的肃然站立,有的跃马扬鞭,有的吹着牛角号,除了传统的刀剑弓箭,也有火铳之类的武器。广场一角还有数量庞大的铁皮转经筒,同行的阿成对我们说,每转动一次相当于诵经一遍。宽敞的博巴森根广场上的点将台和转经筒是其地域文化的准确表达:上战场冲锋陷阵是男人的事,女人们则要在山寨里念经祈福,期待亲人平安归来。
嘉绒屯兵:不战胜,宁战死
嘉绒藏族传统民间舞蹈有大型宗教祭祀活动才跳的大锅庄、民间传统节日跳的中锅庄,以及亲朋聚会时跳的小锅庄,博巴森根属于前者。过去,博巴森根只在每年农历端午节期间表演,所以也有称其为端阳锅庄的。
追根溯源,博巴森根的形成与屯兵制有密切关系。元、明、清时期,朝廷在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嘉绒藏区分设了十八个土司,理县属杂谷土司管辖,土司制沿袭至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下半年,乾隆皇帝寻由撤销了杂谷土司后,在杂谷脑南部建立五屯(杂谷屯、甘堡屯、上孟屯、下孟屯、九子屯)守备制,归属理番厅(清代行政区划,地处理县薛城)管辖,这是清政府在嘉绒藏区第一次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土屯制和土司制不同,土司是世袭,土屯统领为守备,其任命权属于朝廷。其时,理县土屯兵有3000名,屯兵是一户一兵,建制要满员,甘堡屯有屯兵650名,对于这样一个高山峡谷的村寨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可见甘堡屯在当时的军事地位极为重要。屯兵多为18岁至50岁的壮年男子,如果兵员欠缺,有经验的老者也可充任。
屯兵属于义务兵,平时务农,战时当兵,马匹和枪支弹药都是各家自备。按照规制,每年秋收后有三个月的训练期,所有人都得参加。训练项目为射箭、打石头、打皮绷子、抱石头、打火药枪等,凡是战场上需要的技能都要进行训练,训练非常严格,还要举行比赛活动,胜利者通常会奖励三碗酒、一升青稞或一升玉米,而表现不佳者则会有相应惩罚。嘉绒藏族尚武,血液里流淌着吐蕃勇士的基因,朝廷改土归流实行屯兵制度后要求他们习武不习文,亦不经商,当地男子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走军功这条路。
历史上“五屯”官兵曾出师准格尔、甘肃、台湾、廓尔喀、湘黔苗疆、沿海浙江一带,他们在保卫祖国的神圣战斗中英勇顽强,功勋卓著。博巴森根便产生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中,它用锅庄舞的形式记录下了一段悲壮而又动人心魄的历史故事。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侵占江浙沿海一带,一度逼近南京城。清政府从全国各地征调兵马,四川抽调了嘉绒土屯兵数千名,历经三个月艰难行军于1842年2月抵达浙江并投入战斗,嘉绒屯兵在抗击英帝国主义的战斗中可歌可泣,特别是在保卫宁波大宝山战斗中,嘉绒屯兵高喊“不战胜宁战死”的悲壮口号,与英军近10个小时的激战后,最后与英军展开了肉搏战,英军尸横旷野,伤亡惨重。后来在收复宁波城的战斗中,嘉绒屯兵误中英军埋伏,经过英勇的战斗,大半嘉绒屯兵壮烈牺牲。道光帝听闻奏报以后亦赞颂道:“如此英勇的藏兵应该叫博巴森根。”
江浙天气炎热,战死的屯兵们的遗体不能远运回故乡,江浙人民拿出自家最好的绸缎缝了很多小口袋,将阵亡屯兵的腰牌、剪下的指甲、割下的辫子等,每人一个,装到口袋里,然后将这些遗物集中在一起,由幸存的嘉绒屯兵者带回故乡安葬。从此,在甘堡藏寨及阿坝其它一些地方就有了很多的辫子坟,一直遗存至今。供后人们烧香膜拜,寄托哀思。
礼赞先烈的史诗
岁月变迁,甘堡藏寨已今非昔比,来甘堡旅游的人也络绎不绝,寨子恢宏敞亮,却又不乏玲珑巧丽,让人耳目一新。走进甘堡藏寨迎面就是博巴森根广场,这是跳锅庄的场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小麦将要收割之前,全寨子的人都要齐聚在广场上跳博巴森根,纪念甘堡屯兵奔赴江浙抗英的那段难以忘记的历史。如果你恰巧在旅游旺季来到这里,便能有幸观赏到博巴森根的表演;随着游客的口耳相传,博巴森根的魅力也为更多的人们所知悉。
阿成是本地人,他一边给我们递着矿泉水一边给我们介绍说:博巴森根作为祭祀性的大锅庄必须有开坛仪式,开始前在场坝中央放置一至两坛咂酒,由德高望重的长者诵经、祈祷和敬香,众老者依次走向场坝的酒坛,并用竹秆插吸咂酒,随后由长者带领大家跳博巴森根。男领舞者手持红黄飘带串铃,其余男舞者身穿青布长衫、白色长裤,腰间系红色麻稠腰带并身后打结,挂白色烟荷包,腰间佩戴藏刀,头包青布帕,小腿缠着黑色绑腿,脚穿黑色麻织草鞋;女舞者身穿高贵华丽、带有满族宫廷服饰特色的嘉绒女装,系着花腰带,头戴绣花帕,脚穿绣花鞋。
博巴森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领舞者手持串铃,带领众舞者边唱边舞,绕圈而行。领舞者领唱一遍,众舞者跟唱一遍。唱完一段后,开始进入“钻”的环节。两位舞者右手高抬,领舞者从中钻过,其他舞者依次跟随,边唱边钻。其后即是“扭”,每一位舞者左手与前面舞者的右手相握并搭靠在前面舞者的右肩上。然后再开始“解”,舞者从“扭”的动作回复至手牵手状态,在此过程中逐步将领舞者围在中央。舞蹈第二部分由德高望重者在圈中央独唱,众舞者原地蹲坐倾听、复唱。演唱完毕,舞者齐声欢呼,抛撒龙达,祈求吉祥。在舞者队形的穿梭变幻,和领歌者如泣如诉的演唱中,一段甘堡人远赴沿海抗英卫国的英雄故事由此展开。
博巴森根是歌唱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就舞蹈动作而言,只要有人引领,跟随跳舞并不难,难在用嘉绒藏语演唱的唱词,这也是博巴森根与其他锅庄的不同之处,作为祭祀祖先和英烈的舞蹈,在崇敬和追忆中,它有着大锅庄的庄严肃穆,正如博巴森根的歌唱(大意):
在那遥远的故乡/看见阿妈瘦弱的身影/正在祈求菩萨保佑儿子/看见阿妈站在寨门口/望着儿子出征的方向/盼望儿子胜利归家/这样的梦不止一次啊/激战时此起彼伏地高喊/不战胜,宁战死/我们是博巴兵/不战胜,宁战死/阿妈的儿子没有白养……
博巴森根的后代们一边跳着锅庄,一边吟颂着祖先的英雄壮举,祈祷和平的生活,而这正是当初创编博巴森根舞蹈的幸存屯兵人的意愿。以前,博巴森根在守备衙门的院坝上跳,现在则是在博巴森根广场、点将台前的广场上跳,更多的是在室内演艺大厅跳,这里灯光、音乐、幕布等设备齐全。阿成说,跳博巴森根锅庄之前有时也会加入一个敬酒锅庄,用于迎接贵客、欢迎来宾,旋律欢快,锅庄的动作也规范齐整,人们跟随着伴奏的音乐跳舞,伴奏音乐的歌唱和串铃声加强了音乐效果,结束时整齐的脚步声,铿锵有力,明快激越,节奏感强烈。
接续传承,未来可期
在甘堡藏寨的阿嘉农家乐,我见到了博巴森根的传承人杨石英。今年58岁的杨石英从小就喜欢跳舞,虽已是“奔六”的年龄,却并不显苍老,身体矫健,谈起话来眼神仍显灵动。她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自己放弃了参加阿坝州歌舞团的机会,留在了家乡,有人说这可能错过了一次进城发展的机会,但她却觉得或许是机缘巧合,恰逢其时,参与到民间舞蹈的整理和传承,特别是参与博巴森根的演练、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在甘堡乡的民间舞蹈的传习、演练和演出中,人们一直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博巴森根中甘堡屯兵们团结奋战、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一直激励着杨石英及其团队。政府对博巴森根的重视,在精力和物质上的投入支持,不断唤起了乡亲们对民间文化的热爱,自此后,寨子里、坝子上的歌唱声、音乐声不断响起,逢年过节或旅游旺季,更是此起彼伏,回响山谷。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杨石英不断走访采集锅庄舞,向过去会跳舞的老人们请教,钻研锅庄的身法、姿态,用心搜集一些传统民歌、民谣等,为了提高自己还主动参加各种文化培训、对外交流活动及比赛等。开始有些人不理解,认为专跳博巴森根属于“不务正业”,好在家人对杨石英的“不务正业”能理解支持,使她能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然而,要重新把锅庄跳起来,要把舞跳好,却并不容易,乡亲们好不容易组织起来了,大家多年不跳,手脚都有些僵硬了,跳起来也松松垮垮。
只有坚持不懈。逢年过节跳,平时也跳,室外跳,室内也跳,天长日久的坚持,慢慢地,她们跳出了嘉绒锅庄的风韵,跳出了博巴森根的风采,同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乡亲们开始尝到了非遗的甜头:锅庄越跳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村里和谐了,收入也增加了。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现在杨石英不仅组织博巴森根舞蹈队日常的排练和演出,还负责向甘堡小学的学生传授博巴森根的舞蹈技艺。非遗文化走进了校园,年轻的一代开始接续传承起来。
那天傍晚,阿成带着我们到寨子里的礼堂。村民们吃过晚饭,忙完了家务活,三三两两的赶来。这是一场嘉绒藏语的无伴奏男女合唱,合唱含有叙事性舞蹈成分,男女之间互动频繁,似乎在讲述一个风趣的爱情故事,他(她)们起舞吟唱,拍手跺脚,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和谐;歌声纯澈明净,宛如雄鹰在草原上翱翔,又似山泉从高处坠落,余音袅袅,在我们耳旁响彻回荡。
跳舞结束后,我们又与杨石英和乡亲们见面了,相顾一时无言,大家却心中默许,传承非遗文化,传承博巴森根是大家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往事虽已成为历史,悲壮却将永远铭记,祭奠英烈,祈祷和平,杂谷脑河润育的甘堡藏寨必将把博巴森根跳出更加铿锵的神韵来。
甘堡秋色(杨绍兴摄 中共理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华文军缘于对成阿公路的耳熟能详,我一直想当然地以为,第一辆车抵达辽阔的阿坝县(那时还没设县)必是成阿公路建成以后的事,而...
理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理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