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交警的经历——请帮我向家人报个平安!
◇雷小平 本报记者 曾利军
10年前,汶川突发里氏8.0级地震,社会各界第一时间前往救援,内江公安也不例外,当即抽调了20余名民警奔赴灾区执行任务。
10年后,作为内江市公安机关首批参加援助执勤的民警,再次提起当年救援经历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民警白黎仍记忆犹新。5月10日,他向记者讲述了他和同事们当年的救援细节。
2008年,白黎还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民警。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第一个报名,与另外20余名同事成为了内江市第一批参加救援执勤的民警。他清楚地记得,他们当时统一安排,前往理县协助当地交警部门维持辖区交通秩序。由于临近灾区的部分道路阻断,他和同事们从内江出发,耗时三天两夜才抵达理县。
作为此次地震的重灾区,理县辖区多条道路被山体垮塌的泥石阻断,白黎等人一到理县就立即展开工作。“我们被分为了3个战斗组,一个组在理县县城指挥部,另外两个组则负责对辖区交通的疏导和巡逻工作。”白黎说,他所在的小组主要负责理县至汶川路段。
余震不断,山体不时掉落石头……白黎和同事到灾区的第一个晚上,就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夜间风特别大,他们所带的帐篷刚搭建好,就被一阵大风吹走。虽然时值5月,但理县夜间的气温仍然很低,没了帐篷,他们就连歇脚的地方都没有。
“面对灾难时,人与人之间那种无私的爱很自然的就流露出来了。”白黎说,看着他们的帐篷被大风吹走后,距离他们不远处湖北省一支前来救援的施工队,主动提出分一顶帐篷给他们。
由于是第一批到达的援救队伍,后勤等都还没来得及准备。在理县执勤的前几天,没有通讯,没有矿泉水,大家每天只能用方便面充饥。“后来,我们执勤点不远处一家餐馆的老板每天都给我们准备饭菜,我们才终于不用天天吃泡面了。”白黎说,回到内江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与那位餐馆老板保持着联系。
因通讯不畅,在理县执勤的前十多天,白黎一直无法与家人联系报平安。直到有一天,他和同事在路上巡逻时,看见一辆川K牌照的车,于是他立即将其拦下,经过询问得知,这辆车是资中县电力部门的车,将前往雅安。
“当时看到内江的车、内江的人,心里面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和高兴。”白黎回忆说,他当时把自己家里的电话留给了驾车的司机,请他有信号时帮忙向自己家人报个平安,而那也是他从内江出发后,第一次与家里联系报平安。
作为内江市公安部门派出的第一批救援队,白黎和同事一共在理县参与救援执勤长达40天。当他们完成任务准备撤离时,不少当地老百姓举着“感谢你们”的牌子,拿着水果等物品,站在道路边依依送别。
“40天时间里,我们几乎天天与‘死神\’擦肩而过。”白黎说,在5·12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希望内江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校多组织开展一些应对火灾、地震等灾害的演练,提升大家逃生救助的处置能力。
据了解,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内江市公安部门先后派出了两批共计50余名民警前往灾区参与救援执勤等任务。
新闻推荐
■记者夏姆虽下了一夜小雨,但家住理县薛城镇水塘村的张建却睡得很安稳。如果是在十年前,每逢下雨,张建就会动员全家,把家里能盛水的器皿都接满雨水,以备家中生活用水。这里虽然叫水塘村,可曾经这里是“...
理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理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