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土地牌” “见缝插针”促增收 金川县马奈乡探索农业产业布局小记
■罗晓晴 实习记者 邹阳 记者 哈斯满
近年来,金川县马奈乡党委、政府始终将壮大全乡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经过多年实践努力,马奈乡探索出了一条新型促增收的种地方法,如今,“见缝插针”成为了该乡农业产业布局的关键词。
马奈乡位于金川县南部,因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奈锅庄而远近闻名,素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该乡辖两个行政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有1000余人。由于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全乡总耕地面积仅1340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且零星分散,全乡集中连片50亩以上规模的耕地仅有耿扎村李家沟茸布寨和卡卡足村司地社核桃坪两处,且都位于高半山。
记者了解到,该乡的1340亩耕地现已建成酿酒葡萄基地980亩,甜樱桃基地360亩。
“在工作中,我们深知马奈土地紧缺的短板,但发展农业归根结底是离不开土地的,如何打好土地这张牌,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壮大全乡经济实力,是我们党委、政府思考得最多的问题。”马奈乡党委书记王庆华告诉记者。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寻找一条适合乡村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是事关全乡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
为此,该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走进田间地头,带领各村干部到友邻乡镇考察学习。通过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实践论证,该乡制定出了“重农业、调结构,强基础、保稳定,扬文化、兴旅游,促增收、富百姓”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坚持“一十百千万”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区位、气候等优势,“上、中、下”三结合,大力推进“安全菜、健康果、放心肉”产地建设。
上——即发展“空中经济”,该乡通过片区集中养殖的方式发展阿坝中蜂400余箱,平均每箱年产蜂蜜10—15斤,按照市场价每斤100元计算,每年可实现户增收1000元至1500元,有效改善了全乡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经济条件。
马奈乡耿扎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文莲就是发展中蜂养殖的受益者。由于缺乏劳动力和生产技术,陈文莲的脱贫之路显得尤为艰难,针对这一情况,乡党委、政府鼓励其发展中蜂养殖业。
截至目前,陈文莲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已养殖中蜂26桶。“到明年初,我的蜜蜂就可以分到40余桶了,这将成为我家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谈到养蜂,陈文莲信心满满。
中——即发展“荒山荒坡经济”,该乡在提升现有的酿酒葡萄、甜樱桃等特色小水果品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栽种野生乌梅,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乌梅种植基地10000亩。截至2016年底,该乡已栽种野生乌梅3000亩,总产值达15万元。
“乌梅不仅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还可以有效解决土地沙化的问题。每年腊月梅花开,我们将抓好旅游二次创业的契机,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在荒山荒坡里间种杏树、桃树,解决梅花色彩单调的问题,争取把马奈变成冬日赏花的好去处。”王庆华向记者介绍道。
下——即发展“闲置土地经济”,充分利用酿酒葡萄行间道和甜樱桃树下的闲置土地,现已种植大蒜400亩、火葱120亩,不仅优化了土地结构,还大幅度减少了行业不景气和自然灾害给老百姓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实现人均增收500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用好用活马奈锅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一文化品牌,通过‘互联网+’模式,推动特色农产品马奈蜂蜜、马奈乌梅、马奈大蒜等农产品走向品牌化发展道路。”王庆华对该乡的未来充满信心。
编后语: 从“空中经济”到“荒山荒坡经济”再到“闲置土地经济”,马奈乡探索出的“见缝插针”种地法,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还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增收的新渠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静张登芬)今年以来,金川县把治理基层“微腐败”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方面,采取四项举措,重拳惩治基层“微腐败”,防止基层“微腐败”酿成大“大祸害”。挺纪在前,正本清源塑...
金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金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