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蓉高校参与的项目获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大奖 榨菜、锅盔吃到怕 他们攻破高原“缺草”难题
白史且(左四)和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
1985年,21岁的白史且走出大凉山,进入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就读。作为首届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他并不知道这个“冷门”的专业意味着什么,也更不会知道从那之后,他将与草结缘一生。
1987年,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项目在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启动。在高寒地区成长30年,该项目于2018年1月8日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2017年四川省农业领域唯一获国家科技奖的项目。该项目第三完成人为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马啸教授。
作为该项目的主持人、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院长,54岁的白史且在人民大会堂接过了鲜红的获奖证书。“这不是我的个人荣誉,这个成果凝聚的是我们几代人扎根高原,开拓进取近30年的心血。”白史且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有些颤抖。
成都商报记者 尹沁彤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主持,四川农业大学参与的“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而该项目也是2017年度四川省推荐的唯一获奖通用项目。
从大凉山走出来
这个彝族人“立草为业”
凉山彝族自治州最为偏僻的金阳县坐落在金沙江畔,1964年,白史且在这里出生。7岁时才开始学汉语,21岁进入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就读。走出大凉山,成为四川农业大学首届草业科学专业学生的白史且,当时还不太了解“一棵草的力量”。史白且说,直到现在也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一棵小草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而他自己,也是在参与研究之后,才渐渐明白草科这项自然科学对生态维护、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实事求是地讲,家乡还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当时做人文科学的人很多,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却很少。”想着要为家乡做点实事,白史且先在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积累了工作经验,又在川大继续研读了分子遗传学,获得了博士学位。2002年,白史且正式进入专业从事草原科学研究的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正式“立草为业”。
几代人接力坚守红原
为了让高原上的小草抓住土壤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出生、成长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阿坝州红原县,1987年,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项目在那里启动。2002年,担任研究院副所长的白史且接过这个项目的旗帜。
“当时草科前辈们已经在这个高寒地区育成了我国首批国审牧草新品种。”白史且告诉记者,21世纪的科研条件已经比以前好了很多,在犀浦科研基地,一部分科研工作者可以在冬天牧草枯萎的时候,下到温暖的平原做一些数据分析和样品化验的重要工作。“前辈们几乎一年90%的时间都在高原上,我们现在差不多一半时间在成都,一半时间在高原的实验田上。”
谈到高原上的生活,白史且连说了三次“太艰难了”。并不是自己叫苦,白史且是在痛心一些优秀的科研人员因为不适应高原生活离开了研究院。“实验田的海拔在3500米以上,一些人喘气都困难,不要说下田搞科研了。”
“2003年,我加入到项目研究中,那时候条件比较艰苦。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带着科研团队从雅安出发前往红原,由于塌方和堵车,足足走了2天。”该项目第三完成人,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马啸教授回忆,高原地广人稀科研团出去考察都要备足干粮,“我现在看到榨菜和锅盔都怕,那时候它们可是研究团的主粮。”
“但高原上的一棵草,作用是巨大的,必须有人把这个项目继续下去。”白史且说,但由于超载过牧严重,90%草地不同程度退化,生态功能减弱,生产力下降,草畜矛盾尖锐。牲畜长期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每年因饲草料缺乏造成牲畜掉膘死亡,损失严重。”而这个项目,就是让高原上的小草紧紧抓住土壤、喂饱牲畜,保障青藏高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在几代人的坚守下,这个项目也正像一棵高原上的小草,虽然面临高寒,却也茁壮成长着。所以在得知该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时候,白史且说,“这不是我的个人荣誉,这个成果凝聚的是我们几代人扎根高原,开拓进取近30年的心血。”
终于从研到产
这些“小草”获直接经济效益47亿元
白史且最欣慰的是,这个成长了30年的项目,目前已经实现了从研到产。
30年里,他们一共收集了本土牧草资源26643份,挖掘创制抗寒耐旱等优异种质465份;在高寒、高海拔生态条件下,选育出14个高产优质、性能稳定的牧草新品种,大部分品种入选农业部主导品种;创建了新品种丰产栽培、加工利用及退化草地治理等配套技术体系;获授权专利14件(发明专利9件),制定省级标准40项,发表论文222篇(其中SCI收录36篇),出版著作12部;建种子基地12.3万亩,形成了“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的牧草产业体系,老芒麦、披碱草种子产量占全国同期的54%,推广应用3200多万亩,获直接经济效益47亿元;培训农牧民3.2万人次,培养本土高级专家120余名,培养研究生59名;形成国家牧草体系综合试验站等科研平台12个。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月8日举行,四川省主持和参与完成的28个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人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成都市主持和参与完成的26个项目获奖,总体获奖数量占四川省总获奖数量的90%。记者了解到,除了四川大学外籍专家菲利普·戴维·寇茨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外,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也获得多个奖项。
▼电子科技大学
以2个主持项目获奖 并列西部高校第二
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唯一或第一完成单位,以2个主持项目获奖,并列西部高校第二。该校获得的两项奖励包括:杨建宇教授团队的“XXX技术与系统”和罗光春教授团队的“XXX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注:因涉密,XXX为故意隐去)
据了解,杨建宇教授团队发明了一种探测目标的新方法,构建了一种雷达成像的新体制。这是该校继2014年在这一领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后,取得的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奖。
▼西南交通大学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西南交通大学参与的“复杂环境下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区大跨度悬索桥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高速铁路狮子洋水下隧道工程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复杂环境下高速铁路无缝线路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创建了大号码无缝道岔静动力学精细化分析理论和设计技术,突破了大温差地区高铁跨区间无缝线路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出了复杂环境下高速铁路无缝线路服役状态高敏性表征和监测指标体系,实现了无缝线路安全服役状态的可控性。
▼西南石油大学
攻克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开采技术难关,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西南石油大学参与完成的“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悉,“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牵头,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张智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全程参与了项目的开发和应用。
成都商报记者 赵雨欣 李春雨
新闻推荐
阿坝州政协提案办理见成效,牦牛目标价格入保—— 牧区脱贫上“保险”
日前,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的牦牛价格保险正式落地红原县,首批承保牦牛574头,为牧民提供风险保障220.42万元。该险种的保费由省、州、县财政和投保户按5∶3∶2比例共同承担。牦牛目标...
红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红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