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真情在藏区干事 遂宁援藏干部在理县(上篇)

遂宁日报 2018-07-17 09:13 大字

■全媒体记者陈曦

开篇的话

高山红叶红了一年又一年,理县李子收了一季又一季。遂宁第四批援藏工作组带着“当好使者、搭好桥梁”的嘱托扎根理县,已近两年。

现如今,走在理县的大街小巷,遂宁“印记”无处不在。遂宁援藏的痕迹,不仅刻在了理县的大街小巷、高山深谷间,更刻进了理县人的心里。这些年来,遂宁援藏干部带着遂宁人的真情厚谊和遂宁市委、市政府的嘱托,用真情援藏、以科学援藏,为理县的后续发展出谋划策,为两地搭起了“一家亲”的情谊。

前不久,本报采访组再一次深入理县采访,真实地记录遂宁援藏干部在理县的真情故事,记录他们如何植根藏区,为藏区的脱贫攻坚、后续发展奉献出力量和智慧。

“听你们口音,像是遂宁来的。”采访组刚抵达理县,就被一位19岁的年轻小伙认出,他说,“这几年来了好多遂宁人,也到处看得到‘遂宁援建\’。理县人对遂宁,再熟悉不过了。”

牵挂着理县如同牵挂自己的家乡一样

对于这群从遂宁来的干部而言,“援藏”既是一种责任、一份担当,更是融入内心的信仰。“说理县话,做理县人”。彼时,遂宁援藏干部带着一颗真心踏上了这片土地,从此理县便成为他们心里的牵挂。

穿过桃坪羌寨,沿着杂谷脑河北岸怪石嶙峋的峡谷小道一路蜿蜒而上,千年古寨增头村便藏在白云深处的高山里。这座经历千年风雨的寨子,因为地少人多,一些村民开始想办法离开,而遂宁援藏干部却为了留住这份历史四处奔走。

“这些洒落在高山上的瑰宝,也是潜在的旅游资源,或许可以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到达理县的第三天,援藏干部胡勇明就沿着这些高山上崎岖的村道,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形成了数千字的调查报告,努力争取传统村落保护政策和资金。

遂宁援藏干部植根理县,如同牵挂自己的家乡一样,牵挂着理县的乡里乡外。乡亲们的每一桩难事都会牵动他们的神经。

听说当地的果农正为苹果滞销而发愁,遂宁第四批援藏工作组二话没说,立即联系遂宁水果批发市场寻找销路。夹壁乡遭遇洪水,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一起连续在现场排查。“每天等村民们都休息了,他们才赶回镇上,而且把理县的事当成自家的事,这种情谊和精神让本地干部群众很感动。”夹壁乡党委书记高孝云对援藏干部赞不绝口。奎寨村村民祁洪章也说:“为了让我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他们比我们还要操心。”

奔走在路上为理县脱贫致富而劳心

“眼望着天堂,脚踩着地狱”,到过藏区的人都会有类似的体会。

湍急的杂谷脑河自西而东,贯穿理县,大大小小的村寨就分布在河谷两岸和高山坡地上。进村的盘山小道弯多、路陡,一些高山路段还没有护栏。就是这样险峻的进山路,却是援藏干部们常常要走的路。

汽车在山路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挂职理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遂宁第四批援藏工作组组长邓勇再次抵达夹壁乡猛古村。“您又来啦!”地里忙活的村民见他来了,很远就和他打起招呼。“上一季大白菜收成如何啊?这回又准备种点什么?”邓勇停下脚步和村民聊起了家常。

“兰卡头……在家吗?”

听到邓勇的声音,贫困户兰卡头便张罗着让妻子赶快搬板凳出来。一见面,两人像老朋友般聊了起来——

“老母亲最近身体咋样?”

“还好,就是有时会喊头晕。”

“还有什么需我们帮忙的,尽管说。”

“感谢你们帮忙,我们家享受了很多政策。手机存着你的电话,有困难我一定找你。”

从兰卡头家出来,邓勇忙着走下家,不知不觉错过了饭点。为了节约时间,邓勇便带着当地干部在村上吃起了方便面。“这是常有的事,有时坐在小卖部的桌子上吃,有时干脆就蹲在路边上吃。”

为了解决出租车驾驶员经常集体罢工、上访的问题,援藏干部刘海春连续一个月,每天马不停蹄地辗转在大街小巷,走访企业和出租车驾驶员;为解决汶马高速弃渣防汛问题,援藏干部胡玉军连续半年与施工方协调沟通,无数次深入施工现场;为了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援藏干部胡林常年穿梭在理县的大山间……遂宁援藏干部就像理县百姓身边的亲人一样,为他们四处奔走,把脚印深烙在了理县的高山峡谷间。

这是牵挂之外的另一种深情。

真心换真情“我们要写联名信把你留下来”

每年四五月是理县车厘子上市的时候,当地人每天很早就开始忙着摘果子、卖果子,一直要到中午或下午才慢慢闲下来。考虑到这些,遂宁支医医生文军总是告诉前来治疗的人说,“我一直在医院,你们随时都可以来。”他这句话,让朴头乡百姓心里很是踏实。有村民甚至晚上10点来到医院做治疗,而文军对病人从来都是“来者不拒”。

技术好、性格谦和,文军很受当地人喜欢。朴头乡卫生院副院长吴旭琴有次在和他聊天时说,“你的粉丝都舍不得你走,我们准备写联名信把你留下来。”

理县人舍不得的不止文军。“你走了,以后有啥子不懂的我们又问哪个呢?”听说再过两个月援藏干部代军就要离开了,薛城镇沙金村村医王彩枝有些不舍。

唯有真心付出,方得真情回报。援藏干部在理县的真心付出,并不是嘴上说说,他们相处的点滴间,遂理一家亲的情谊自然流露出来。

援藏干部伍洪禄洗车时无意间说了一句“理县白菜好吃”的话,洗车场老板立即让家人摘来三袋大白菜。“遂宁人跑这么远帮助我们,送你几棵白菜就当感谢。白菜有价,遂宁和理县的情义无价。”老板拒绝了伍洪禄递过去的白菜钱,一句朴实无华的话却让这位援藏干部久久地记在了心里。

对于援藏干部而言,理县百姓早已成为了他们的亲人;而理县,也成为他们永生难忘的第二故乡,成为了一生的牵挂。

新闻推荐

用运动激情 唤醒蓉城的早晨

从洛带湿地公园,到白鹭湾湿地公园,然后到成都市中心的提督街……昨日,由成都市体育局、成都日报社联合主办,成都市国民体质监...

理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理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