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8年举办夬儒节 云朵上的羌寨收获了啥

四川日报 2019-03-27 11:02 大字

3月18日,蒲溪乡党委书记周志宏和几个非遗传承人正忙着补充完善夬儒节的文字资料。“下月计划举办夬儒节文化论坛。”周志宏透露,今年,有望将夬儒节申报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续8年举办夬儒节 云朵上的羌寨收获了啥。

夬儒节是理县蒲溪乡的一个独特的羌族民俗节庆。“夬儒”为祭祀还愿的意思。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里的村民都会在这一天祭拜大自然万物之神,祈祷风调雨顺、吉祥平安,开启新一年的春耕。

从2012年起,理县已连续8年在蒲溪乡举办夬儒节。为何要不遗余力地在这个深沟远寨办节?持续办节收获了什么?□本报记者 徐中成

文化传承 羊皮鼓舞跳到了国外

10多天前,恰好是蒲溪乡一年一度的古羌夬儒节。海拔2000多米的蒲溪乡人来车往,男女老少穿上羌族服装,赛歌赛舞,比过年都要热闹。

在茂县文化馆工作多年的韩树康回到羌寨,担纲这场文化活动的“总指挥”。“传统祭祀和原生态歌舞表演是夬儒节的两大看点。”在韩树康看来,连续办夬儒节活动,让极具特色的羊皮鼓舞、释比戏、原生态莎朗和羌族服饰等羌文化得到了有效地传承和发展。

蒲溪乡被称为云朵上的羌寨,至今都保存着古老的羌族文化。近年来,眼看大多数村民搬出羌寨,外出务工,会跳羊皮鼓舞的越来越少,从2012年起,乡上恢复举办夬儒节。

“以前乡里只有六七十岁的老释比,现在仅休溪村就有6个,其中两个还是‘80后’释比。”周志宏告诉记者,这几年,蒲溪乡成立了羊皮鼓舞和羌族释比戏协会,还把非遗传习所办到了乡小学。现在80%以上的村民会跳羊皮鼓舞,连五六岁的娃娃都会跳,“持续办夬儒节,既传承保护了民俗文化,又培养了民俗文化‘传承人’。”

“夬儒节是羌族具有代表性的春祷祭祀庆典。”在四川西促会羌学研究院院长张善云看来,举办这样的民俗节庆,既能对外展示羌民族的祭祀和生活、农作场景,又能增添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2014年6月,夬儒节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夬儒节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村民也开始回乡主动参与传承羌民族文化活动。

曾在外打工的休溪村村民王建康学会了跳羊皮鼓舞,还是全村跳得最好的一个。“这几年,我去北京都跳了5次羊皮鼓舞,还去韩国、日本跳了的。”王建康很自豪。

文旅融合 羌寨发展有了新期待

蒲溪乡地处深沟远寨,山高路远,能形成稳定增收、致富效果明显的产业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在今年的夬儒节活动现场,理县县委、县政府邀请了四川商业投资集团等一批投资商,意欲共同投资开发和打造蒲溪乡原生态羌文化。

“夬儒节,我们不仅要办成一个节庆,还要把这项文化活动转化成文化产业。”理县县委书记依当措透露,目前,正在与四川一家集团公司洽谈,准备把蒲溪乡独特的羌民族民俗文化和海子、浮云等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打造成3A级景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其实,依托独特的民俗文化发展旅游,蒲溪乡村民这些年已尝到甜头。每年的夬儒节,很多摄影爱好者都会住到寨子里。瞄准发展势头,2015年,蒲溪乡休溪村村民王强军在休溪村开了一家龙康羌家客栈,“去年接待了2000多名游客,收入超过了10万元。”

如今,在王强军的带动下,蒲溪乡休溪村已有5户村民拿出自家房屋搞起了民宿旅游接待。去年,休溪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其中文化旅游收入占20%左右。

这还远远不够。周志宏透露,今年,乡上还要专门请一批民俗文化专家,进一步挖掘蒲溪乡独特的羌族文化。同时与四川音乐学院深度合作,将重点推出一台1个小时的羌族原生态舞台剧,以此达到“用独特文化吸引人,用美丽景点留住人,用特色羌餐招待人,把特色农产品送给人”。

记者手记

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游客参与的方式,开展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既能为旅游注入更多动力和活力,也能让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感染。一些农民也由此走上了文化传承的道路,逐渐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和弘扬者。他们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增加了收入,得到了自信,坚定了信心。

今年,理县正在积极创建四川“天府旅游名县”。看单个自然景点,理县明显比不上九寨沟,但理县地处藏羌彝走廊的腹心地带和核心区域,依托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能把多样化、多元化的旅游资源汇合激发起来,让旅游业成为理县的一大亮点。

新闻推荐

文旅融合为乡村旅游业“加码”

■夏子海被评为“最美理县人”,获得“2017年度全县第三产业优秀企业奖”,经营的农家院被评为“阿坝州格桑花优质服务示范...

理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