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拉拉木和吉林干妈的故事

阿坝日报 2018-04-20 08:19 大字

■记者 陈勇强 邹阳 哈斯满 陈钊

2008月10月中旬的一天,一名刚出生不到4个月的女婴被送到了黑水县妇幼保健院。孩子频繁咳嗽、口吐白沫、精神萎靡。

“吉林省对口援建四川黑水医疗队”的儿科医生陈芮对孩子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及重度营养不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陈芮将孩子的病情告诉她的父母后,孩子的父亲泽拉东作有些绝望,甚至想放弃治疗。

见此情景,陈芮心中非常诧异。按常理,作父母的都是焦急万分地向医生哀求着:“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的孩子”。泽拉东作这是怎么了?经过了解,这个藏族家庭的特殊经历让陈芮震惊无比。

原来,这对夫妻连续生了5个小孩,前4个都因病夭折了,为给孩子看病,一家人花光了家里的钱,还担负着不少的债务。而这第五个孩子出生4个月,也因身体不好送到不少医院救治,病情时常反复,不见好转,作为父母的泽拉东作和妻子已是心力疲惫。

陈芮看到这对藏族父母眼中的绝望,内心激起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心中涌出一个信念:救活孩子,给这个家庭一个希望!

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陈芮拟定了治疗方案并立即着手抢救。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孩子的病情渐渐得到好转。然而此时,孩子的父母因经济原因谢绝了医生的执意挽留,拿着医生开的药,离开了医院。

他们走后,陈芮的心在流血,她心里清楚的知道,孩子如果不在医院持续治疗,真的是救不了了。陈芮坚持:要尽最大努力挽救这条生命!

由于孩子的父母汉语表达能力较差,在医院所留信息并不准确,想要在黑水高山峡谷中找到他们,非常困难。可是孩子的病情拖不得,陈芮焦急万分中联系到了在黑水挂职任副县长的吉林人严业飞。严业飞得知情况后,通过县政府办公室查找,终于获得了这一家人的具体地址——黑水县红岩乡红岩村三组。

2008年10月25日,陈芮与孩子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得知孩子的病再次复发,已奄奄一息后,立即赶到红岩乡,从2100多米的河谷,爬了1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了海拔2600多米的泽拉东作家。

来不及喝口水,陈芮抱上孩子转身下山,把孩子带回了医院,全力以赴开始抢救。她还把身上仅有的1300元现金交给了孩子父母,叫他们去购买奶粉等营养品……在陈芮的悉心照料下,孩子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起来,最终康复出院了。

救治过程中,陈芮与孩子结下了母女情缘,将孩子认作为自己的干女儿,并为她取名叫陈思源。其实,这个女孩的藏族名字叫苏拉拉木,但当地许多人没喊她苏拉拉木,也没喊她陈思源,而是叫她“小吉林”,因为来自吉林的陈芮救活了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短短3个月支医时间转瞬即逝,临走前,陈芮向红十字会申请,为小拉木争取了2万元的救助基金。2010年1月20日,陈芮和丈夫再次来到黑水,不顾舟车劳顿的疲惫,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小拉木的家,看到一岁多的孩子能走能笑,聪明伶俐,陈芮夫妇异常开心。

近十年来,陈芮时刻惦记着这个大山深处的“女儿”,一直不定期地给予小拉木生活上的资助,并表示要带孩子去内地读书。今年春节,通过小拉木外公的微信,陈芮还给干女儿发了88.88元的红包。小拉木的父母更是记挂着自己孩子的救命恩人,每年春节,都会给远在吉林的陈芮寄去黑水的核桃、花椒、牦牛肉干等土特产品,并随时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报答干妈,报答社会。

2018年4月16日,在学校采访过程中,记者连通了陈芮的微信视频,看到干妈的那一刻,小拉木哭了,这是激动的泪水,也是感恩的泪水。

利用课余时间,记者与小拉木沿着整整10公里吉林援建的通村水泥路,来到了她的家。小拉木回家后,乖巧地帮助外婆抱柴烧水,当看到记者为她拍的照片时,小拉木很是开心,也用相机对着外婆、对着记者、对着大山不停地按着快门。此时此刻,她想尽量多地记录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幸福。

走出藏寨,夕阳西照,小拉木背对大山,眺望远方,眼里憧憬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我们坚信,沐浴人间大爱,赶上新时代的小拉木一定会绽放出灿烂无比的生命之花!

新闻推荐

打造特色景观,加强自然风景游与民俗风情体验游有机结合——黑水旅游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自2012年阿坝州全面启动“全域旅游”建设以来,黑水县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驶入“快车道”,全县旅游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2017年,该县共接待游客119.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47亿元。成绩的取得得益...

黑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黑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