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金融携手旅游发力*** 农行阿坝分行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

阿坝日报 2017-07-24 09:06 大字

■廖德中 焦林 哈斯满

“这几位藏族姑娘,既是瓦切村的村民,也是这里的服务员,她们能歌善舞,勤快贤惠,服务态度也很好。在我们这里,像她们这样,有13名服务员都是来自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当然,如果没有农行支持我发展壮大到今天,我即便想帮她们,也只是爱莫能助!”红原虎头山民族风情村老板梁恩国边走边给笔者这样介绍到。

梁恩国致富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和致富增收的案例故事,正是农行阿坝分行探索“金融+旅游”推进***的缩影。近年来,针对阿坝整体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实际,农行阿坝分行紧密与当地政府对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出一条“金融+旅游”的***之路。

银政合作,汇聚金融扶贫合力

农业银行强化银政合作,创新产品服务模式,发挥金融***的最大合力。

农行阿坝分行将理县支行确定为全行“定点扶贫重点联系行”,省、州两级行领导挂点指导,三农金融部牵头协调,建立精准帮扶机制,给予政策、智力等方面的倾斜支持。与理县人民政府签订《政银战略合作协议》,为理县经济快速发展增加20亿元信用支持额度,积极支持辖内过境高速等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和***、旅游景区提档升级,为旅客户提供吃住游购行的金融便利。

结合阿坝州发展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要求,农行阿坝州分行在红原、理县等地采用“银行+政府+公司+农户+”的模式,积极推进产业转移,扶植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做大做优,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

旅游带动,金融助力产业扶贫

阿坝州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是阿坝州的优势产业。

农行阿坝分行抢抓这一重要契机,对优势和重点涉旅产业给予重点支持。毕棚沟景区是阿坝州距成都最近的国家4A级景区,农行理县支行创新运用毕棚沟拉姆湖酒店有限公司“房地产抵押+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的组合担保方式,先后投放贷款近亿元支持景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改造升级后的毕棚沟游客人数由2011年的9万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70万人次,景区营业收入由2011年的888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9740万元。

5年内,游客人次和营业收入分别翻了7番和增长了10倍。通过毕棚构旅游扶贫工程,解决当地村民就业3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30余人,景区所在村98%,辐射地90%的农户从事旅游经营,60%的农户产品实现就地销售,辐射带动千余人减困脱贫。

创新产品,精准对接农户扶贫

依托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农行阿坝分行引入“政府风险补偿基金+贷款对象”的政府增信模式,以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担保金额放大1.5倍,办理“扶贫贷”以及“助农贷”业务,为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提供最高50万元贷款金额支持其开展生产经营脱贫致富。

针对九寨沟景区居民,率先获批试点开展“财补贷”产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出新产品“精准扶农小额贷款”,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无担保无抵押的问题。该行还强化机制建设,按照一户一策的思路,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农行阿坝分行组织116个工作组进村入寨,对辖内394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上门调查和评级,到2017年6月底,已累计授信金额达16383万元,3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在农行获得贷款支持,共计4160万元。

新闻推荐

理县发出阿坝州首张全程 电子化营业执照

本报讯(陈科吴政妍)7月5日,理县雪隆山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程通云从理县工质食药局领到了阿坝州首张全程电子化登记的营业执照。自此后,市民在家申办营业执照“全流程、无纸化、零见面”的企业营业...

理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理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