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站上新起点 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市
9月初的绵阳,一场科技界的“盛宴”如期上演。,绵阳:站上新起点 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市。
在火星探测器、“中国科技城之星”亚轨道运载火箭、高温超导磁浮车等高科技展品背后,是不断创新高的项目签约金额——第七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签约项目105个,投资金额923.75亿元,不断刷新绵阳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新高度。
与此同时,在城市西北,绵阳通向九寨沟的高速公路正在加紧施工之中,这条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高速公路,不仅将加速绵阳融入“大九寨”旅游环线,更填补了绵阳对外交通上一直欠缺的东西向高速公路,从而构成“纵横交错”的交通格局。
再向前一个月,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主体厂房提前23天实现封顶。创下建设速度纪录的同时,也展示了绵阳在优化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只用了39个工作日取得环评批复、提前1个月取得能评批复……
如今的绵阳,正沿着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路线图”,上下齐心、真抓实干,不断将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为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市注入澎湃动能。□洪常青 罗天锴 (图片由视觉绵阳提供)
定方向
确定新起点推进绵阳发展的战略谋划
9月5日,在绵阳科技智谷5G产业园里,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布置办公场所。这座崭新的园区,在绵阳的规划中将作为5G产业创新示范应用的“起点”,在新的产业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
从更高的层面俯瞰,绵阳科技智谷5G产业园周边,类似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星罗棋布。
这里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中国(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
长期以来,绵阳发展面临着一个困局——“为何头顶中国科技城的桂冠,绵阳的经济总量在过去一段时间,在西部城市中的排名却一度下滑?”绵阳市委全委会上的这一“科技城之问”,引发大家的深思。
在对绵阳经济社会情况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18年绵阳明确了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蓝图带有明确的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深度谋定未来发展的“五个主攻方向”,不仅指明发展目标,更划定了“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
以第一个主攻方向为例,着力推动中国科技城建设实现新突破,落脚点放在聚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产业创新”上,而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正是承载科技城建设的新载体。
要将绵阳雄厚的科技储备“释放”出产业发展动能,离不开一系列科技服务,以及对应的产业承载空间。鉴于此,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成为建设的重点,这被视为再造一个“产业绵阳”的主阵地,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核心载体、城市升级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此,绵阳高水平规划设计了骨干路网、地下管廊、生态承载、产业园区等方面,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300亿元,从2017年起,以每年完成百亿元以上投资的速度在稳定推进中。很快,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项目陆续落户,正成为绵阳科技创新的新的增长极。
明目标
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产业。绵阳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把先进制造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来抓。通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未来竞争新优势。
为此,绵阳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形成了涵盖长期、中期、近期的规划体系以及实施意见、支持政策、配套措施的完整政策体系,其中不乏真金白银的实在举措。以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为例,对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500亿元的企业,绵阳将给予管理团队以及相关人员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同时,绵阳还针对产业短板,下大力气招引大的产业项目。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过去的绵阳电子信息产业“强项”在数字家庭产业、通信设备产业等,2017年,以长虹为代表的数字家庭产业占了该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而在一些关键环节,尤其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还较为薄弱,简单地说就是“缺屏少芯”。
为此绵阳近年来连续招引了总投资 465 亿元的京东方第 6 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在绵阳构建起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同时随着总投资128亿元、年产110亿颗FBAR(薄膜腔声谐振)滤波器芯片的诺思(绵阳)微系统基地项目正式落户绵阳,绵阳在集成电路版图的短板也得到了弥补。
思路明确、政策给力、产业链不断完善,受此推动,绵阳规上工业企业从2017年初的842户,增长为2018年的1002户。同时,绵阳入选全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养名单的企业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抓落实
发展动能从“政策驱动”向“环境驱动”转化
8月8日10时30分,随着工人完成最后一罐混凝土浇筑,绵阳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主体厂房正式封顶。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0亿元。
百亿级的重大产业项目,向来是各地招引的“香馍馍”,为何绵阳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除了与绵阳产业发展理念契合外,良好营商环境的吸引力,在促成惠科项目落地时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清则鱼悦”,绵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2019年初出台专项文件、召开专项大会、明确各部门任务等。在这一连串动作的背后,是绵阳树立的“环境决定成败”的理念——以加快打造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营商环境,使绵阳在更大范围参与竞争、赢得竞争,推动形成资金、项目、企业、人才奔涌而来的良好局面。
绵阳市委主要领导提出期待:使优越的营商环境成为绵阳又一块“金字招牌”。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靠党员干部——大家要争当五星级“勤务员”和“店小二”。
绵阳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努力,在惠科项目上创造出了新的工作纪录。绵阳市区两级为之成立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指挥部,建立了全程代办和工作专班制度,担当起企业的“服务员”。截至项目主体厂房封顶之日,共计召开工作对接会96次,现场办公79次,报送周报61期,协调解决国土规划、要素保障、行政审批等问题147个。
绵阳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如何,惠科集团总裁在主体厂房封顶仪式上,这段话已给出了答案:“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绵阳开放、积极的投资环境,使我们有信心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上下齐心,围绕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目标,在接续奋进中,绵阳伫立潮头,重整行装再出发!
发展读数
从2013年起,用时仅5年多,绵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从1700余家到超过1万余家,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55.1%、38.2%,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72家。
从2013年起,绵阳成立每年60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分别实施“聚变计划”“涌泉计划”“卓越计划”,入选的团队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的资助奖励。
2015年以来,绵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2018年,该数值为1316.07亿元,同比增长15.8%,为1985年建市以来首次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
2017年,绵阳GDP达到2074.75亿元,成为四川首个经济总量破2000亿元的地级市。当年绵阳 GDP 增速达到9.1%,位居全省第一位,创下了1998年以来绵阳的最好位次。从“千亿级”跃升“两千亿级”,绵阳用了6年时间。
2018年,绵阳成功引进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等10个10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
2018年度全省受表彰的30个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市、区)、先进县(市、区)、发展进步县(市、区)中,绵阳5个县市区上榜。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静记者夏姆)9月2日,九寨沟县漳扎镇小学更名为九寨沟小学并在原址开课,该校师生齐聚塑胶球场,用藏汉双语的形式深情演...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九寨沟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