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央益西和他的“北方牧人”
“北方牧人”的大妈们
在纽约发展
参加西博会
■龚绍珍贡波华清
年轻要敢于折腾,年轻要经得起等待。人长大了就要面临人生的各种选择,大学毕业后,秋央益西的选择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做件事情。”一头浓密的黑发,高挺的鼻梁,这个安静而略显腼腆的大男孩,话不多,气质跟他的外表很一致,大多时候都是在安静地做事。
经过两年考察,2015年,他的“北方牧人”在红原县邛溪镇达格龙村正式开办。如今,这家名为“北方牧人”的手工纺织企业,已经成功培训近百名社区妇女,并长期聘用16名熟练女工,他们生产的绒、毡手工饰品也远销欧美、日韩、港澳台等地,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出口型企业”。
创业
“毕业找个稳定的工作,一直就不是我想要的,我就觉得自己该好好地做件事情。”2012年毕业后,秋央益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尤其是从事民族文化历史抢救挖掘工作多年的哥哥燃秋尼玛。但是具体要做什么事情,秋央益西并没想好。
“受现代工业的冲击,许多传承了几百年的生产生活技能和传统畜副产品都面临失去传承的窘境,例如牦牛绒,在过去是特别珍贵的上等毛纺原料,现在却少有人去采集和加工,采绒和制毡等老手艺也快要失传了。”这是哥哥和他聊天时谈到的,而在国外,某些手工制品却是当下一些人的追捧对象,朦朦胧胧的一个想法在秋央益西的脑海里形成。
接下来的两年,他来回辗转于河北、甘肃、青海等地,美国姑娘益西德成已经在夏河成功创办了藏区第一个高档手工毛绒制品企业“诺乐”,这让秋央益西如醍醐灌顶:“相似的坏境,都是在藏地牧区,就地取材,家门口就业,这些明显就是我这两年心心念念的啊!” 秋央益西感叹道。
经过多方考察,秋央益西发现离红原县城不到四公里的邛溪镇达格龙村有不少生活贫困,却因照顾家庭而无法外出打工的妇女。达格龙村是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牧民社区,如果在这里办厂,不仅具备交通、能源等方面的便利,也能够解决当地妇女的居家灵活就业问题。出于这样的考虑, 2015年,“北方牧人”手工纺织有限公司最终将生产厂址选在了这里。
在达格龙村,北方牧人手工纺织有限公司至今仍然只拥有一排不起眼的旧砖房。然而,就在这里,当地的藏家妇女每年手工擀制、编织出约近万件牦牛绒围巾、毡帽、手包、针织帽等牦牛绒毡制品,实现了上百万元的年产值。为当地几十户牧民家庭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机会,获取60余万元的打工收入。
守业
“这是从青海订购的纯色牦牛绒线,我感觉比羊毛更适合制作针织帽。”在略显狭小的工作室内,25岁的秋央益西正和6名藏族阿妈愉快地交流着。
创业容易守业难,难在销路,难在创新。显然秋央益西深谙此中关键,他向国内外手工作坊的成功人士请教成功秘诀,将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模式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
围巾、毡帽、手包、针织帽等所需原材料是一种叫“库”的牦牛绒,“库”是牦牛身上最纤细的、在头颈附近的绒毛。这层底绒非常细,直径小于 20 微米,长度为 3.4 至 4.5 厘米。库的采集非常麻烦,不能用剪子剪,只能每年春季在其自然脱落的过程中用手一点一点去扒。而最好的库产自两岁大的牦牛,牧民们称这些小牦牛为“亚日”,每头亚日,每年只能产出大约 100 克左右的“库”。
秋央益西从各地请来纺织大师教授村民们从零开始接受培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从事正式的生产。
除了坚持传统的手工采绒、制毡、擀制和编织以外,秋央益西还聘请国外的专业团队来负责产品设计,将民族元素与流行趋势结合,并尽可能地让设计简单,凸显原材料的天然特色。并且利用这些人脉开拓市场,将产品销往欧美、日韩、港澳台等地。秋央益西说:“相比于国内,国外的人更钟爱纯手工牛绒产品,我的工坊间除了两台简单的捻线机,所有围巾、手包、帽子、毛毡等都是纯手工擀制。”
未来
2017年10月、11月,益西带着手工产品分别到杭州、纽约参展,这不仅让秋央益西有了更大的信心,也给了他很多启发。国内市场是他下一步的目标,他打算从藏区最先入手,融入了流行元素的手包、毡帽就很受藏族年轻人的青睐。
“接下来,我想做的还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我的工坊太小,我需要个大点的空间。”牛绒产品在国际上是个稀缺产品,纯手工更是“北方牧人”的最大特色和亮点,这也就意味着产品对数量有着很大的限制,扩大工坊招更多的人迫在眉睫。
接更多订单,招更多的人,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和自己一道致富。“除了公司正式聘用的工人每天需到车间来集中工作外,我们还对一些不能完全离家的妇女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生产技能,给她们下达订单,让她们呆在家里也能挣钱。”秋央益西告诉笔者,“北方牧人”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将社会责任融入生产经营理念中。得到当地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可。不仅如此,秋央益西还根据藏区牧区的实际情况,在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为员工们提供了每年近20天的牧忙假、传统节庆假等带薪假期,让藏族员工们能够生产、生活两不误。
“我到‘北方牧人\’已经两年多,算是入职最早的老员工。”今年52岁的仁青卓玛是达格龙村的一位贫困妇女,她家离“北方牧人”的工作地点仅有200米距离。每天早晨,仁青卓玛把4岁的孙子送到幼儿园后,她能够毫无压力地准时赶到车间上班。“女儿女婿一直在外打工,我要照顾小孙子,所以不可能外出打工,哪怕只是到一河之隔的县城都不现实,现在我可以在照顾孙子的同时获取稳定的收入,我很珍惜这份工作。”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北方牧人”成功的发展模式为红原县带来了积极的社会、经济效益,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州、县妇联的特别关注和重视。县里的主要领导和州、县妇联的领导先后到“北方牧人”进行实地调研,不仅鼓励企业发展壮大,也从产业扶持、政策项目、营销渠道等方面给予了强力的支持。而秋央益西并没有感到满足,他正在酝酿着一个更为长远、更为成熟的事业发展规划。
“依托社区,立足传统,把民族手工技艺和现代生产管理理念有机融合,为藏区广大的家庭妇女提供更多居家灵活的就业方式和机会,最终实现带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就是我的终极目标。”高原初冬的夕阳下,秋央益西充满信心地望着远方起伏的雪山,十分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徐中成吴夏原记者邹阳)日前,记者从红原县2018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政企银恳谈会上获悉,该县现场集中签约15个项目,涵盖科研、体育、文化、旅游、畜产品加工、汽车、新型业态等领域,总投...
红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红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