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绵阳市对口援建红原县卫生健康事业侧记
■彭启力 记者 邹阳
走进红原县人民医院,宽敞的服务大厅,舒适的住院病房和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现在在县人民医院看病,就像到了大医院一样,医疗条件很好,什么都很方便,我听说还有其他县的人来红原医院看病。”正在红原县人民医院陪家人看病的瓦切镇色永村牧民格彭尕索说。
基本医疗保障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针对红原县群众看病难、基层医疗力量薄弱等实际情况,绵阳市对红原县实施健康帮扶工程,全力帮助解决‘就医难’问题。”绵阳市对口援建红原县前线指挥部负责人,红原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曾胜利介绍道。
“绵阳市财政投入资金2800万元援建的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及藏医院项目,改善了红原县群众的就医环境,加快了‘川甘青结合部’1小时医疗服务圈的形成。”红原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绵阳市不断加大对红原县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极大地改善了红原县卫生健康事业硬件条件。
记者了解到,新建的红原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总建筑面积7907.5㎡,共5层,按照卫生部二级甲等医院标准设计,于2017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工程总投资2014万元,其中绵阳市对口援建资金1900万元。
如今,全新的红原县人民医院改善了全县各族群众及周边农牧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软硬件设施得到提升,以前不敢接诊的病人现在可以在这里得到有效救治,很多手术在县人民医院就能做了。” 从医生到护士,无不感叹红原县人民医院的变迁。
近年来,绵阳市在强化基础设施帮扶的同时,还帮助红原县不断提升软件配套功能。前线援建的帮扶医务人员通过专题培训、示范演示、业务指导、“1+N”帮带等帮扶行动,帮助提高红原县医务人员整体医疗水平和管理能力。
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红原县人民医院医疗病历书写缺陷率由38.65%降到11.02%,护理质量控制缺陷率由35.5%降到9.6%,药品安全管理覆盖率从86.5%提高到96.5%。同时,在绵阳市的倾情帮扶下,红原县成功创建二级乙等疾控中心、二级甲等医疗机构、“四川省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此外,绵阳市对口帮扶部门协调绵阳市卫健部门及绵阳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义诊防疫、互访交流、设备购置、培训进修、远程技术指导等全方位、多形式的对口帮扶,全面提升红原县医疗卫生水平,帮助解决红原及周边百姓看病难问题。
“绵阳对口帮扶红原医疗工作,始终立足于实际需求,补短板、强弱项,聚力做好‘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上不断取得新成绩,让当地农牧民群众真切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曾胜利说。
绵阳红原一家亲,医疗帮扶心贴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绵阳市四O四医院接力帮助红原县筛查本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帮助确诊的患儿及时治疗。先后派遣医疗专家,定期开展高原常见病、妇科疾病义诊活动,让红原县农牧民群众体会到 “绵阳温度”。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及援藏医生的帮助下,2018年,红原县6000余名干部职工首次实现就地体检,当地干部群众享受到了优质服务,节约了体检成本。
“绵阳援藏医疗专家,成为红原县农牧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伴随绵阳医疗帮扶品牌的提升,不少若尔盖县、阿坝县的农牧民群众不用再去马尔康、成都看病就医,在红原县就能接受很好的治疗。”红原县人民医院院长何永花说道。
民生改善惠及百姓,医疗帮扶情暖高原。近年来,在绵阳市的大力援助下,红原县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跨越发展,为当地农牧民群众撑起了“健康保护伞”。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牟静洪记者邹阳)近年来,红原县瓦切镇在做好农民工就业方面,紧紧围绕“送引育用管”5项重点,探索推行“3点4员5向”农民...
红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红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