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的风铎

绵阳日报 2021-01-03 08:33 大字

□江剑鸣(平武)

曾经家住“深山故宫”报恩寺前,每天从古寺走过,每天聆听仙乐般的梵音。

有风的日子,古寺翘角飞檐上的风铎叮当作响,和着森森古柏的涛声,仿佛袅袅仙音,从云端天际飘飘而来,直入人心。这不止是宗教的美妙音乐,不止天上有,人间也能天天闻。

古寺是近六百年前的一位土官建的,几百年来,消耗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唾汁和墨汁。但这位土官的几十代之后的子孙晚辈们,在忙自己的柴米油盐,很难到寺里烧一炷高香、化几把纸钱、磕几个响头,或者静下来,聆听一下这来自天际美妙的梵音。

小城坐落在涪源大山深处。报恩古寺坐落在小城中间。小城历史厚重,古寺历史悠久。但现在小城并不繁华,作为国家级4A文保的古寺,也没有香客和香火。有到九寨沟黄龙寺旅游的人,路过小城,进古寺里走一遭。外行看热闹: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和戴着太阳镜太阳帽的摩登的女士先生们,听年轻漂亮的解说员给他们滔滔不绝地讲传说故事,说那位土官当年如何想当土皇帝,违规越级建造皇宫殿宇云云。也有北京来的专家,南京来的学生,美术院校的师生,建筑院校的师生,驻足古寺,内行人看门道:他们夹板作画,临摹残存不全的壁画,或研究寺里的泥塑木雕;他们测量古寺的斗拱构架,拍摄殿宇楼阁,飞檐翘角和几百年风雨不蚀的红墙碧瓦。

人类崇尚宗教,想以此寄托理想,无可厚非。除了基本的物质需要,人生本就应该有点精神追求。中国人崇尚宗教的历史很长,老早就信奉了效法自然的老子道教和倡导仁义的儒家孔子。到了汉唐,又引进了劝人向善的释佛,塑起许多菩萨来顶礼膜拜。再后来,又挤进些天主、基督、伊斯兰,等等。

古寺如今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没有僧侣住持,自然也没有晨钟暮鼓。这也许是香火不及城外小庙兴旺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影响古寺红墙碧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也不影响参天的古柏,在晚风中涛声阵阵,更不影响屋檐的风铎,微风里叮叮当当。仙乐梵音在古寺上空飘荡,在小城上空缥缈回响,更在喜欢安静生活的人们心里荡漾。

有一天陪朋友参观,解说员小姑娘说,那檐角上叮当作响的东西叫“梵铃”。我开玩笑抬杠,偏说叫“佩玉”。她茫然。我便讲,唐朝有个叫王勃的青年人,指着滕王阁檐角上那叮当作响的东西,说那是刚演罢歌舞的美女,碰响了身上佩饰的叮当作响的玉环,写下了“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环罢歌舞”的句子。她听了,更茫然。尽管她的解说词背得滚瓜烂熟,普通话流利悦耳。

清静的寺庙地处城市中间,就难免城市的滚滚红尘无情扰袭。

报恩古寺山门外平台上,曾是小城人舞剑、练太极拳的地方。寺前广场上,成了小城人跳健身舞的露天舞池。星期天或者每天晚饭后,小城人来广场上休闲,跳舞、喝茶、打牌、摆龙门阵。广场上人头攒动,不动的是两柱石经幢和山门前两尊石狻猊。

寺外滚滚红尘的热闹,与寺里的冷清,形成何等强烈的反差啊!健身舞的音乐声伴奏着茶摊上的麻将声和人们的谈笑声,寺外世俗鼎沸的喧哗,盖过了寺里风铎传出的微弱梵音。

置身小城,置身寺前,或者置身喧嚣红尘,只要灵魂净静的人,都可能感受到仙乐般的梵音存在,在内心深处,在精神信仰的血液里。

新闻推荐

文创赋能 乡村手工作品变档升级

本报讯(记者罗敏)12月7日,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推进活动暨首届四川省文创大会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开...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九寨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