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快来给你心目中的地标打CALL

华西都市报 2018-01-19 03:19 大字

快来给你心目中的地标打CALL 理县筹边楼。。

乐山五通桥老街。。

金堂云顶石城城墙。

自贡燊海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评选活动启动

是什么带我们回到过去,触摸那些最真切的记忆,将历史的痕迹把玩于指间?是那些安放记忆的载体,它们跨越时空的阻隔来到我们跟前,让那些久远的故事重新在我们的视线里鲜活起来。于是那一瞬间,我们懂得了什么叫敬畏和收藏……当既有的文化地标已经耳熟能详,我们也许可以继续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那些新发现、新认知的文化地标,揭秘新的文化密码——

文化地标,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历史标记。古往今来,四川文化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能够代表其形象和气质的文化地标星罗棋布、交相辉映。

为“唤起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精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今日起开始推出“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大型系列采访活动。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增强四川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提高四川历史文化、现当代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感召力和辐射力,深入挖掘四川历史名人、现当代名人文化资源及其历史价值、当代价值,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和眼光转化创新,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巴蜀文化地标品牌,深入挖掘巴蜀优秀地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助力文化强省建设。让各类文化地标走出书斋、面向社会,让巴蜀文化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作家感怀

朱自清散文奖得主蒋蓝:

发现文化地标

主流媒体的文化担当

素有“文坛豹子头”之称的蒋蓝,是一个真正“用脚写作”的人。这位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朱自清散文奖得主,经常作为田野考察者,独辟蹊径寻访蜀中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承载地。有人说,蒋蓝是一个作家中的历史学者、历史学者中的作家。谈到华西都市报和封面新闻策划的“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大型系列活动,蒋蓝兴致很高,直到深夜都还侃侃而谈,直抒胸臆。

在蒋蓝看来,如今一些地方,伴随现代化进程的热闹推进,其历史记忆渐渐被掩盖,地方的历史文化逐渐变得悄无声息,未来更可能消失在人们的视线深处;而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策划的“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活动,是成都主流媒体独辟蹊径,开通的一条新的文化探索通道——通过展现或发掘、利用考古资料、文史档案等,将进一步彰显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四川在弘扬时代精神、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个活动,对提升民众尊重传统文化,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作为主流媒体的一种文化担当,令人激赏。

蒋蓝认为,需要说明的是,寻访、展现的“新地标”,跟寻常的发现旅游景点大为不同,因为那些正在被发现、被认同的“新地标”同样深藏着独特的历史富矿,都是活在当地百姓记忆里的精神博物馆,更难得的是,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建筑形态和实物遗迹;从这个角度讲,“新地标”大发现,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平台。

作家推荐

蒋蓝:我先来推荐十个

接受采访时,作家蒋蓝一口气列举了他心目中的四川十大“文化地标”,并简要分享了这些特色所在。它们分别是:五通桥、宝墩遗址、江口、云顶石城、薛城、平乐、大雅堂、夹江造纸博物馆、燊海井、铁像寺。

五通桥 乐山

中国盐化工业的活化石

这些“新坐标”之地,蒋蓝首推五通桥。为什么青睐这个地方?在蒋蓝看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追逐盐的历史”,翻阅五通桥的历史,就是翻阅百转千回的盐业史。五通桥“因盐而聚市、因盐而成邑、因盐而兴衰”。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凿井煮盐”,到1521年用顿钻技术凿出的世界第一口百米石油竖井;到清道光和抗战时期,“川盐济楚”和“民国中央盐务总局”驻桥等重要的历史事件;再到真空制盐的发明和四川首只股票“川盐化”的发行……这里“桥盐文化”,延续了中国盐化工业发展的脉络。

宝墩遗址新津、都江堰、温江等

中国第四大史前古城

神秘的古蜀文明,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心中的谜团。蒋蓝介绍: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宝墩文化重要遗址,有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等。

考古学者们以宝墩的地名,为这批距今4500年-3700年的遗迹所代表的文化,命名为宝墩文化。宝墩古城测算占地276万平方米,是中国第四大史前古城。宝墩文化时期是古蜀文明的古城古国时期,也是古蜀文明的起源时期。

江口彭山

“张献忠江口沉银”证实地

明末,张献忠身亡后,他所聚敛的巨额财宝自此不知去向,甚至没人说得清这笔财宝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但在这数百年间,围绕它的猜测和寻找从未停止过。

正在构思写一部张献忠历史小说的蒋蓝,多次去彭山“江口沉银”地采访。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四川“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水文物30000余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江口镇,也由此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文化新坐标。

云顶石城金堂县

南宋王朝的凌冽风骨

金堂县境内的云顶石城,曾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川八柱”之一。700多年前的南宋末期,云顶石城的宋军利用天然屏障,屯兵据守十五年,顽强抵抗蒙军的进攻,并使蒙军大吃苦头,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蒙军对蜀人的灭屠。云顶石城作为四川保存完好的古战场遗迹,近年来也吸引了很多历史学者的关注。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金堂县考古部门在山上发掘出当年守军在此开凿的水井18口、水池32个。在南门,还隐约保存着当年宋军屯田自耕的多处遗址,面积约2.3公顷。

薛城理县

“壮压西川四十州”

薛城,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境内,自古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边防重镇。

对史学十分熟谙的蒋蓝介绍:唐太和五年(公元830年),为时任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修建了著名的筹边楼。薛城筹边楼,是川西平原难得保留的一处古代防务遗址。晚唐时期,唐军与吐蕃军在边境战事频仍,打得难解难分,李德裕跟一般的边关大将不一样,他并没把筹边楼纯粹作为军事要塞,而是将此楼当成一个会盟和交际场所,从而缓和了汉藏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为边境的和谐安宁做出了很大贡献。、

平乐 邛崃

历史尘埃里的秦汉驿道

在蒋蓝看来,平乐古镇当然是个“老”古镇,但它犹如一口深井,映照出弥久如新的历史文化光影。

早在公元前150年的西汉元年,平乐古镇就已形成集镇,开始兴旺发达。穿镇而过的碧绿白沫江见证着平乐两千多年的历史,“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格局,使平乐在江水的滋养下形成灿烂的八大文化——水、火、贡茶、铁、纸、民风民俗、路、宗教文化,以及独特的民居建筑。值得一提的是,在平乐镇骑龙山城隍岗,还保留着极珍贵的历史遗迹——秦汉驿道遗址。

大雅堂 丹棱县

中国古代诗歌的圣殿

古人多以能否登大雅堂,作为衡量文学艺术作品雅正或粗俗的标准,成语“不登大雅之堂”由是产生。四川丹棱县大雅堂,就是这个著名成语的原生地。

大雅堂遗址,在今眉山丹棱县城南高庙沟,建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由丹棱名士杨素翁出资承建。堂内珍藏由黄庭坚手书杜甫西川夔峡诗碑三百余方,黄庭坚为之题名“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记》。蒋蓝对大雅堂赋予了这样的历史文化坐标高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的圣殿。

夹江造纸博物馆 夹江县

抗战后方重要产纸地

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位于夹江县城西千佛岩西面。从隋唐初创到明清兴盛,夹江竹纸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声名大噪。

抗战时期,夹江成为大后方纸张的重要产地,产量之多,种类之繁,品质之佳,技术之精,均为全国之冠。在这一时期,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先后两次到夹江马村大槽户石子清、石国良家,一同研制新纸。试纸成功,画家试笔后赞之曰“乾隆帝用的纸也不过如此……中国有了宣夹二纸,堪称二宝”,将夹江纸提升到与安徽宣纸齐名的地位。

燊海井自贡

世界第一口超千米大井

作为自贡人,蒋蓝当然很早就关注过他家乡的燊海井。

燊海井,坐落在自贡大安区阮家坝山下。近年来,燊海井散发出的历史之味越来越浓郁,也引起专家和游客的青睐。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凿成,历时13年,井深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燊海井的开凿,不仅揭开了这块三迭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地区的秘密,而且由此因盐兴市,自古以来,各地盐绅商贾纷至沓来,凿井设灶,一时市景繁华。蒋蓝骄傲地为故乡拉票:燊海井是土法生产井盐的“活化石”。

铁像寺 成都高新区

时尚元素与成都特色交汇处

成都经过明末战乱,明朝寺庙保存者甚少,位于成都高新区南郊的铁像寺,算是硕果仅存。

《华阳县志》载:明代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掘地得铁铸释迦牟尼佛像,因建寺供奉,即以铁像名寺。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及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屡次重修。1940年代,由爱国高僧能海上师进藏学法后开创为汉族地区七个金刚道场之中唯一的尼众道场。铁像寺山门的匾额,是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大雄宝殿系明代的建筑,保存了繁复的窗花。铁像寺水街坐落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间,传统文化与现代节奏、国际元素与成都特色在这里交汇融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贵平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500头牦牛混了群 理县警方帮群众认牛

本报讯(孟亚鑫)近日,理县大沟村与牟尼村由于牧场相邻,两个村的500头牦牛发生了混群。理县警方组织两村村民代表,花了三天两夜,妥善处置此次牦牛混群事件。在了解情况后,理县公安局派出10余名民警前往牧...

理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理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