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居民满意 外来游客放心 九寨沟县医卫服务在灾后重建中提档升级
九寨沟医疗卫生服务是九寨沟灾后公共服务重建的重要部分,在两年灾后重建中实现了提档升级。九寨沟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昌勇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九寨沟7个医疗卫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顺利完成6个,其中5个已投入使用。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在重建中,九寨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仅全面恢复,而且基础设施、人才软实力、急诊急救、基本医疗等方面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一个当地居民满意、外来游客放心的良好就医格局已经形成。
县级医院开新科室引新技术
更多疾病可在当地诊治
“在县城就能就医,不用再跑去成都看病了!”近日,九寨沟县马家乡村民王冬花在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做血液透析时感慨道。
据了解,王冬花今年54岁,2016年被确诊为尿毒症。而那时,县人民医院还不能做血液透析,王冬花只能到千里之外的成都租房治病。2017年10月的一天,王冬花接到了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医生的一个电话,说可以在县医院做血液透析了,这让王冬花激动不已。
据悉,王冬花是贫困户,通过医保报销政策,她一个月血液透析的自费费用只要900元,极大了减轻了经济负担。通过灾后重建,九寨沟县人民医开设了规范的血透中心并完成了扩容,病床数增加,更多像王冬花一样的病人从中受益。
与王冬花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九寨沟县人民医院骨科。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医院骨科引进了关节镜,让患有膝关节并发疾病的村民留在当地就能接受微创手术治疗。
血透中心和骨科的改变只是九寨沟县人民医院灾后重建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医院党办主任胡晓红告诉记者,作为九寨沟区域医疗中心,九寨沟县人民医院以灾后重建为契机,通过新添设施设备、新开科室、新建大楼、引进新技术、人才培训等措施,大大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留在当地看,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提高。目前,医院准备在二甲的基础上创建三乙。未来,区域医疗中心的实力将不断壮大。
小镇医院走上“国际范”
陆空旅游应急医疗体系正在形成
九寨沟县漳扎镇第二人民医院本是一家并不为大家熟知的小镇医院,如今,该医院有了新名字——九寨沟国际医院(国际旅游应急医疗保障中心),走上了“国际范”。据悉,该院是离九寨沟景区最近的医院,承担着九寨沟旅游应急医疗保证的重任。地震中,医院旧址大楼成危房,选址重建的新医院于10月27日正式投入使用。
据九寨沟国际医院业务副院长石春芽介绍,在2017年地震救援中,医院总结出不少应急救援的不足。因此,新院区在建设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如何克服不足,从而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首先,灾后重建的新院区在硬件设备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新建的停机坪和新引进的高压氧舱。
停机坪位于医院综合楼前,一块镶嵌在草坪里的空地在关键时刻将成为空中救援的重要阵地。当有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阻断陆路或是患者病情紧急时,空中通道能解燃眉之急。石春芽说,从九寨沟景区开救护车转运伤员到成都需要6-10小时,而通过直升机转运的话只需要3小时,转运途中消耗的时间越少,病人得到及时救治的机会就越大。“等到停机坪建好后,医院将与华西医院、省医院对接,让空中救援成为常态化。”
停机坪助力病员空中转运,高压氧舱则是守护留在本地治疗的高反游客。石春芽告诉记者,九寨沟属于高海拔地区,游客容易出现高原反应。“轻微的高反可能就是胸闷气紧,但严重的则会致命。”石春芽说,高压氧舱对高原反应的治疗效果非常好,能够及时控制病情,防止恶化。
除了硬件,在灾后重建中,九寨沟国际医院也十分注重软件的提升,特别是人才的培养。据石春芽介绍,目前医院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过,同时也有“传帮带”医生还在驻院帮扶,通过师带徒的方式教授新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今年9月27日,在地震中“受伤”的九寨沟“补妆”归来,正式恢复对外开放。随着游客的再次到来,旅游应急医疗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九寨沟国际医院将继续围绕急诊急救中心工作大力建设急诊科,并在急诊科设内、外科小组形成大专科小综合模式,从而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刘佩佩
新闻推荐
11月6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九寨沟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大九寨”文旅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九寨沟县举...
九寨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九寨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