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嘉绒藏家记
□新华社记者陈天湖 康锦谦 轩玉珏
清明渐近,记者来到素有“中国雪梨之乡”美誉的四川金川县,极目远眺,只见漫山遍野的梨花绽放。金川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雪山环绕、河水清莹,还分布着一座座嘉绒藏寨。这个春天,绽放的不仅是梨花,更是长江上游各族群众保护生态、脱贫致富的幸福笑脸。
64岁的藏族阿妈何邦秀是易地扶贫安置户,她笑盈盈地将记者迎进家里,向记者展示了雪梨膏的熬制过程:将雪梨一个个洗净,去掉核,切成小块,再磨成梨浆,梨浆倒入大锅,生上火,不一会儿满锅梨浆便咕噜噜地冒起热气,颜色由白色渐渐变成黄色……“皮儿薄的梨汁水多,皮儿厚的就熬成膏。”何邦秀说,她17岁开始就会熬制雪梨膏。
几小时后,梨浆变成黏稠而富有光泽的黑褐色,雪梨膏便熬制成了。她手拿小勺刮上一口让记者品尝,放入嘴里,口感细腻、味道清香。她告诉记者,近20斤雪梨可熬制1斤雪梨膏,收入比卖鲜果高出好几倍。
梨树、梨花、梨膏,这是雪域高原赋予嘉绒藏族百姓的馈赠,如今更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法宝”。
返乡创业者苟华2015年从外地回到金川,创办了一家农业科技企业,用现代化工艺将金川雪梨加工成梨膏、梨片、梨糖等系列产品。
由于坚持品质,积极拓展销路,他的金川雪梨产品成为市场上的 “抢手货”,销往成都、重庆和台湾等地。2018年,公司营业额达到了300多万元,带动当地182户村民每户增收 3000余元。“我们下一步打算把制作雪梨膏剩下的雪梨渣也积极利用起来。”苟华说,现在县里每年都要产生好几千吨雪梨渣,如果制成生态有机肥料,又能反哺梨树生长,达到循环经济的效果。
春可赏花、秋可观叶的梨树,现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树”,大家格外喜爱和珍视。“以前村里砍梨树,说砍就砍了。现在折一根梨树枝都心疼得不行。”苟华感叹。金川人对梨的感情,深藏在血脉,几乎每家都有一段与梨相关的故事。
2013年,金川县启动了雪梨振兴计划,对梨树资源进行保护和综合开发。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县梨树种植规模达4万亩、超过100万株。在金川,最老的梨树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依然枝繁叶茂、花艳果丰。连片的金川雪梨林春季花繁、秋季叶红,不仅对长江上游起到了生态保护作用,还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资源,成为拓展全域旅游的“金山”“银山”。
“乡村振兴不仅要致富,还要让老百姓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金川县委宣传部部长郑刚说,金川有百年古梨树,万亩梨林,要保护好梨树,让老百姓在诗意乡村中幸福生活。
金川县沙耳乡神仙包又被称作“世外梨园”。拉姆跟妈妈一起经营的藏式民宿就在神仙包的梨花丛中。早春的月亮在雪山和梨花映衬下显得格外皎洁。热情端庄的拉姆燃起火炉,招呼记者围坐一起,述说她与梨的故事。
“我们金川梨的香,隔座山都闻得到。”拉姆说,2015年,她母亲看到前来赏梨的游客越来越多,便下定决心,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加上政府补贴,把自家房屋改造成了民宿,主打特色民居和梨花观光。本在外打工的拉姆也回到家乡,与母亲一起办起了藏式民宿。
“每年过来赏梨花的‘回头客’不少。”拉姆笑着说。她从屋里抱出几床被子,给每间客房都加上。
现在,拉姆不仅经营民宿,还开了网店,把自己熬制的雪梨膏等土特产销售出去。“有了更多的收入,下一步还想把民宿好好修饰一番。”拉姆说。
伴着皎月、雪山与梨花树影,记者一夜安睡。第二天清早,拉姆背对梨树,帮着女儿扎辫子。一阵山风吹过,院里的梨花瓣纷纷扬扬。
(新华社成都4月1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袁娜)今年,金川县将狠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继续深入落实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稳定...
金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