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误“春牧” 牧民群众忙生产
■红宣 记者 姜国春
“今年我准备再修一间800平方米的暖棚。”2月22日,虽然疫情还未解除,但红原县瓦切镇达俄村雅卓苍牦牛养殖合作社龙让见措便开始谋划着如何在牦牛养殖的“质”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今年35岁的龙让见措,是雅卓苍牦牛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走南闯北的他看到了生态养殖业的广阔前景后,回到家乡,便动员组织村里的5户牧民入股,2018年成立了合作社,现有牦牛450余头,草场1万余亩,通过科学养殖、精细化管理,他的收入也逐年提高。今年,他又准备拿出10余万元,准备在基础设施上加以改造提升。
“我将合作社的牛分为出栏群、育种群、改良群3个类别,在不同的草场放养,并针对性的进行草料喂养。”龙让见措说,我们合作社的奶牛没有挤过牛奶,小牛长得很好,成活率也在95%以上。
科学的养殖方法,让龙让见措的合作社增收不少,去年,合作社出栏牦牛150余头,户均实现增收12余万元。
“别人养殖都喜欢数量多,而我看重的是质量。”对于牦牛养殖业,龙让见措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针对牧区牦牛冬春掉膘和不出栏现状,龙让见措说:“今年,合作社将专门放养100余头牦牛,用来填补市场3至5月新鲜牛肉的空白,这样,每斤牛肉可以比平时多卖2至3元,实现增收20万元左右。”对于收入,他心中有一本明白账。
“我也要加入雅卓苍牦牛养殖合作社,这样收入有保障。”看着合作社科学的养殖方法和广阔前景,牧民甲木措也想将自己的3000亩草场和80多头牦牛一起入股到合作社。
合作社让牧民群众尝到了甜头。而同在红原县的阿木乡夺恰玛草场,牧民贡波甲正赶着羊群在小河两边放牧,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羊羔为沉寂的草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从春节前期开始到现在,已经下了100多只羊羔。”贡波甲告诉记者,这两年,棚圈、机井等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饲草料的储备也很充足,所以接羔早,羊羔长膘也均匀,等到八九月份出栏的时候,每只羊能多卖近150元,算下来每年能多挣5万元左右。
“贡波甲是大成绵羊养殖合作社负责人也是全乡的致富带头人。”阿木乡卡口村村党支部书记卓登说,贡波甲是个能干的人,自己富裕起来后,还带领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了致富奔康的道路,目前,社员已经发展到了100户,社员户年均收入达到9000余元。
近年来,红原县不断加大对牧民养殖暖棚、暖圈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广大农牧民冬季牛羊育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拓宽了增收渠道。同时,该县还积极引导广大牧民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忍疼痛守阵地战疫情显担当 记红原县人民医院内科兼感染科护士长吴天琼
■记者杨骁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阿坝州医务人员一直坚守一线,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
红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红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