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创建北外的加拿大友人102岁 扎根中国延续六代
12月15日,北京的冬日阳光温暖和煦。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家属区那幢有着60多年历史的南楼中90平方米的公寓里,热闹非凡。穿着大红色毛衣的伊莎白迎来一个又一个来访探望的客人,这天是她102岁的寿辰。
伊莎白老人迎来102岁生日 本文图片均来自红星新闻
这位中国最有名的国际友人之一的伊莎白有着明亮的天使蓝眼睛,对每个人都示以微笑。她吃了一块102岁的生日蛋糕,吃了最爱的成都宫廷桃酥。这个依然还能自己上下楼自己穿鞋的百岁老人,要不是过生日,也许还会出门跳一段八段锦……
这个见证中国百年历史的加拿大老人,其自身俨然已成为这段漫长历史的一个传奇——加拿大人伊莎白,中国著名国际友人,1915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加拿大传教士家庭。她的母亲是原华西协合大学教育系主任饶和美。
她是一名加拿大共产党人,也是一位人类学家、教育家,新中国英语教学园地的拓荒人。
她曾参与四川兴隆场乡村建设实验,曾与丈夫戴维·柯鲁克一起在华北采访调查解放区土地改革。
从1948年开始,伊莎白和丈夫一同参与外事学校的创建,此后近70年,她一直留在了这片如今被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园里……
中国记忆
102岁的加拿大国际友人
久留中国,爱吃回锅肉爱跳八段锦
北京外国语大学家属院的南楼,是一幢灰色的不起眼的四层小楼。伊莎白住了60多年的家就在3楼的一间旧公寓里。
屋子内就如同普通中国老人家中陈设一样,简单朴素略显拥挤,带有时代感的录音机和DVD播放器,仿佛宣示着这套房子的年份有多久。只有书架上摆放的老照片和英文书,能看出主人的身份。而坚信于共产主义的加拿大共产党人伊莎白,客厅里挂着毛泽东画像。
迎来102岁寿辰的伊莎白,这天心情很好,她穿着大红色的毛衣,和络绎不绝前来贺寿的人们微笑着打招呼。她亲手切开了生日蛋糕,吃下了一小块。尽管满面皱纹,眼神却明亮单纯得如同少女。12岁的小狗“冰粥”围着伊莎白打转,伊莎白亲昵地摸摸它,打趣道:“它都不是小狗,是老狗了。”
伊莎白的三个儿子也都齐聚北京为母亲贺寿。大儿子柯鲁从美国赶来,二儿子柯马凯一直在北京陪伴母亲,小儿子柯洪刚自英国回来。再加上柯马凯的女儿带上两位双胞胎孩子,大概是这套公寓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
心情很好的伊莎白还吃了两块朋友专程从成都带来的宫廷桃酥,这是她最中意的椒盐味。平时,哪怕普通的炒青菜,阿姨也会专门多放一点花椒。这是伊莎白在四川生活养成的口味,她甚至会一颗一颗地咀嚼花椒。此外,她还爱吃回锅肉,这是她的最爱,“四川菜都是我的最爱。”伊莎白说话,缓慢却字字清晰。
伊莎白还有两位和她有着一样长寿的妹妹,分别住在加拿大和英国。一位妹妹刚过100岁生日,另一位妹妹也95岁了。三姐妹同样都出生于成都。
而伊莎白的长寿,许是因为她一直坚持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家属院里。院里有她认识了超过60年的老朋友、老姐妹,“我住在单位里,能经常和同事见面”,这是伊莎白归结的长寿秘方。即使102岁了,她也一定会在每天早上8点前起床,每天中午所吃也必然是中餐。她自己穿衣穿鞋,每天扶着栏杆上下楼,不愿假手于人。
每天,伊莎白都会固定时间出门遛弯。她和她的老姐妹们,会一起跳一跳八段锦,也会放着音乐一起来一段欢快的广场舞。尽管伊莎白是蓝眼睛、高鼻梁,但她在跳舞的人群中,看上去并不突兀。
伊莎白的丈夫戴维在90岁高龄时去世。戴维在世时,伊莎白会在家里和戴维一起放着音乐跳上一段浪漫的华尔兹双人舞。而在其离开后,伊莎白再也没有跳过双人舞了。而曾经播放音乐的录音机和DVD播放器,却还摆放在客厅中戴维的照片下,好像依然在等待华尔兹舞曲的再次奏响。
伊莎白和丈夫戴维合影 柯马凯供图
也许是因为这旧房子留下了太多记忆和感情,北京外国语大学曾想为伊莎白换到新修建的楼房里去,或让她参加“房改”搬到更新的商品房里,但伊莎白却说什么都不愿意,一定要住在这幢老楼里。
中国乡村情结
与丈夫记录土改过程
和村民同吃同住,“四川菜最美味”
每年伊莎白生日,除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领导会上门探望,家里总会接到一个来自河北武安市石洞乡十里店的问候电话。在她102岁生日这天,也不例外。
1947年12月,戴维和伊莎白以国际观察员的身份来到十里店,观察和采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改复查整个过程。他们在十里店住了6个月,真实地记录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此后,又先后撰写《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等多部著作,西方人得以真实了解了中国的土改运动。
年轻时的伊莎白和丈夫戴维在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影 柯马凯供图102岁的伊莎白视力退化,如今被儿子们要求,尽量不要读书看报,书架上甚至写着“AVOID EYE STRAIN. DO LITTLE OR NO READING”这样大大的“警示语”,可是当她一听到来自她惦记着的中国乡村的消息,眼睛自然而然地发着光。
曾经熟悉河北话和四川话的伊莎白如今中文已经讲得很少,更多的是说英文。她回忆起几十年前在农村做乡野调查时候,兴隆场、四川理县、十里店,她都曾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吃中国饭,我们也跟着吃,他们做的饼特别好吃,不是外国饭就比中国饭好吃。”伊莎白眼里,四川菜是心目中最美味的。
出生于成都,就读于加拿大学校的伊莎白,小时候曾被母亲要求学习中文。彼时正是上世纪20年代,伊莎白的外国朋友们都说学中文没有好处,因为说不定哪天就会离开中国了。可伊莎白学习中文后,尽管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拿到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却仍然回到中国做乡野调查。
伊莎白(前排右)在成都加拿大高中毕业时的照片 柯马凯供图
她和相识于成都的爱人戴维在英国成婚,却一同再次回到中国,大半生不曾离开。
2013年,一本名为《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的著作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由伊莎白和中国女学者俞锡玑合写,正是取自她在兴隆场做了一年多乡野调查时候的资料。她们穿着草鞋,在乡间走街串巷,到最后和每家每户的人们都成了充满善意且和当时政府并无瓜葛的老熟人。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伊莎白与俞锡玑合写的书
这大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次由西方女性和中国合作者完成的逐户采访式社区调查。
这些资料保存了几十年后,伊莎白从北京外国语大学退休,她从一个外语教师又回到了当初人类学学者的身份。她再次回访兴隆场继续调研,并最终将调研结果形成了一本厚厚的著作。而这本书出版时,伊莎白已经98岁高龄。
中国缘分
扎根中国延续六代
犹记成都华西故居和白鹿镇
66岁的柯马凯和他两个兄弟一样,都出生并在北京长大。三兄弟有着深邃、典型的西方面孔,一张嘴却是一口标准的京片子,完全就是地道老北京说话的方式。
“我们就是北京人啊。”在北京出生、上学,就连名字都带着中国特色。柯马凯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的名字意为马克思主义凯旋,哥哥柯鲁是因为母亲喜欢鲁迅,弟弟柯洪刚是因为受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如果说外籍华裔是黄皮肤的“香蕉人”,柯马凯则属于长着洋面孔却完全有着中国思维的另一种“香蕉人”。
从伊莎白的父母和外祖母开始,伊莎白和他的孩子们就在中国扎根了。柯马凯仔细算了算,算上自己的女儿以及两个双胞胎外孙女,这个家族在中国已经延续了六代。
柯鲁在美国工作,做中美贸易。柯洪刚在英国BBC工作了三十年才退休,做的节目内容也是和中国相关。而柯马凯自己,在中国教过英文,又在外国教过中文,还曾创办北京最早的国际学校。三兄弟不管是否都生活在中国,他们的工作却都和中国脱不了关系。
柯马凯的小儿子柯霜晨从北大医学院毕业后,去了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呆了数年,在曾外祖母工作和外祖母出生的地方,学习烧伤整形专业。柯马凯的女儿文杨兰,则留在北京一所幼儿园做外语老师。
为什么留在中国,大概是柯马凯经常会被问及的问题。他觉得这是一种选择,就好像父母当年做出的选择一样。拥有英国和加拿大双重国籍的柯马凯经常去伦敦,他眼里的伦敦近几十年的样子好像没有太大变化,而中国的近几十年,变化却大到惊人。他小时候曾在席子糊的房子里上过课,后来变成砖房,再后来成了楼房,再再后来高楼林立。
柯马凯还常常遇到另一个让人好奇的问题——他们一家到底是哪里人?柯马凯清晰地记得,自己作为英国犹太人的父亲戴维曾在接受以色列电视台的一次采访中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说过的话,父亲当时的说法是:在中国就是中国人,在英国就是英国人,不同的文化并不需要排斥,而是融合就好。所以这个家里,要过中国春节,也过圣诞节、情人节。早餐是西餐,中饭就是中餐。
自认为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柯马凯这两年间每年都会去四川。母亲伊莎白当年在成都华西人民南路三段16号14栋的故居在去年被列为成都历史建筑保护。而柯马凯每次去成都,都会住进华西坝,住到可以望见故居的地方。他盘算着,双胞胎外孙女长大一点,就带她们到成都访一访故土。
年轻时的伊莎白 柯马凯供图
这也许是骨子里埋藏的一种叫做乡愁的东西。柯马凯还记得那个叫做成都彭州白鹿镇的地方,当伊莎白还是个少女的时候,每年夏天,她都会随父母去白鹿镇避暑。
下一次,再踏上那片土地的,也许就是和当初伊莎白年龄差不多大的两位可爱的曾外孙女冰冰和粥粥了,她们将继续延续着这个外国家族神奇的中国缘分。
(原标题:102岁了!参与创建北外的加拿大"成都女孩",照吃椒盐桃酥跳八段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樊邦平)11月30日,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全省农业科技与信息进村入户冬季大行动启动仪式在理县举行。省农业厅、理县农业局在甘堡乡甘堡藏寨共同组织专家对农户进行了果树冬管现场教学及农业...
理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理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