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特色资源 大力实施“旅游+”战略理县“旅游饭”越嚼越香
近年来,理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让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共享全域旅游带来的“红利”。这一步,理县走得坚定而扎实。
全域旅游
鼓起群众“钱袋子”
在宽敞整洁的藏式客厅中,摆放着六张崭新的藏式茶几,茶几四周是靠墙的藏式沙发,客厅正中的藏式神龛以及头顶精美的藏式壁画,瞬间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藏族风情。
这是黄树清的家。58岁的黄树清是理县古尔沟镇丘地村的贫困户,大女婿在几年前上山采药时不慎失足遇难,一家五口的生活很是艰难。
“我们家五个人都是女的。小女儿在成都上学,两个孙女一个在县城上高一,一个在乡上读三年级。以前就只有靠我跟大女儿喂牦牛、上山挖药挣点钱,又累又挣不到几个钱,还危险得很。现在好了,我们整个村发展乡村旅游,成立了合作社,在家里接待游客,比起以前挣钱稳定多了。”黄树清告诉记者。
古尔沟镇丘地村,是阿坝州藏羌文化走廊上的精品旅游村寨之一。依托古尔沟温泉以及米亚罗红叶,丘地村作为理县民俗旅游精品村,有机地将发展乡村旅游与精准脱贫工作相结合,让全村贫困群众都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脱贫致富。
据统计,2014至2016年,理县累计接待游客1217.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39亿元,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按年均14%速度匀速增长,全域旅游为脱贫奔康注入新动力。今年1月1日至10月8日,理县共接待游客317.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1125.43万元。
目前,全县已拥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5个、特色乡(镇)3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2个、精品旅游村寨2个、旅游示范村8个,州级精品旅游村寨11个,全县80%以上的农村群众直接从事或间接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其中包括近千名贫困人口,旅游收入占城乡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健全机制
探索“旅游+集体经济”
今年以来,理县积极探索“旅游+集体经济”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捆绑经营机制,破解部分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瓶颈。
依托境内优势旅游企业,整合盘活28个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750万元,用于旅游企业发展,以入股返利的方式按保底6%并逐步递增的比例返还分红,保证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4万以上,推动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实现了企业、贫困村互利双赢局面。
记者了解到,2016年,通化乡西山村的浮云牧场,带动该村群众销售农土特产品直接收益近85万元,其中的30户贫困户共99人人均增收500元,部分贫困家庭仅依靠销售青红脆李、甜樱桃,收益就突破万元。
与此同时,“旅游+产业联动”打破了该县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该县依靠种植甜樱桃、青红脆李、大白菜等特色优质水果和无公害蔬菜,将原生态的野生菌类、本地腊肉、农土特产品等提档升级为可带走的旅游产品,把生产生活用品通过乡村旅游转化为高端旅游商品等方式发展旅游产业链,让不论是贫困村集体还是贫困群众个人的增收渠道都变得更加多元。
示范带动
激发创业内生动力
木卡乡木卡村年近30岁的朱小红是该村第一批搞旅游接待的人。当初搞旅游纯属偶然,因为灾后重建,很多外地朋友到了理县,在木卡停留时就借宿在小红家。后来小红和爱人一合计,干脆把家中空余的12间房间拿出来搞接待。刚开始,一名游客每晚收60元,慢慢就发展成设施和资质齐全的农家乐,游客人均消费也根据淡旺季提高到了每人每天120-150元。
朱小红说,在村里,乡亲们看到她经营农家乐有了起色,另外也有5户人家跟着开起了农家乐,搞起了旅游接待。如今他们村,一年要接待游客3万人次左右,朱小红和其他几户旅游接待户每年靠旅游接待和水果采摘,基本上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理县还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出台人财物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在外经商务工人士返乡创业,培育支持本土致富能手示范带头,先后扶持壮大下孟泰康生态养殖、夹壁向巴堂菌类加工、薛城喜悦绣庄等专合组织356个,近万名群众在专合组织的带动下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摘掉了贫困帽子。
目前,该县共有各类民俗接待点742家,床位2.2万张,星级乡村酒店(农家乐)23家,旅游经营从业人员达20000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2500人。
陈科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
新闻推荐
■董良初到西山,你一定会很奇怪。站在这里,对面山峦叠嶂,左边,会有一轮旭日腾跃而出,怎么这里会是西山?对面的山,就是理县通化后面著名的小雪隆包,位于西山的正南面。其实,西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唐代,这里...
理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理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