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李少君:蜀地人文地理灵动玄妙 气质与文学、诗歌相通

华西都市报 2019-04-24 03:07 大字

《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李少君: 诗人李少君。

看本文视频扫二维码

四川文旅资源深厚滋养众多文人墨客

李少君写出大量优秀的诗作,赢得了“自然诗人”的称号。这样一位“自然诗人”,对蜀地山川,人文地理,也有着浓厚的感知、审美兴趣。在他的体验感受里,跟平原地带一目了然的开阔景色不同,“蜀地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深邃神秘、灵动玄妙。”而这种气质也与文学、诗歌相通。

四川的文旅资源深厚,滋养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近日,我省文化和旅游新版宣传口号:“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引发全社会关注。作为《诗刊》主编,李少君多次来过四川。首先让他感受深刻的是,自古以来,蜀地就是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

“比如眉州,早在北宋时期,就是中国三大出版中心之一。四川多出像苏东坡、郭沫若这样的文学领域杰出人物,跟浓厚的人文传统、自然而然的熏陶分不开。苏东坡一生辗转各地,但他少年时代在川内受到的文学熏陶,为他一生文学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认为,这个基础来自于四川基本没有中断过的文化源流,从汉到唐、宋,四川的文学和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过繁荣的时期。这个特点,在整个中国是比较少见的。”

天人合一,人杰地灵。在李少君看来,四川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有独特的优势,“从历史上来看,高山大川很好地保护了川内的自然和人文,让它们免受了战争等外界的伤害。同时,长江又给了对外交流、开放的动态渠道。”

地理与人文相呼应文化名人自成一派

四川全境,从西到东,地势起伏,从高山到平原。地貌丰富多样。有雪山有草地,极富视觉丰富度。四川多山,山里经常云雾缭绕,在李少君看来,很是特别。蜀地也多水。湖光山影相衬。

在李少君记忆里,九寨沟的水都带着未知、神秘的气息,“看着水的那个颜色,让人心生好奇:湖里的水来自哪里,山上的草木又是来自哪里?”说到神秘文化的代表,他更是不忘三星堆,“到现在,三星堆还有大量的未解之谜。”

地理与人文是相互呼应的。跟北方的山形多波浪起伏、连绵不绝、形成大山脉不同,蜀山则更多地表现为异峰突起,少有旁系。四川出人才,也与此类似。李少君说:“在历史中,蜀地滋养出的不少文化人物,大多非常有开创性。像司马相如、扬雄,多是一枝独秀,自成一派。比如,与北方平原儒家文化不一样,西汉蜀郡成都人扬雄,其《太玄经》非常有个性特色。”

虽然杜甫不是四川人,但四川对杜甫意义重大。身为诗人的李少君,对此更是深有感触,“在杜甫的一生中,在四川生活的那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安稳、最快乐的时光。在此期间,他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作。我想,这也与四川好山好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刘可欣

新闻推荐

“三九大”等文旅精品亮相阿根廷西班牙

本报讯(记者杨艺茂)4月16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当地时间4月8日上午,四川文旅推介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当地时...

九寨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九寨沟,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